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8例腰腿痛患者影像学检查及结果分析

韩敬东

关键词:腰腿痛, 疾病, 影像学
摘要:目的 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探讨腰腿痛的病因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8例腰腿痛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普通照片后经CT、MRI及B超等复查的后诊断,对比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普通照片对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骶部硬膜外囊肿、股骨头无菌坏死、梨状肌损伤等疾病缺乏直接征象,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结论 应用CT、MRI现代影像技术,同时借助B超、肌电图等相关检查,是确诊腰腿痛病因的有效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体会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不可能都待做电生理检查,明确分型诊断后再进行治疗,一般多根据心电图做出判断,并分析可能发生的机制,较有针对性地予以正确有效的治疗.笔者就我院2004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疗的12例PSVT患者的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浦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的作用

    早产儿的喂养关系着早产儿的康复、预后与转归,如何使早产儿尽快康复,有更好的预后与转归是近年来围产医学的研究热点.

    作者:韩付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零售药店推行《优良药房工作规范》的必要性

    为适应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建立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形势,满足大众自我保健观念日益增强的要求,发挥社会药房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作用,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制定了<优良药房工作规范>(GPP).现对我们零售药店推行<优良药房工作规范>的必要性研论如下:

    作者:崔恺;赵伟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左旋卡尼汀(L-canitine,L-CN)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CHF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L-CN组6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L-CN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L-CN治疗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薛秀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孕足月疤痕子宫原切口自发性破裂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9岁,主因第二胎孕足月有产兆于2005-01-27入院待产.末次月经2004-04-30,预产期2005-01-07.孕期平顺.入院前一周患上呼吸道感染,近2天咳嗽,且呕吐数次.

    作者:杨瑞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特点.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老年组66例,对照组54例.结果 老年组神经系统并发症47例,对照组神经系统并发症14例,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作者:方枝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二孔法阑尾切除60例报告

    2005年6月~2006年3月,我科腹腔镜下阑尾切除96例,其中60例采用二孔法,即从脐部作观察孔,注CO2气,调查体位,置观察镜观察腹腔及阑尾情况,如腹腔无脓液,阑尾周围无粘连,阑尾直径在10mm以内,则可采取二孔法.具体方法:于右下腹麦氏点置10mm穿刺器作操作孔,用抓钳将大网膜推开,抓住阑尾末端,将CO2气放出,将阑尾沿穿刺器提出腹腔外,于腹壁外分离阑尾系膜,上钳切断,近端双重结扎,于阑尾根部4号线结扎,线暂不剪断,残端用电凝烧灼粘膜,将系膜近端覆盖阑尾残端,用结扎残端的线结扎,送入腹腔.

    作者:杨飞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错构瘤6例X线平片及CT诊断分析体会

    肺错构瘤是肺部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在肺部良性肿瘤中占第一位,是由于胚胎的异位组织发育所致,是由支气管上皮和中胚层的多种成分混合而形成的瘤样畸形[1].其中含有多量软骨、脂肪和纤维组织,软骨成分可钙化,占肺肿瘤的3%~5%[2],发病年龄与肺癌相似,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右肺较左肺多见.发生于主、叶、段支气管内者称中央型,发生于段支气管以下及肺内者称周围型.

    作者:崔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用体温调节治疗癌症临床价值的估计和探讨

    近几年来,国内外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对人体脏器局灶性癌症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化疗、放疗及各种类型的中西药物治疗,不同程度的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对癌症患者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佳选择.笔者就应用体温调节治疗癌症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下:

    作者:白从亮;张光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温馨护理在儿童采血中的应用

    动静脉采血是对每一位疾病儿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常用手段,也是儿童较难适应、家长不愿接受的一个比较痛苦的操作过程,甚至引起许多儿童的恐惧和家长的担心.顺利完成采血过程不仅需要护士熟练的采血技巧,还需要家长和儿童的密切配合.我院采用了温馨护理的有效护理模式,使儿童在接受采血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以达到佳采血效果,保证采血过程的顺利实施.

    作者:曲立军;徐云霞;王立颖;孙长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残髓炎的临床治疗初探

    残髓炎(residual pulpitis)也属于慢性牙髓炎.发生在经牙髓治疗后的患牙,由于残留了少量炎症根髓或多根牙遗漏了未作处理的根管,因而命名为残髓炎.

    作者:谢勇;武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领导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效能的提高

    影响力是一个人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作者:董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加开塞露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加开塞露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治疗的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1mg加开塞露、心理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mg.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注射加开塞露综合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更佳.

    作者:栗滨;范宜文;沈玉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全血细胞分析中标本放置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全血细胞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运用全血细胞分析仪对放置不同时间的静脉血标本进行测试.结果 标本放置2小时结果差异不大,放置4小时对结果存在影响.结论 对静脉血抗凝标本应及时测定,如放置4小时,为避免误差应在混匀后30分钟进行测定.

    作者:赵阳春;梅楠楠;吴琳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从痰湿论治脂肪肝

    近几年来,脂肪肝发生率有明显增长趋势.虽然脂肪肝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但有资料表明,35%的肝功能异常由脂肪肝引起,约5%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故预防与治疗脂肪肝工作已成当务之急.脂肪肝是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当肝脏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5%即是脂肪肝.

    作者:崔璐璐;曹汉明;吴早生;陈庆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发现与临床应用开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胰岛素挽救和延缓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它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地位无法取代.

    作者:朱向阳;方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胫腓骨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

    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上海六院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改良Bastiani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有随访意义的共217例(截止2005年),取的良好的效果,结合本组病例,作一初步讨论.

    作者:白铁军;刘俊才;张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尖锐湿疣患者微波治疗时实施健康教育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微波治疗尖锐湿疣受术者的积极作用.方法 2001年1月~2005年2月对来院实施微波手术治疗尖锐湿疣的患者90名,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随访中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能熟知尖锐湿疣疾病的生理病理、传播途径、生殖保健、手术的目的意义、自我保护、手术后的心理调整、康复疗法、性生活保健等.提高了认识,有基本知识52例,略有基本知识37例,没有基本知识的只有1例,达到满意的有89人.满意度由76.66%上升到了98.88%,X2=17.46,(P<0.001).结论 健康教育在微波治疗尖锐湿疣手术中起着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受术者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小琴;周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梯形角度在腰椎侧后斜投照中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显示投照位置.方法 经透视下定位,找出显示腰椎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位置,并测量其腰椎后斜角.结果 ①不同椎体的腰椎后斜角不同,下一个椎体较上一个椎体约大5度.各椎体之间所应用的角度形成梯形角度.②L5椎体后斜位角度的标准差变化较大,说明L5椎体先天发育变异程度大.结论 采用梯形角度进行腰椎斜位摄影是显示多个椎弓峡部及小关节结构的佳方法.

    作者:牟健民;张玉民;孟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T管引流胆汁经鼻饲管回输入肠道治疗消化不良护理体会

    胆总管探查术后需常规放置T管进行胆汁引流,每日大约有500~800ml胆汁丢失,长期引流可引起电解质紊乱、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腹泻等.多需要经静脉输注各种电解质溶液加以纠正,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限制患者的活动,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恢复.我科近日对一例壶腹肿瘤引起胆道完全梗阻的病人,进行胆汁回收再输入肠道,及时纠正了电解质紊乱、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腹泻等情况.

    作者:郑尧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