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应用于脑血管意外病人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

曾梅珍;龚小琦;马丽昕;许小青;刘桂云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肠内营养, 中药, 能全素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病人中西药结合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血管意外病人按入院顺序单双数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对照组肠内营养给予能全素,观察组肠内营养给予能全素加用中药营养配方.结果两组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15 d后,(1)两组病人治疗后体质量、上臂中段周径、三头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对比,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2)血IgA、IgG、IgM、淋巴细胞含量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并发症发生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血管意外病人采用中药结合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可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巧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

    大便失禁是骨科高位截瘫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容易引起肛周皮肤破损的主要原因,病人常解稀烂便或水样便.传统的护理方法是臀下置垫,便后擦洗肛门周围皮肤,更换床单,容易导致病人肛周皮肤湿疹、溃烂等,增加了病人痛苦,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2004年10月-2006年2月我科对26例病人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应用于大便失禁的高位截瘫病人,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沈姜津;杨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当前中医护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目前中医护理学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笔者认为此时中医护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2)建立优化的中医护理教育课程体系;(3)研究发展中医护理临床操作技术与现代护理技术;(4)研究建立科学高效的中医护理管理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要借鉴先进国家的护理行业发展经验.

    作者:丁富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第一产程活跃期护理项目成本核算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产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中护理项目的成本核算方法,找出与目前医疗服务价格的差距.方法根据项目综合评估核算方法,计算护理项目的各成本构成及总成本,各成本要素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核算出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护理项目成本,并与相应的实际收费作对比.结果第一产程活跃期护理项目成本为114.22元,实际收费70.58元.结论真实客观地核算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护理项目成本,一方面为制定相应合理的护理服务价格,体现护理服务的价值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另一方面显示相应的护理项目收费标准低于成本,护理服务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作者:何倩佞;赵惠颜;郭红英;伍守翠;谭惠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疾病知识宣传.方法调查450名神经外科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及住院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结果神经外科患者及家属需要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其中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宣传手册和电话咨询感兴趣(达60.7%以上),门诊患者对当面讲解和宣传手册感兴趣(达42.7%以上).结论应针对不同的个体需求,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以达到好的效果.

    作者:朱秀英;封锦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脂血症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成人高脂血症(高胆固醇)患者血脂控制的效果.方法自设调查表,对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街、六榕街社区居民中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133例及在我院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167例进行研究,并且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结果300例患者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明显提高;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使患者从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主动的防治疾病;不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使患者血脂达到控制效果.

    作者:石霞萍;梁群英;张卫红;吴凤云;刘湘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ICU护理风险事件与对策

    分析ICU护理风险事件的种类、发生的原因,为ICU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回顾性分析2005年1-6月收治的141例ICU病人的临床资料中的护理风险事件:非计划性拔管8例次,沟通障碍12例次,血管活性药物使用3例次,是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其发生率分别为5.67%、8.51%、2.13%.风险主要来源于护士本身,如由于责任心不强,缺乏同情心、耐心或不按操作规程护理病人,护理人力资源匮乏,ICU护士与床位比为1~2:1,护理文书书写潜在的法律问题.认为减少和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工作,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合理配置及优化人员素质,是ICU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

    作者:郑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夜班护士焦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夜班护士焦虑状况及其原因,以促进夜班护士的心理健康.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原因调查表,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夜班护士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112名夜班护士中共有44人有焦虑症状,SAS标准分为(44.88±10.16),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担心患者病情变化而得不到患者家属理解惹来法律纠纷;影响生活节律以及和伴侣的感情;害怕一个人忙不过来或太疲劳而出差错;夜班前后睡眠质量下降4个影响因素对SAS得分影响大.结论管理者应注意这些影响因素,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夜班护士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

    作者:黄月华;汤惠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云南亚热带地区战时内科疾病谱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未来亚热带地区战时内科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战时承担战伤救治任务的6所医疗机构4 857例内科病历资料进行调查及对参加战伤救治的医务人员进行走访.结果野战内科疾病发生的前6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传染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病.结论野战内科疾病的防治要按不同战役阶段采取对策:战前阶段建立卫生防疫网;作战阶段做好生活保障和防病治病;休整阶段主要是卫生整顿和疾病普查.

    作者:杨顺秋;石梅初;米继民;李若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巧用软包装液体

    临床护理中为病人保暖时,按传统方法多采用热水袋装热水取暖,其缺点是有时发生漏水弄湿病人被服甚至烫伤病人,而且热水袋保管时密封橡皮圈常容易丢失.当病人高热需物理降温,常用冰袋装上碎冰块行冰枕,缺点是每次需要时要花时间买来冰块再敲碎,高热病人常需急用而无法及时供给降温,而且冰块解冻时容易漏水弄湿被服.2004-2005年给320例病人使用软包装液体代替热水袋或冰袋,发现可以减少和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邱丽娜;方小君;郑晓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6例同时淹溺儿童的护理

    总结报道6例同时溺水儿童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经验.采用单人纯氧舱,治疗压力:1.8ATA(0.08 MPa).护理方法包括入舱前的安全检查,加强患儿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注意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患儿及家属的情绪稳定,治疗过程安全、连贯,6例患儿均康复出院.快速组织护理人员,合理分工,及早辅以高压氧治疗,并保证治疗的连贯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少婉;洪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襄樊市高职学生上网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法,对1 475名襄樊市高职学生进行上网情况调查.结果有95.05%高职学生上网,近半数学生网龄达3年以上,90%以上的学生主要利用周末上网,67.90%的学生首选网吧上网,72.97%的学生上网以娱乐需求为主要目的,上网男生(30.52%)比上网女生(6.64%)更易旷课、夜不归宿.结论加强网络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赵汉芬;张勤国;佘传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痛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通过对1 000例无痛内镜诊疗术中发生的25例并发症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加强麻醉期呼吸道管理;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急救;药物应用管理;诊疗室人文关怀设计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宁云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统计学系列讲座第4讲定量数据均数比较的t检验

    当研究结果为一组或两组计量资料(定量数据)时,要想知道这一组数据总体平均水平是否同某一标准值不同,或这两组数据总体平均水平是否不同,对于这类情形一般首先考虑用t检验.下面将结合实例对t检验的3种设计类型以及需注意的问题分别进行介绍.

    作者:安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职业健康检查工人健康教育需求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职业健康检查工人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6例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的需求调查.结果94%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人强烈需求了解职业病的诊断,但对工作场所防护设施的需求率不高为51%;90%强烈希望与医护人员面对面直接交谈健康教育知识.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职业健康检查工人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宣教.

    作者:潘丽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现代野战护理学》教学实践及启示

    目的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探索培养合格军队护理人才的模式.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及访谈法,调查选修<现代野战护理学>的学员共95人.结果被调查者对现代战争认识模糊,对新概念武器尤其是战伤救护5项技术知晓率极低;多数人因对军事护理有强烈兴趣而选修<现代野战护理学>并认为该课程急需开设或很有必要开设;排在前4位的培训需求依次为战时心理护理、战伤救护5项技术、野战外科护理、战伤休克;学生愿意选择的培训方式是技术操作训练,其次为模拟演习、课堂讲授与临床实践;室外被认为是进行训练的佳场所.结论为护理专业学员开设军事护理课程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训练应力求贴近实战并加强战时心理护理与战伤救护5项技术培训.

    作者:周明芳;李巍;舒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护理

    报道了22例行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疏导,能解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消除其紧张及不安情绪,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术后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瞳孔变化;防止颅内高压的发生,给予平卧位抬高床头15°~30°;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同时认真做好出院指导.22例患者顺利恢复,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确保了手术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庞玉玲;牛素桃;杨芳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不良反应的护理

    报道了对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氩氦冷冻治疗的护理.术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及伤口局部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冷休克、发热、疼痛、术区出血和皮肤冻伤.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是患者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本组50例获随访,41例癌变病灶得到控制,9例预后不良.

    作者:陈颖;冯永毅;王春平;王新真;杨永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桡动脉压缩器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材的改进,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及其术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多种并发症.但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手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发生手部缺血性坏死.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部止血传统方法是用弹力胶布加压包扎固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容易引起肢体肿胀、局部过敏反应或皮肤破损等,增加病人的痛苦及护理工作难度,据文献报道其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7.5%[1].2004年11月-2006年3月,我科为39例介入术后病人用桡动脉压缩器压迫止血,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发症明显减少,介绍如下.

    作者:冯艮娇;梁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心脏外科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

    近年来,我国心脏外科的手术技术和安全性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的一个明显差距就是术后病人生活质量明显较低,其中重要的因素是镇痛和镇静不足[1].因此加强疼痛的预防及护理是心外科护士重要的工作之一.笔者对近年的心脏外科术后疼痛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昌艳军;杨满青;谭坚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次性输液器使用中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

    90年代以来,我国普遍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由于它灭菌可靠,无毒、无热原,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更具有能杜绝医源性交叉感染的优点,临床上已完全取代了过去的橡胶输液管.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运用发现,一次性输液器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棘手问题,需要广大的护理界同行共同去面对,现就排气困难、静脉回血困难和静脉输液药液浪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陈根芝;胡一宇;卢兰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