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艳军;杨满青;谭坚铃
目的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探索培养合格军队护理人才的模式.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及访谈法,调查选修<现代野战护理学>的学员共95人.结果被调查者对现代战争认识模糊,对新概念武器尤其是战伤救护5项技术知晓率极低;多数人因对军事护理有强烈兴趣而选修<现代野战护理学>并认为该课程急需开设或很有必要开设;排在前4位的培训需求依次为战时心理护理、战伤救护5项技术、野战外科护理、战伤休克;学生愿意选择的培训方式是技术操作训练,其次为模拟演习、课堂讲授与临床实践;室外被认为是进行训练的佳场所.结论为护理专业学员开设军事护理课程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训练应力求贴近实战并加强战时心理护理与战伤救护5项技术培训.
作者:周明芳;李巍;舒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6 h内产妇合适体位,常规去枕平卧位有无必要性.方法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的产妇109例,根据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术后返回病房即给予垫枕,术后1~2 h协助产妇翻身更换体位,按产妇需要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或平卧位,对照组50例按常规去枕平卧位6 h.观察两组产妇头痛、枕后项部及腰背部酸痛不适感、恶露排出、新生儿早吸吮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头痛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枕后项部及腰背部酸痛不适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卧位舒适;两组新生儿早吸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利于新生儿早吸吮.结论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6 h内无需去枕平卧位预防头痛,应取垫枕自由体位.
作者:卢兰琴;章菊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器材的改进,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及其术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多种并发症.但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手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发生手部缺血性坏死.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部止血传统方法是用弹力胶布加压包扎固定,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容易引起肢体肿胀、局部过敏反应或皮肤破损等,增加病人的痛苦及护理工作难度,据文献报道其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7.5%[1].2004年11月-2006年3月,我科为39例介入术后病人用桡动脉压缩器压迫止血,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发症明显减少,介绍如下.
作者:冯艮娇;梁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产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中护理项目的成本核算方法,找出与目前医疗服务价格的差距.方法根据项目综合评估核算方法,计算护理项目的各成本构成及总成本,各成本要素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核算出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护理项目成本,并与相应的实际收费作对比.结果第一产程活跃期护理项目成本为114.22元,实际收费70.58元.结论真实客观地核算第一产程活跃期的护理项目成本,一方面为制定相应合理的护理服务价格,体现护理服务的价值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另一方面显示相应的护理项目收费标准低于成本,护理服务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作者:何倩佞;赵惠颜;郭红英;伍守翠;谭惠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早期温盐水灌肠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灌肠组和常规组各50例,灌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温盐水灌肠.结果两组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灌肠组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降低、胎粪排尽时间缩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温盐水灌肠可明显加快胃肠蠕动,加速胃肠道排空,增加早产儿进奶量,减少胃食管反流,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作者:田菊;王岩;陈娜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三级医院急诊老年病人的特点,探讨护理对策.方法2001年1月-2005年3月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652例急诊老年病人,采用自制的急诊病例信息登记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资料的收集.结果老年急诊的常见病前5位依次是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伤、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老年病人拥有或感受社会支持较少,PSSS评分<10分为73.6%,>10分为26.4%;同种疾病首诊病例就诊时间与一般成年病人(15~59岁,同期就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以老年病人就诊时间为多;老年病人抢救药物有67.3%联合应用3种以上药物.结论制定急诊老年病人护理抢救程序,加强情感支持和病情观察,做好用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老年急诊病人护理质量的有效对策.
作者:缪春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盐酸戊异奎醚与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化的生理指标.方法10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盐酸戊异奎醚组和阿托品组,采用推荐剂量治疗,严密观察各指标变化,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盐酸戊异奎醚对毒蕈碱症状控制疗效确切,达阿托品化时间较阿托品短,以口干、皮肤黏膜干燥、腺体分泌减少为阿托品化指征,而瞳孔扩大、脉率增快、皮肤发红征象不如阿托品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戊异奎醚过量后,患者精神异常及躁动出现早且突出.结论盐酸戊异奎醚的阿托品化标准以口干、皮肤黏膜干燥,心率80~90次/min为宜,以出现小躁动为过量.
作者:吕玉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未来亚热带地区战时内科疾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战时承担战伤救治任务的6所医疗机构4 857例内科病历资料进行调查及对参加战伤救治的医务人员进行走访.结果野战内科疾病发生的前6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传染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病.结论野战内科疾病的防治要按不同战役阶段采取对策:战前阶段建立卫生防疫网;作战阶段做好生活保障和防病治病;休整阶段主要是卫生整顿和疾病普查.
作者:杨顺秋;石梅初;米继民;李若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完全缺乏或低于0.5×109/L.糖尿病足截肢后合并粒细胞缺乏症少有报道,我科收治了1例这样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英;薛彬;王丛英;赵应兰;徐绪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90年代以来,我国普遍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由于它灭菌可靠,无毒、无热原,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更具有能杜绝医源性交叉感染的优点,临床上已完全取代了过去的橡胶输液管.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运用发现,一次性输液器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棘手问题,需要广大的护理界同行共同去面对,现就排气困难、静脉回血困难和静脉输液药液浪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陈根芝;胡一宇;卢兰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夜班护士焦虑状况及其原因,以促进夜班护士的心理健康.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原因调查表,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夜班护士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112名夜班护士中共有44人有焦虑症状,SAS标准分为(44.88±10.16),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担心患者病情变化而得不到患者家属理解惹来法律纠纷;影响生活节律以及和伴侣的感情;害怕一个人忙不过来或太疲劳而出差错;夜班前后睡眠质量下降4个影响因素对SAS得分影响大.结论管理者应注意这些影响因素,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夜班护士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
作者:黄月华;汤惠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临床护理中为病人保暖时,按传统方法多采用热水袋装热水取暖,其缺点是有时发生漏水弄湿病人被服甚至烫伤病人,而且热水袋保管时密封橡皮圈常容易丢失.当病人高热需物理降温,常用冰袋装上碎冰块行冰枕,缺点是每次需要时要花时间买来冰块再敲碎,高热病人常需急用而无法及时供给降温,而且冰块解冻时容易漏水弄湿被服.2004-2005年给320例病人使用软包装液体代替热水袋或冰袋,发现可以减少和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邱丽娜;方小君;郑晓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我国心脏外科的手术技术和安全性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的一个明显差距就是术后病人生活质量明显较低,其中重要的因素是镇痛和镇静不足[1].因此加强疼痛的预防及护理是心外科护士重要的工作之一.笔者对近年的心脏外科术后疼痛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昌艳军;杨满青;谭坚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由于病人对CT增强扫描缺乏认识,以致在接受检查时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针对病人在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恐惧、紧张、焦虑、担心、情感脆弱、易激动等异常心理,对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个性分析,实施人文关怀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干预,把高超的护理技术与温馨的人文关怀有机结合,使病人保持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CT增强检查和护理.病人对CT增强扫描的恐惧、紧张、担心和对检查后结果的焦虑有显著改善,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因此,当前如何做好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供应管理是医院的一个紧迫而又全新的课题.我院根据国家卫生部及天津市卫生局有关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使用规定及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发放和回收及科室存放管理严格规范,做到一对一兑换,避免外流及重复使用.
作者:刘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脑瘫患儿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5例患儿按出院时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单日出院的33例患儿进行家庭康复护理训练为家庭康复护理组,双日出院的32例患儿仅采用常规出院指导为常规康复护理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院内治疗,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和Milani的正常儿童发育表中的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评价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家庭康复护理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治疗第2疗程后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家庭康复护理组显著大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1.结论针对性的家庭护理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治愈率及有效率,减少患儿的病残率,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
作者:李小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基本条件的提供情况,为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的调查量表分别调查综合医院中8家一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和6家三级医院化疗药物的配药环境、防护用具的提供、化疗药物的存放条件和化疗药物防护指引的制定情况.结果92.5%的科室在普通治疗室进行化疗药物配制,通风和排风设备不足,防护用具以使用一次性的口罩和帽子为主,只有29.3%的科室提供双层手套,较少提供防水隔离衣和护目镜,87.9%的科室化疗药物与其他药物共用药柜或药物冰箱,化疗药物防护指引的制定也较欠缺.三级医院化疗防护条件评分除药物存放条件与一、二级医院接近外,其他防护条件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化疗职业防护基础条件存在不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予以改进.
作者:陈琼芳;王惠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前中医护理学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笔者认为此时中医护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2)建立优化的中医护理教育课程体系;(3)研究发展中医护理临床操作技术与现代护理技术;(4)研究建立科学高效的中医护理管理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要借鉴先进国家的护理行业发展经验.
作者:丁富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职业健康检查工人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6例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的需求调查.结果94%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人强烈需求了解职业病的诊断,但对工作场所防护设施的需求率不高为51%;90%强烈希望与医护人员面对面直接交谈健康教育知识.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职业健康检查工人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宣教.
作者:潘丽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总结报道12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临床救治及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积极抗休克,所有患者经过急诊清创、撕脱皮肤修成全厚皮植回手术,修复主要血管及合并损伤的骨骼、神经.术后严密观察肢体血循环,加强抗痉挛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及心理护理.所有肢体全部存活,主要血管修复后通畅率为100%,存活肢体皮肤全部存活5例,皮肤50%以上存活5例,皮肤50%以下存活2例,坏死区创面经二期植皮愈合.无1例死亡.
作者:李秋明;杨绍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