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科控制涡轮手机媒介交叉感染的难点和对策

张莉萍;张勤英;张蕾薇

关键词:口腔科, 涡轮手机, 医院感染, 难点
摘要:分析口腔科临床涡轮手机灭菌处理的难点,从灭菌设备、灭菌方法的选择到涡轮手机灭菌及养护程序的制订,以及灭菌效果的监测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操作规范,并加强监督落实,有效控制涡轮手机媒介交叉感染,提高灭菌效率,并兼顾减少涡轮手机的耗损.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

    摘要是医学论文的窗口,可以为读者提供该篇论文的重要信息.可以说,一篇医学论文能否吸引读者,摘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者在撰写医学论文之前,应该学会如何写好论文摘要.目前,大多数医学期刊除了要求论文有中文摘要之外,还要求作者撰写英文摘要.

    作者:王中强;吴让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信息交流在门诊导医服务台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趋向市场化,医院行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涉及面大,影响面广,接触的病人多,如何有效地将医院的技术、设备、服务向社会宣传,这也是医院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2005年2月开始我院门诊部对门诊服务导医台人员实行每周信息交流制,通过信息收集、交流、考核、宣教,取得明显成效.

    作者:张维珍;范力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重症哮喘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无创伤性正压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哮喘患者的效果,以及对通气时间和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55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28例和有创通气组27例,观察两组的呼吸、心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人工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后转归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通气后2 h、6 h和12 h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分别与通气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创通气组通气后的上述指标与有创通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创通气组平均通气时间及通气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有创通气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创伤性正压通气和有创通气均对重症哮喘患者有良好疗效,且疗效无明显差别,但无创伤性正压通气可明显减少通气时间和通气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佳莉;洪蝶玫;张立佳;卢东生;黄玉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有效方法.方法 对层流洁净手术室百级、千级、万级各1间手术间,分别按<医药卫生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1996、<医药消毒卫生标准>GB/T15982-1995,在相同的温度、湿度下,共计8 d,专人定时静态下,采用多点布控法(多点布控组)与常规布控法(常规布控组),分两组不同高度进行空气沉降法采样,30min后进行检测.结果 多点布控与常规布控采样,细菌菌落数均未超标;无致病菌检出.多点布控组与常规布控组监测结果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点布控采样效果优于常规布控组.手术区在0.8 m、1.2 m高度多点布控采样检测结果无细菌生长;周边区地面上采样与周边高度0.8 m处采样监测结果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点布控周边区地面上采样阳性率高于周边高度0.8m采样.常规布控0.8m高度采样阳性率高于1.2m高度采样,采样监测结果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多点布控,手术区0.8~1.2 m高度、周边地面上采样进行空气沉降法监测是洁净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道荷;刘佩忠;马红;方芳;孙逸民;孙林;王淑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病人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评估量表和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通过目的抽样对住院和门诊2型糖尿病病人180例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62份,有效率为90.0%.将162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一般情况评估量表的3个内容即一般资料、代谢控制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的27个条目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与常模应对方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病人积极应对分值高于常模,较常模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2型糖尿病病人消极应对分值低于常模,较常模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显示:空腹血糖、职业、甘油三酯、病程、饮食控制、能否遵医嘱注射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病人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年龄、劳动性质、家族史、是否知道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能否遵医嘱注射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病人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结论 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护士应鼓励和引导代谢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差的病人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良好地控制疾病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袁丽;王兰;喻红玲;舒世清;武仁华;宋元霞;程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胺碘酮转复肺癌术后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笔者报道了使用胺碘酮转复肺癌手术后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43例.认为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积极纠正易感因素,经中心静脉导管匀速准确给药,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是必要的.

    作者:张娟;翁向群;闫成美;李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康复新注射液局部湿敷治疗脑血管病患者压疮

    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通过对3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压疮的观察、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采取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105例急腹症病人预检分诊失误临床分析

    目的 降低急腹症预检分诊失误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急腹症预检分诊失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外科之间急腹症的分诊失误病例数占分诊失误病例总数的80%;不同护龄、不同学历分诊护士急腹症分诊失误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诊护士的护龄、学历是分诊失误的影响因素.结论 提高急诊分诊护士临床分诊经验及专业理论水平,全面收集病史资料可有效降低急腹症患者分诊失误率.

    作者:葛文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护理教学查房的组织与实施

    护理临床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佳途径,教学查房是常用的临床教学手段.带教教师对教学查房的合理组织与安排,能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局限和不足,增进教学效果.根据护理教学查房的类型与形式,带教老师在查房中发挥其组织、教育、咨询和护理的作用.教学查房的效果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教学活动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浆分离吸附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结对7例患者进行12次血浆分离吸附疗法的护理经验:加强血管通路的护理,严格控制血流速度,密切观察静脉压及跨膜压变化,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治疗过程顺利,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病情有不同程度减轻,APACHEII评分均提高5~7分.透析护士不仅要掌握常规透析操作技术,还应熟练掌握特殊血液净化技术的操作方法及护理要点,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作者:叶锡兰;邱碧辉;宁志芳;余瑞玲;黄红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进饮不同液体对乳腺手术患者术前饥饿焦虑的影响

    目的 研究乳腺手术患者术前饮水种类与饥饿、焦虑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减少术前长时间禁食引起此类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 住院乳腺手术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术前2 h饮清水,实验组术前2 h饮糖水;观察两组术前饥饿焦虑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未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现象;实验组术前饥饿、焦虑症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13.12,P<0.01;χ2=3.872,P<0.05).结论 乳腺手术患者术前2 h饮糖水可显著减少术前长时间禁食引起的饥饿、焦虑,适用于术前长时间禁食患者的胃排空准备.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一次性引流袋在胃管冲洗中的巧妙应用

    临床上冲洗胃管常因胃管接头内径较大与注射器很难紧密连接,而冲洗时衔接处会反流,造成污染病人床单位及地面.而一次性胃管冲洗器,因价格高或因很多科室并不常备.因一次性引流袋及注射器为科室常备之物,价格较胃管冲洗器便宜:一次性胃管冲洗器约为4.3元,而一次性引流袋及注射器共约2元.为了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治疗费用,现介绍一次性引流袋在胃管冲洗中巧妙应用,也适用于鼻饲.

    作者:陈丽君;张思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癌症患者数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1].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心理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表现为焦虑、抑郁、绝望等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信念、情绪和行为,减轻恐惧、紧张、悲观等不良反应,使其处于全身心的放松状态,并促发乐观、积极的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2].现将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立娟;卢宏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室腔镜器械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的体会

    介绍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STERAD 100S)法在手术室腔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使用体会,注意器械进行合理的清洁、干燥、打包和摆放,消毒过程中及时处理报警情况,本科室消毒2008例内窥镜手术用的器械,全部合格,未因器械消毒引发1例感染.认为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是一种安全、环保、简便、快速的方法,能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使腔镜器械的消毒和使用更方便、灵活,利于管理.

    作者:林志彦;徐燕娇;邹岚;陈燕玲;李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室工人的管理体会

    手术室是医院高危科室之一,环境的清洁卫生,手术病人的接送,标本的登记送检,污敷料及垃圾的装送,清洁敷料的清点及打包,消毒包的运送以及外勤领物等工作都需要工人来完成,他们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接触较多,易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媒介;手术室工人工作质量的优劣和素质的高低对整个手术室的管理和医疗安全工作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全面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确保手术医疗安全,我院手术室重点加强了对工人的管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献凤;易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拔除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病人按手术单双日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在术后24 h,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对照组在剖宫产术后48 h,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排尿是否需要诱导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24 h在膀胱充盈时拔导尿管比术后48 h膀胱空虚时拔导尿管效果更佳.

    作者:许惠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发生跌倒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跌倒的发生.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治疗的200例老年病人,采取自行设计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活动无耐力、脑血管病、老年痴呆、视力障碍、心理因素,固定专门护理人员,通过调查、访谈的形式对老年病人跌倒等意外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造成老年病人跌倒的因素是老年病人因高龄活动无耐力、脑血管病后遗症造成活动受限、早期老年痴呆、视力障碍、心理因素等.结论 针对老年病人跌倒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做好老年病人安全知识的健康教育,降低老年病人跌倒而造成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作者:王兆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海洛因依赖者伴发意识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笔者报道122例海洛因依赖者伴发意识障碍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意识障碍表现异于戒断症状,要善于观察鉴别,多发生在脱毒早期,临床症状较轻,多以定向障碍、对答不切题、自言自语、摸索动作、乱窜病房为主,较少出现严重兴奋、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能在严密观察、专人护理下自然恢复.护理重点:介绍住院规章制度,减轻入院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给予情绪上支持,强化病人戒毒决心,保持良好的戒毒环境,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安全护理、饮食护理、睡眠护理等.

    作者:桑优芬;陈良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透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

    目的 规范血液透析室新护士培训方法.方法 采用全面系统的培训模式,以血透室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工作模式为依据,设置专科理论、临床技能、护理查房、能力培养等培训内容,以接受培训者达到具有血透室的基本能力为目标,成立教学小组,建立与培训师资队伍、选择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后予以评价.结果 77名培训的护士经过考核全部达标,按时完成培训计划,胜任血透护士工作.结论 血透护士的基本素质、操作技能、全面评估、自我决策的培养使传统的护理模式向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和自我决策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全面、系统、合理的理论课程设计结合临床实践是实用有效的培训内容.

    作者:唐春苑;王饶萍;叶晓青;李小银;饶缔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体会

    笔者报道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体会.领导重视,选派3名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加强专业培训,以达到护士资质符合岗位要求;更新补充清洗设备;建立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保证质量;将供应室护士工作岗位定在手术室,按供应室工作流程清洗术后器械,清洁后的各类手术器械每月细菌学抽样监测,均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认为该做法确保术后器械的清洁质量,促使器械清洗质量专业化,大限度降低手术室器械造成的医院感染,利于手术器械的管理和保养,提高手术室和供应室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李先锋;魏先;秦超;郝淑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