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多尿的护理

陈茵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多尿, 护理
摘要:总结报道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多尿的护理经验,认为尿量的观察应注重单位时间内的变化,定时进行出入量的评估;机体水分丢失,呼吸道更易干燥,要加强呼吸道的管理;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和药物治疗效果,防止各种并发症.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温盐水灌肠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温盐水灌肠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灌肠组和常规组各50例,灌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温盐水灌肠.结果两组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灌肠组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降低、胎粪排尽时间缩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温盐水灌肠可明显加快胃肠蠕动,加速胃肠道排空,增加早产儿进奶量,减少胃食管反流,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作者:田菊;王岩;陈娜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用开塞露提高大便标本及时采集率

    住院患者的大、小便检验是医院常规的检验项目,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1].笔者所在科室患者一般均能准时留取小便标本,而受多种原因的影响,难以及时正确地采集大便标本,部分患者住院后因环境、心理因素会引起便秘.针对此,本科室自2005年1月开始,大便常规采集前给患者使用开塞露,采集率达到100%,此方法不影响标本的检验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潘莘莘;黄爱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5例患儿按出院时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单日出院的33例患儿进行家庭康复护理训练为家庭康复护理组,双日出院的32例患儿仅采用常规出院指导为常规康复护理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院内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和Milani的正常儿童发育表中的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评价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家庭康复护理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治疗第2疗程后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家庭康复护理组显著大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1.结论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治愈率及有效率,减少患儿的病残率,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

    作者:李小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夜班护士焦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夜班护士焦虑状况及其原因,以促进夜班护士的心理健康.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原因调查表,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夜班护士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112名夜班护士中共有44人有焦虑症状,SAS标准分为(44.88±10.16),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担心患者病情变化而得不到患者家属理解惹来法律纠纷;影响生活节律以及和伴侣的感情;害怕一个人忙不过来或太疲劳而出差错;夜班前后睡眠质量下降4个影响因素对SAS得分影响大.结论管理者应注意这些影响因素,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夜班护士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

    作者:黄月华;汤惠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肾上腺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

    总结CT引导下经皮乙酸注射灭活治疗2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对2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乙酸注射灭活治疗,术后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发热、高血压危象、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并给予相应处理.本组术后20例出现发热,体温37.5~38.5℃,8例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部胀痛,3例伤口出血,无1例发生肾功能损害及高血压危象,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该介入治疗创伤小、并发症轻、患者恢复快.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丽;胡超英;朱春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合并主要血管损伤患者的救治及护理

    总结报道12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救治及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积极抗休克,所有患者经过急诊清创、撕脱皮肤修成全厚皮植回手术,修复主要血管及合并损伤的骨骼、神经.术后严密观察肢体血循环,加强抗痉挛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心理护理.所有肢体全部存活,主要血管修复后通畅率为100%,存活肢体皮肤全部存活5例,皮肤50%以上存活5例,皮肤50%以下存活2例,坏死区创面经二期植皮愈合.无1例死亡.

    作者:李秋明;杨绍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当前中医护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目前中医护理学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笔者认为此时中医护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2)建立优化的中医护理教育课程体系;(3)研究发展中医护理临床操作技术与现代护理技术;(4)研究建立科学高效的中医护理管理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要借鉴先进国家的护理行业发展经验.

    作者:丁富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脂血症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成人高脂血症(高胆固醇)患者血脂控制的效果.方法自设调查表,对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街、六榕街社区居民中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133例及在我院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167例进行研究,并且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结果300例患者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明显提高;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使患者从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主动的防治疾病;不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使患者血脂达到控制效果.

    作者:石霞萍;梁群英;张卫红;吴凤云;刘湘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云南亚热带地区战时内科疾病谱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未来亚热带地区战时内科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战时承担战伤救治任务的6所医疗机构4 857例内科病历资料进行调查及对参加战伤救治的医务人员进行走访.结果野战内科疾病发生的前6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传染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病.结论野战内科疾病的防治要按不同战役阶段采取对策:战前阶段建立卫生防疫网;作战阶段做好生活保障和防病治病;休整阶段主要是卫生整顿和疾病普查.

    作者:杨顺秋;石梅初;米继民;李若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现代野战护理学》教学实践及启示

    目的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探索培养合格军队护理人才的模式.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及访谈法,调查选修<现代野战护理学>的学员共95人.结果被调查者对现代战争认识模糊,对新概念武器尤其是战伤救护5项技术知晓率极低;多数人因对军事护理有强烈兴趣而选修<现代野战护理学>并认为该课程急需开设或很有必要开设;排在前4位的培训需求依次为战时心理护理、战伤救护5项技术、野战外科护理、战伤休克;学生愿意选择的培训方式是技术操作训练,其次为模拟演习、课堂讲授与临床实践;室外被认为是进行训练的佳场所.结论为护理专业学员开设军事护理课程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训练应力求贴近实战并加强战时心理护理与战伤救护5项技术培训.

    作者:周明芳;李巍;舒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6h内产妇体位的探讨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6 h内产妇合适体位,常规去枕平卧位有无必要性.方法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的产妇109例,根据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术后返回病房即给予垫枕,术后1~2 h协助产妇翻身更换体位,按产妇需要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或平卧位,对照组50例按常规去枕平卧位6 h.观察两组产妇头痛、枕后项部及腰背部酸痛不适感、恶露排出、新生儿早吸吮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头痛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枕后项部及腰背部酸痛不适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卧位舒适;两组新生儿早吸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利于新生儿早吸吮.结论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6 h内无需去枕平卧位预防头痛,应取垫枕自由体位.

    作者:卢兰琴;章菊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压缩器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材的改进,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及其术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多种并发症.但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手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发生手部缺血性坏死.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部止血传统方法是用弹力胶布加压包扎固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容易引起肢体肿胀、局部过敏反应或皮肤破损等,增加病人的痛苦及护理工作难度,据文献报道其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7.5%[1].2004年11月-2006年3月,我科为39例介入术后病人用桡动脉压缩器压迫止血,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发症明显减少,介绍如下.

    作者:冯艮娇;梁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条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基本条件的提供情况,为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的调查量表分别调查综合医院中8家一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和6家三级医院化疗药物的配药环境、防护用具的提供、化疗药物的存放条件和化疗药物防护指引的制定情况.结果92.5%的科室在普通治疗室进行化疗药物配制,通风和排风设备不足,防护用具以使用一次性的口罩和帽子为主,只有29.3%的科室提供双层手套,较少提供防水隔离衣和护目镜,87.9%的科室化疗药物与其他药物共用药柜或药物冰箱,化疗药物防护指引的制定也较欠缺.三级医院化疗防护条件评分除药物存放条件与一、二级医院接近外,其他防护条件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化疗职业防护基础条件存在不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予以改进.

    作者:陈琼芳;王惠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护士家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士家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为期2年的护士家访,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价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第1、第2年末SANS、SDSS、MR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出院时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再入院率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护士家访能明显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作者:顾桂英;曾德志;刘先凌;郑桂芝;李淑芬;周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阴茎海绵体勃起功能障碍的护理

    笔者报道106例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实施前列腺素E1(PGE1)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及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提供安全的环境,真诚地关心、帮助患者,给他们提供一个思想感情上安全的环境.建立起满足对方的义务感,加强患者夫妻对性的接触和交流,做好性教育,纠正错误的性观念,做好药物治疗及饮食护理.认为加强心理护理,注重性知识教育,消除或解决心理因素,指导患者夫妻携手共同参与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才是ED康复的佳方案.

    作者:阿秀梅;晏继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例糖尿病足截肢后并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护理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完全缺乏或低于0.5×109/L.糖尿病足截肢后合并粒细胞缺乏症少有报道,我科收治了1例这样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英;薛彬;王丛英;赵应兰;徐绪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阀门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病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结12例青光眼阀门植入术病人的护理经验.认为加强心理护理,注意饮食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眼压升高、术后浅前房、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熊小兰;李玮;徐赤;陈云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规范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管理避免外流和重复使用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因此,当前如何做好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供应管理是医院的一个紧迫而又全新的课题.我院根据国家卫生部及天津市卫生局有关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使用规定及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发放和回收及科室存放管理严格规范,做到一对一兑换,避免外流及重复使用.

    作者:刘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统计学系列讲座第4讲定量数据均数比较的t检验

    当研究结果为一组或两组计量资料(定量数据)时,要想知道这一组数据总体平均水平是否同某一标准值不同,或这两组数据总体平均水平是否不同,对于这类情形一般首先考虑用t检验.下面将结合实例对t检验的3种设计类型以及需注意的问题分别进行介绍.

    作者:安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控出血(SHA)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预防脑血管痉挛、血压控制在13~16/9~11kPa(120-100/70-80 mmHg)、防止动脉瘤破裂: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加强健康教育;术中做好体位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加强病情监测;术后正确处理及预防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陈丽静;伦丽芳;蔡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