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合并主要血管损伤患者的救治及护理

李秋明;杨绍安

关键词:皮肤, 撕脱伤, 血管, 损伤, 护理
摘要:总结报道12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救治及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积极抗休克,所有患者经过急诊清创、撕脱皮肤修成全厚皮植回手术,修复主要血管及合并损伤的骨骼、神经.术后严密观察肢体血循环,加强抗痉挛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心理护理.所有肢体全部存活,主要血管修复后通畅率为100%,存活肢体皮肤全部存活5例,皮肤50%以上存活5例,皮肤50%以下存活2例,坏死区创面经二期植皮愈合.无1例死亡.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条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基本条件的提供情况,为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的调查量表分别调查综合医院中8家一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和6家三级医院化疗药物的配药环境、防护用具的提供、化疗药物的存放条件和化疗药物防护指引的制定情况.结果92.5%的科室在普通治疗室进行化疗药物配制,通风和排风设备不足,防护用具以使用一次性的口罩和帽子为主,只有29.3%的科室提供双层手套,较少提供防水隔离衣和护目镜,87.9%的科室化疗药物与其他药物共用药柜或药物冰箱,化疗药物防护指引的制定也较欠缺.三级医院化疗防护条件评分除药物存放条件与一、二级医院接近外,其他防护条件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化疗职业防护基础条件存在不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予以改进.

    作者:陈琼芳;王惠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阴茎海绵体勃起功能障碍的护理

    笔者报道106例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实施前列腺素E1(PGE1)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及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提供安全的环境,真诚地关心、帮助患者,给他们提供一个思想感情上安全的环境.建立起满足对方的义务感,加强患者夫妻对性的接触和交流,做好性教育,纠正错误的性观念,做好药物治疗及饮食护理.认为加强心理护理,注重性知识教育,消除或解决心理因素,指导患者夫妻携手共同参与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才是ED康复的佳方案.

    作者:阿秀梅;晏继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统计学系列讲座第4讲定量数据均数比较的t检验

    当研究结果为一组或两组计量资料(定量数据)时,要想知道这一组数据总体平均水平是否同某一标准值不同,或这两组数据总体平均水平是否不同,对于这类情形一般首先考虑用t检验.下面将结合实例对t检验的3种设计类型以及需注意的问题分别进行介绍.

    作者:安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护理

    总结10例股、髂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安装下腔静脉滤器术后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穿刺部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监测指标等.全部病例均顺利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平;李艳霞;张中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例糖尿病足截肢后并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护理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完全缺乏或低于0.5×109/L.糖尿病足截肢后合并粒细胞缺乏症少有报道,我科收治了1例这样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英;薛彬;王丛英;赵应兰;徐绪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结自发性蛛网膜下控出血(SHA)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预防脑血管痉挛、血压控制在13~16/9~11kPa(120-100/70-80 mmHg)、防止动脉瘤破裂: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加强健康教育;术中做好体位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加强病情监测;术后正确处理及预防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陈丽静;伦丽芳;蔡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襄樊市高职学生上网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法,对1 475名襄樊市高职学生进行上网情况调查.结果有95.05%高职学生上网,近半数学生网龄达3年以上,90%以上的学生主要利用周末上网,67.90%的学生首选网吧上网,72.97%的学生上网以娱乐需求为主要目的,上网男生(30.52%)比上网女生(6.64%)更易旷课、夜不归宿.结论加强网络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赵汉芬;张勤国;佘传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6h内产妇体位的探讨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6 h内产妇合适体位,常规去枕平卧位有无必要性.方法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的产妇109例,根据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术后返回病房即给予垫枕,术后1~2 h协助产妇翻身更换体位,按产妇需要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或平卧位,对照组50例按常规去枕平卧位6 h.观察两组产妇头痛、枕后项部及腰背部酸痛不适感、恶露排出、新生儿早吸吮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头痛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枕后项部及腰背部酸痛不适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卧位舒适;两组新生儿早吸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利于新生儿早吸吮.结论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6 h内无需去枕平卧位预防头痛,应取垫枕自由体位.

    作者:卢兰琴;章菊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职业健康检查工人健康教育需求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职业健康检查工人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6例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的需求调查.结果94%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人强烈需求了解职业病的诊断,但对工作场所防护设施的需求率不高为51%;90%强烈希望与医护人员面对面直接交谈健康教育知识.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职业健康检查工人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宣教.

    作者:潘丽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云南亚热带地区战时内科疾病谱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未来亚热带地区战时内科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战时承担战伤救治任务的6所医疗机构4 857例内科病历资料进行调查及对参加战伤救治的医务人员进行走访.结果野战内科疾病发生的前6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传染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病.结论野战内科疾病的防治要按不同战役阶段采取对策:战前阶段建立卫生防疫网;作战阶段做好生活保障和防病治病;休整阶段主要是卫生整顿和疾病普查.

    作者:杨顺秋;石梅初;米继民;李若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第一产程活跃期护理项目成本核算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产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中护理项目的成本核算方法,找出与目前医疗服务价格的差距.方法根据项目综合评估核算方法,计算护理项目的各成本构成及总成本,各成本要素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核算出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护理项目成本,并与相应的实际收费作对比.结果第一产程活跃期护理项目成本为114.22元,实际收费70.58元.结论真实客观地核算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护理项目成本,一方面为制定相应合理的护理服务价格,体现护理服务的价值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另一方面显示相应的护理项目收费标准低于成本,护理服务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作者:何倩佞;赵惠颜;郭红英;伍守翠;谭惠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方法按Dou设计的随机分配卡法将荔新福社区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钙剂和降钙素.在饮食、运动、药物和心理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为干预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为常规护理组;6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骨密度(BMD)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骨密度提高,疼痛减轻,与常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减轻疼痛.

    作者:鄢凤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9例≥60岁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老年组)与31例<60岁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中年组)在肺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房颤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中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继发肺动脉高压和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老年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随增龄病情加重,其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继发肺动脉压力和房颤的比例较中年人高,因此护理时首先应评估年龄、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心功能改变、肺动脉高压、房颤、心电图的表现等,观察气促、胸闷、乏力、下肢水肿、发绀、心率、脉率及复发的症状及体征.加强临床观察,教会患者自我管理,做好健康教育,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利新;李帼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污染检验科血液操作台面的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环境并经环境传播的可能性.方法在确定血液操作台面受HBV污染的程度和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传染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HBV污染环境并经环境传播的可能性.结果分别有26%和11%的以开放方式处理血液的操作台面样本检测出HBsAg阳性和HBeAg阳性,而以闭合方式处理血液的操作台面样本全部阴性.73.7%HBsAg阳性血液样本和100% HBeAg阳性血液样本检测出HBV DNA阳性.结论血液操作台面受到了HBV的污染,这些污染来自于病人的血液,HBV经污染环境传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作者:陈美珍;于军;杨双旺;孙佩;肖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CT增强扫描病人的人文关怀

    由于病人对CT增强扫描缺乏认识,以致在接受检查时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针对病人在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恐惧、紧张、焦虑、担心、情感脆弱、易激动等异常心理,对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个性分析,实施人文关怀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干预,把高超的护理技术与温馨的人文关怀有机结合,使病人保持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CT增强检查和护理.病人对CT增强扫描的恐惧、紧张、担心和对检查后结果的焦虑有显著改善,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压缩器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材的改进,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及其术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多种并发症.但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手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发生手部缺血性坏死.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部止血传统方法是用弹力胶布加压包扎固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容易引起肢体肿胀、局部过敏反应或皮肤破损等,增加病人的痛苦及护理工作难度,据文献报道其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7.5%[1].2004年11月-2006年3月,我科为39例介入术后病人用桡动脉压缩器压迫止血,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发症明显减少,介绍如下.

    作者:冯艮娇;梁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早期温盐水灌肠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温盐水灌肠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灌肠组和常规组各50例,灌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温盐水灌肠.结果两组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灌肠组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降低、胎粪排尽时间缩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温盐水灌肠可明显加快胃肠蠕动,加速胃肠道排空,增加早产儿进奶量,减少胃食管反流,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作者:田菊;王岩;陈娜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护士家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士家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为期2年的护士家访,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价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第1、第2年末SANS、SDSS、MR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出院时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再入院率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护士家访能明显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作者:顾桂英;曾德志;刘先凌;郑桂芝;李淑芬;周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次性输液器使用中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

    90年代以来,我国普遍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由于它灭菌可靠,无毒、无热原,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更具有能杜绝医源性交叉感染的优点,临床上已完全取代了过去的橡胶输液管.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运用发现,一次性输液器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棘手问题,需要广大的护理界同行共同去面对,现就排气困难、静脉回血困难和静脉输液药液浪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陈根芝;胡一宇;卢兰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应用于脑血管意外病人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病人中西药结合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血管意外病人按入院顺序单双数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对照组肠内营养给予能全素,观察组肠内营养给予能全素加用中药营养配方.结果两组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15 d后,(1)两组病人治疗后体质量、上臂中段周径、三头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对比,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2)血IgA、IgG、IgM、淋巴细胞含量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并发症发生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血管意外病人采用中药结合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可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梅珍;龚小琦;马丽昕;许小青;刘桂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