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型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分析

严志;卢秀珊;潘敏仪

关键词:人型支原体, 药敏
摘要:目的 为了解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人型支原体的感染、药敏及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支气管肺炎小儿的痰液进行检测.结果 465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中人型支原体培养,阳性者62例,阳性率为13.3%,药敏试验显示人型支原体对阿岐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可乐必妥和司帕沙星较敏感.结论 提示人型支原体是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感染源之一,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是目前治疗人型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川崎病9例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川崎病易误诊的原因,探讨对早期明确诊断有价值的临床特征及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6月被误诊的9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本组9例早期症状均不典型,症状或多或少缺如,达不到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部分病例可伴随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或体征.结论 部分川崎病患儿早期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临床上对持续发热5天以上的患儿应警惕川崎病的可能,对疑似病例应动态观察,积极寻找有价值的线索,结合必要的辅检以尽早确诊.

    作者:周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剖宫产率与社会因素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尤其社会因素的增长,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01~2005年在安图县医院妇产科分娩的2045例(阴道分娩1084例,剖宫产961例),其中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之间分娩的997例(阴道分娩489例,剖宫产508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258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5年来剖宫产率明显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50.8%),其次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结论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宣传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燕玉;董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AO跟骨钛钢板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

    自2001年2月~2005年3月对20例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AO跟骨钛钢板治疗,20例均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群峰;李林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176例病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采用无菌操作吸取176例患儿咽喉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痰培养阳性94例,检出率为53.4%,其中大肠埃希氏菌20例,肺炎克雷伯菌1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流感嗜血杆菌13例,粘质沙雷式菌10例,其它包括副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等19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结论 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药物不敏感,应据药敏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李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胸片观察

    目的 笔者通过复习婴幼儿呼吸道解剖特征,分析婴幼儿胸部平片X线表现及各种X线表现产生的出现病理变化,以提高婴幼儿肺部感染的诊断率.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5年婴幼儿胸部片300例,年龄出生6小时~6周岁.经副主任医师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二名共同阅片.并按年龄分成0~1岁、1~3岁、3~6岁三组,寻找各年龄组患儿肺部感染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时所产生的X线表现与婴幼儿呼吸道解剖、发育阶段及发育程度有关.不同年龄阶段支气管肺炎的X线表现有以下特点:0~1岁患儿支气管肺炎的胸片表现以弥散性肺气肿为主要表现;1~3岁患儿以肺小叶炎性渗出、多个肺小叶实变融合病灶为主要表现;3~6岁岁患儿,支气管肺炎的胸片则以两下肺点片状阴影、心后区条片状阴影为主要表现.

    作者:詹国正;蔡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基层口腔科医生对提高牙体牙髓病医疗质量的体会

    作为基层口腔科医生,怎样才能提高牙体牙髓病医疗质量,根据基层工作的特点谈几点这方面的意见,供基层口腔科医生参考.

    作者:孔晓鸿;陈铭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检验病案管理

    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解决因病致贫现象,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不断增加农民的医疗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卡的办理,又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从舌论治的临床意义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疾患,患者舌象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对7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男性562例,女性154例)的舌象进行观察[1],发现舌质异常以舌体胖嫩(594例,占83%)、舌质偏淡(395例,占55.2%)、边有齿印(363例,占50.7%)为主.认为脾气虚弱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根本内因;舌苔以白苔(白腻苔316例,占44.1%、薄白苔306例,占42.7%)为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寒.

    作者:赵立宇;戴豪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181团2005年布病发病情况分析

    农十师181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端的阿尔泰山南麓,总面积760.36平方公里,其间分布于阿尔泰市、布尔津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境内,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不很分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漫长严寒,大风、霜冻、干热风、冰雹、干旱、寒潮6大自然灾害频繁.

    作者:王勇;谭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浅议柔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柔性管理认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强调依据人们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在满足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实现管理者的目的,从而达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效益双赢.

    作者:马晨霞;王亚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关于禁用乌头的必要性探讨

    前二年,木通致肾衰的作用被大家发现并重视,也有多篇媒体报道,有一定影响,国家也限制其使用.但笔者认为,应限制使用的中药是乌头(草乌、川乌),附子是乌头的旁生块根(子根),虽毒性略低,也应非常慎重.

    作者:黄刚;林介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氯胺酮、异丙酚、芬太尼复合在小儿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我院从2003年起将氯胺酮、异丙酚、芬太尼三者复合应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云;周安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2000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28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4.67%,术前误诊率85.7%.所有患者均急诊剖腹探查,视术中情况行异住妊娠灶切除,必要时连同患侧附件甚至全子宫切除.结论 少见部位异住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较困难,一旦怀疑本病应及早手术探查明确诊断,冶疗效果好.

    作者:陈丽君;陈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止嗽清肺散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探讨止嗽清肺散对270例小儿咳嗽(小儿气管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一步揭示止嗽清肺散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研发这一有效组方奠定基础.方法 选用猪胆汁、麻黄、杏仁、百部、川贝母、桑百皮、前胡、射干组成止嗽清肺散,配合抗菌药物联合治疗270例小儿咳嗽疾病(小儿气管支气管炎).结论 止咳清肺散对270例小儿咳嗽疾病治疗疗效显著,无一并发症,总有效率97.8%.因此,小儿清肺散治疗小儿咳嗽疾病疗效显著确切.

    作者:郭小部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86例伤寒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

    对86例伤寒病人在住院期间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主动热情的宣教.介绍住院环境,疾病发生、发展,治疗相关知识、饮食注意问题、情绪调节控制、良好的卫生习惯,用药知识及自我辨别疾病的能力,纠正病人片面的健康观,改变患者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彻底治愈疾病和防止传播的目的.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ecto picpregnancv PE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200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10例发生了PEP,发生率为5%.采用综合方法保守治疗后6例痊愈,4例再次腹腔镜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结论 异位妊娠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可发生一定比例的PEP.术前正确选择病例,术中、术后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可降低其发生率.对已发生的PEP可采用综合治疗.

    作者:万筱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重症HIE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死亡率高也是新生儿致残的主要原因.1990年至2005年15年中我科收治重症HIE病人8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继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病因及治疗方法,预防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发生.方法 回顾24例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的治疗,并根据术中所见分析致上消化道穿孔的病因.结果 消化性溃疡致穿孔20例,异物致穿孔1例,药物致穿孔各2例,肠道蠕虫致穿孔1例;手术治疗或条件许可下保守治疗,24例全部治愈.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少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误吞异物及肠道蠕虫仅极少数;青少年上消化道穿孔以单纯穿孔修补为主,条件允许可作保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茹光璇;宋明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莘县2005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方法 用微量ELIS间接法检测莘县200名健康人群的脊灰抗体.结果 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00%、98.50%、99.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CMT)Ⅰ型1∶2358.85、Ⅱ型1∶649.83、Ⅲ型1∶2067.76.结论 莘县健康人群脊灰抗体阳性率和CMT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作者:王善成;夏厚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大月份药物流产体会

    目的 探索大月份(>49天胎儿双项径<3.5cm的宫内妊娠)药物流产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妊娠>49天,B超示宫内妊娠胎儿双项径<3.5cm无药物流产禁忌的25~40岁妇女,予米非司酮50mg Bid po二天,第三天米索前列醇600 μg Q3h po,多服用1800μg,待胎儿、胎盘完全或部分排出后,常规清理宫腔.术后一周复查B超示宫内无残留为成功.结果 我院收治的120例大月份药物流产均获成功,大月份药物流产可推广于临床.

    作者:曹丽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