学术投稿

CT扫描在四肢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阮珍义;陈卫华

关键词:关节骨折, CT扫描, 诊断
摘要:四肢关节骨折利用其一般表现和特有体征结合X线检查绝大部分能够诊断清楚,但仍有一部分不完全性骨折、深部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通过X线检查也很难发现,以至于一部分患者漏诊,影响预后.笔者将2000年至今我院接诊的高度怀疑骨折但X线检查未发现的患者,及时进行了CT扫描,从而诊断为骨折的这些病例,进行整理总结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反应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与随访

    目的 调查首次住院被确诊为反应性精神障碍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等情况.方法 对1997~2002年期间首次住院被确诊为反应性精神障碍者共92例,依病历资料逐项进行临床调查分析,于2005年底完成随访.结果 男:女=1:2.2,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5.2%,城乡分布近似;每年平均占住院各类精神障碍者的0.98%;以急性起病多见(83.7%);临床症状复杂,治疗上以氯丙嗪为主(69.6%),合并电休克治疗者占14.1%;门诊诊断、初步诊断、再次确定诊断的一致率为60.9%;三年随访后有26例(28.3%)被修改诊断.结论 反应性精神障碍症状复杂,无特异性,诊断上应慎重;急需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以促进全民心身健康.

    作者:史丽芝;侯召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T扫描在四肢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四肢关节骨折利用其一般表现和特有体征结合X线检查绝大部分能够诊断清楚,但仍有一部分不完全性骨折、深部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通过X线检查也很难发现,以至于一部分患者漏诊,影响预后.笔者将2000年至今我院接诊的高度怀疑骨折但X线检查未发现的患者,及时进行了CT扫描,从而诊断为骨折的这些病例,进行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阮珍义;陈卫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损伤的发生原因、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8年来开展LC 325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损伤发生的原因、部位.结果 胆道损伤9例,胆道损伤发生率0.28%.结论 规范腔镜医师培训,提高腔镜操作技术,重视解剖变异、病理性异常的术式选择,中转手术是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通过对LC过程中胆道损伤原因及防治方法的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LC胆道损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长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剂量DF方案持续滴注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

    对于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目前多采用以5-Fu为主的化疗方案.5-Fu半衰期短,为周期特异性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长时间使用优于短时间使用[1],所以目前多采用24小时持续给药法.我中心从2000年1月开始使用微电脑泵行5-Fu给药法,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减少了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忠美;顾汉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术前护理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护理方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同时由专人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根据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关教育指导.结果 实验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根据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关教育指导能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张丽珍;赵月玲;武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及术后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病人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相应的上升,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常因玻璃体反复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致盲,而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这一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可挽救大多数患者的视力,因患者代谢功能障碍,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通过对56例患者的护理,总结了相关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27例儿内科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的成因、诊疗方案及预后,为没有小儿外科的基层综合医院治疗这类疾病提供有益尝试.方法 对2000~2005年间住院的27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进行诊断、治疗、随访分析.结果 治愈24例(治愈率88.9%),临床症状均消失,好转2例(均有伤前脑容量不足史),转院1例(因三代单传而转上级医院救治).结论 早期诊断(头颅CT)、及时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近期预后.

    作者:蔡保联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台州市城镇居民健康体检调查分析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在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不合理饮食导致的营养过乘;加上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身体锻炼,和各种工作压力、社会压力日趋加大,导致城填居民的亚健康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类慢性疾病往往被忽视,值得我们去重点关注.

    作者:叶民;谢宗林;孙春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T多种扫描检查方法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多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笔者收集了19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多种扫描方法对其的诊断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周相臣;李国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袋装输液器导致空气栓塞1例教训

    袋装输液器应用于临床上,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使护理人员有较多时间,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但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空气栓塞的发生.我科曾发生一例因放液不当所导致的空气栓塞,因发现及时,措施得当,使病人转危为安,未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救治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聂艳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观察应用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4月~2006年5月我科共收治51例行钩钢板手术治疗的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术后随访6~25个月.结果 术后采用Dawson肩关节手术评分系统[1]评定患者术后疗效.本组51例患者中,优49例,良2例,术中未发生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正常愈合,无畸形愈合现象,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结论 锁骨钩钢板固定符合AO治疗原则,可避免内固定物体的松动脱出,并且术中不损伤肩锁关节面,能够避免或减少克氏针固定等经关节手术所造成的继发性创伤骨关节炎,该方法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闫铭;邓路娟;韩月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慢性放射性肠炎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7例因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症而入院的患者外科治疗结果和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7例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因伴肠梗阻、小肠穿孔、直肠出血分别行肠切除吻合、短路手术及Miles手术.2例病人术后早期并发肠外瘘,其余5例术后顺利恢复.结论 在慢性放射性肠炎的手术治疗中肠切除吻合术是理想术式,但对一些腹腔粘连严重或手术风险性高的病人,短路手术是适宜的选择.

    作者:高鹏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曲马多、利多卡因气管内用药预防全麻拔管心血管反应

    目的 探讨曲马多和利多卡因经气管内联合给药预防吸入全麻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 60例吸入全麻患者随机分入Ⅰ组(对照组)、Ⅱ组(利多卡因组)、Ⅲ组(曲马多组)和Ⅳ组(曲马多+利多卡因组),每组15例.自主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4 ml/kg时给予气管内用药.记录术前、拔管时、拔管后2、5分钟的SBP、DBP、MAP、HR,记录术后发生躁动例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利多卡因组的HR、曲马多组的MAP和曲马多+利多卡因组的HR、MAP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2 min差别显著,P<0.05;与术前比较,曲马多组的HR和对照组的HR、MAP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2 min差别显著,P<0.05,利多卡因组的MAP在拔管即刻差别显著,P<0.05.四组躁动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曲马多1 mg/kg和利多卡因1 mg/kg气管内联合给药能较好地控制吸入全麻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刘安林;黄波;李春华;姚虹;林小玲;苏和平;王艳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甲氰咪呱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氰咪呱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6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对症支持、加强口腔护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甲氰咪呱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41.07%,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显效率18.00%,总有效率72.0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甲氰咪呱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安全、药源充足、价格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福建;刘道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创新意识

    目的 探讨如何创新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护理技术.结果 护理质量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方法改进,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创新意识,开展创新性工作,能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及病人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作者:牛青蔚;庞爱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激励是知识分子管理的动力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呈多层次发展的趋势,导致医疗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医院竞争的焦点在于人才竞争,因为,医院是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地方,多年的改革实践、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医院发展之本.医院的主体是医务人员和管理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和关键性人才对医院的发展有极端的重要性,医生的水平就代表着一个学科,甚至医院的水平,如何留住人才,管好人才是目前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各单位对知识分子的管理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知识分子的任用;二是知识分子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三是知识分子群体功能的发挥;四是对知识分子如何做好扬弃性指导.知识分子的激励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何运用激励机制完善知识分子的管理,也就成为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激励理论原理,就知识分子激励问题略谈一管之见.

    作者:吕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预算控制的几点认识

    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及成本控制、货币资金控制、物资财产控制等等.而预算控制是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编制符合医院业务实际的预算,有利于医院总体目标的实现.

    作者:房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反应蛋白和代谢综合征组分多少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多少的量变关系.方法 按美国国家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3(ATP Ⅲ)标准入选60岁以下MS 40例,根据MS组分多少分组,分析各组之间MS组分多少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crp水平在MS组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S组分越多crp水平越高.结论 crp水平与MS组分多少密切相关.

    作者:任春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内科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在内科ICU影响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3年8月~2006年8月入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2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相关危险因素自然分组,采用χ2检验比较VAP发病率.结果 22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有147例发生VAP,发病率为66.8%.机械通气≥5 d、仰卧位、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进行侵入性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白蛋白<30 g/L、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其相对比分别是2.73、1.82、2.45、5.67、2.76、3.49、2.06倍,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械通气≥5 d、仰卧位、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进行侵入性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白蛋白<30 g/L、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影响VA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曾峰;潘桂常;林雅;肖伟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2006年5月28日,南安市某村发生一起以呕吐、全身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证实为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文迪;柯金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