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邓一帆;吴曙粤
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品种和数量多,护士每班清点交接,工作量大,难以保证及时发现失效的药品且不能动态反映药品的使用情况.为确保急救药品安全、有效,随时处于功能备用状态;及时准确掌握药品信息,合理用药;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我院护理部自2005年6月设计了急救药品变更登记本和失效期封口胶,将其运用于急救药品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蒋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提高学生护理科研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的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方法 对某校历届成人教育护理专科学生书写的毕业论文,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现状及毕业论文书写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学生选择临床护理类题目占总课题的71.2%;实践性总结与综述类文章占总课题的79.7%.结论 学生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广泛,贴近临床、贴近岗位,但研究方法趋于简单,仍处于总结、回顾分析为主导的阶段.建议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实行导师制,提早布置论文写作任务,成立毕业论文指导与评审小组,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
作者:黄惠清;岑小玲;于绍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海水溺水合并颈椎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经验.对23例海水溺水合并颈椎损伤患者,首先迅速查看患者的神志、面容,然后用手摸患者的脉搏、肢体温度,再测血压及听受伤经过来综合分析,对伤情作出初步评估后;立即予开放气道、倒水、现场心肺复苏(CPR)的现场急救护理;及时给予硬颈托固定,防止颈部活动加重颈髓损伤;注意转运途中患者的固定,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情况.本组16例患者经院前急救护理成功,2例出现高位截瘫,3例出现不完全截瘫,2例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赖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报道2003年6月-2007年6月应用贲门失弛缓扩张器在内镜直视下对4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强力扩张术的护理体会.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和扩张方法及注意事项;术中与医生配合默契,动作轻柔、准确,对治疗过程中各步骤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监护,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全身放松,双下肢屈曲,咬住牙垫,下颌部放置弯盘,指导鼻吸气和吹气,并告知患者表达胸骨疼痛的手语方式,随时示意;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出血、发热、大便颜色等症状,以及规范的饮食指导与出院指导:是做好此类患者护理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谆;尹红;王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严重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类型与梗死相关动脉有密切关系.而导管室护士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正确判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类型,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正确使用除颤仪等抢救仪器,是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作者:周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某校从2002年9月起在本校附属医院及校外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聘请了护理兼职教师28名,均为女性.本文分析护理兼职教师存在的问题:护理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效果不满意、教学管理难度大等;拥有的优势:临床经验丰富、明确护理人才需求等.提出了建立护理兼职教师人才库、激励机制等措施稳定护理兼职教师队伍,上岗前进行规范化培训、建立专兼职教师一对一制度、建立带教老师-教研室-系逐级考评制度、发挥兼职教师优势以提高护理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重视兼职教师专业成长等建议与思考,以期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护理兼职教师队伍弥补护理师资的不足.
作者:左凤林;刘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建立完善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路径.选取需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50例(眼),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重点护理内容为心理疏导、术中配合指导、术后眼部按摩及定期复诊指导.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梁切除术患者,与应用前相比,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唐森荣;陈妙霞;李素霞;邹丽萍;梁娟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自身婚姻生活的感受及期望,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就婚姻、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进行深度访谈,并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通过阅读、分析、分类、提炼等方法,得出5个主题:来自配偶的精神支持占第1位;对婚姻前途期望值降低;婚姻较稳定但质量下降;对婚姻的满足感与年龄及婚龄成正比;性生活不和谐.结论 来自配偶的精神鼓励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外力支持,影响患者对婚姻的满足感,更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加强与配偶沟通,改善婚姻状况;给予患者认知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改善性生活的方法,改善婚姻质量.
作者:韩小伟;程淑碧;祁爱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亚低温治疗23例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本组亚低温治疗采用冬眠合剂+全身降温毯降温,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在22~26 ℃的室温下自然复温.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正确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及时调节降温毯的温度;持续监护心电,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意识、瞳孔、心律、呼吸、血压等,针对不同的原发病,观察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治疗期间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碍、高血糖、电解质紊乱、冻伤等,应密切观察其先兆症状,并及时采取应对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洁;曹拂晓;练红;张兰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归档病案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存在缺陷,探讨提高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质量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科(包括血液、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肿瘤科)和外科(包括肝胆、胃肠、乳腺、妇产科)2006年7-12月归档病案8 164份成人患者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对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归纳、分析.结果 检查的8 164份护理病历中,共有247份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存在缺陷,占病案数的3.03%,共出现缺陷次数358次.结论 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书写病历的标准化意识,以保证医疗护理活动中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赵正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儿科患者经常需要行补液治疗,较小年龄的患儿多数会选择头部的静脉进行输液,胶布贴住头发的部分在长时间粘贴后,在拔针时较难分离,强行分离容易导致头发拔除甚至局部皮肤撕破,引起患儿因疼痛而哭闹,惹来家长的不满,影响护患关系.近年来我科使用75%酒精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拔针时分离头发与胶布,效果明显,极大地减轻了患儿痛感,值得向同行推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高级责任护士的综合考评,以提高高级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专科水平.方法 考评分首次和再次考评,首次考评包括理论、技能、教学、业务查房、计算机考评及民意测评;再次考评是在首次考评的基础上对核心能力训练落实检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每次综合考评后都发放鉴定表.结果 经过首次和再次综合考核,共有25名责任护士入选护理部高级责任护士人才库,成为各相应专业科室的高级责任护士,其中5~10年护龄的8人,占32%.患者满意度逐渐上升,2006年第3季度96.3%、2006年第4季度97.1%,2007年第1季度98.6%;全院护理质量总平均分逐渐提高,2006年第3季度93.1分、2006年第4季度94.3分,2007年第1季度96.1分.结论 选拔了一批实用型和能力型的高级责任护士,建立了一套科学可行的高级责任护士考评管理体系,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高级责任护士综合考评对提高责任护士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潜能的发挥及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毅华;管玉梅;陶艳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对753名在职护士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夜班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白班护士,其情绪耗竭、去人格化2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全体护士的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角色模糊存在正相关,与角色冲突呈负相关(P<0.05或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4个方面(除外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角色模糊呈负相关(P<0.01),与角色冲突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病人护理方面问题对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具有预测作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对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和角色认知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提示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等因素,提高护士对角色的认知,有助于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作者:吴惠娟;沈鉴清;章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对28例股骨远端A型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笔者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使用电动止血仪、保持手术区域干燥无菌、关节镜各部分安装准确、固定牢固、保持关节腔内液体充盈是护理配合要点.28例患者手术顺利,均痊愈出院.
作者:李红霞;李莲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法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本校护理专业2003级中专生2个班101人,随机一个班为试验班52人,另一个班为对照班49人,验班进行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即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前复习、创设情境、设疑解惑、教师归纳小结的教学环节进行,对照班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结果 两班对《内科护理学》教学的10项特点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班80%以上的同学认为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法可提高健康教育所需要的沟通能力、健康意识、健康知识,且试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的内科护理学成绩总平均分分别为78分、68分,两班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与对照班健康知识得分平均分分别为41分、22分,试验班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得分(P<0.01).结论 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教学法提高了护生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了内科护理学学习成绩.
作者:杨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对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80例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予建立管理档案、定期举办消化性溃疡知识讲座、发放自我管理健康卡,同时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注重患者的心理调适.采用Zung自评焦虑表和自行设计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青少年患者焦虑和健康相关行为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明显改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既增强了其自我控制能力和健康意识,又改善了遵医行为,对青少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效的治疗、预防复发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崔爱群;胡少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手卫生作为降低医院感染可行、重要的措施[1],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2002年,美国CDC颁布了新的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2],使手卫生的执行有了相应的法规制度.
作者:李月玲;李西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85例造血干细胞亲缘供者进行健康教育,从供者进行干细胞动员至采集前期间,由负责采集的工作人员与供者面谈、发放相关的宣教资料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采集的过程、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处理、采集后的注意事项等.85例供者健康教育前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得分为53分,健康教育后为170分.所有供者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基本了解.认为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前对供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消除其思想顾虑,使干细胞的捐献顺利进行.
作者:陈惠珍;侯秋秀;揭素铭;刘晓华;陈运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足部按摩结合穴位按揉应用于治疗脑出血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0月90例神经内科脑出血便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及卫生宣教,治疗后3 d未排便者,第4天给予缓泻剂;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足部按摩加穴位按揉,比较两组排便情况,并比较观察组操作前后心率、血压情况.结果 两组排便效果及首次排便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部按摩结合穴位按揉有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排便情况.
作者:俞伟珍;王亚莲;唐喜珍;张艳艳;介丽霞;王娅菁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