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教学查房的组织与实施

李晓玲

关键词:护理, 教学查房, 护理教育
摘要:护理临床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佳途径,教学查房是常用的临床教学手段.带教教师对教学查房的合理组织与安排,能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局限和不足,增进教学效果.根据护理教学查房的类型与形式,带教老师在查房中发挥其组织、教育、咨询和护理的作用.教学查房的效果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教学活动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食疗加脐部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属于功能性便秘,多为肠传输功能降低引起.肠传输功能降低,与滥用泻药、食物过于精细、运动减少(如上班坐室,下班坐车,回家坐沙发,长期卧床的病人)等有关.我科采用食疗加脐部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美琴;肖维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发生跌倒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意外跌倒的发生.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治疗的200例老年病人,采取自行设计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活动无耐力、脑血管病、老年痴呆、视力障碍、心理因素,固定专门护理人员,通过调查、访谈的形式对老年病人跌倒等意外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造成老年病人跌倒的因素是老年病人因高龄活动无耐力、脑血管病后遗症造成活动受限、早期老年痴呆、视力障碍、心理因素等.结论 针对老年病人跌倒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措施,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做好老年病人安全知识的健康教育,降低老年病人跌倒而造成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作者:王兆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952名初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初中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北京、山东、陕西3个地区952名初中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80.1%的初中生听说过艾滋病相关信息,其来源主要为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初中生知识得分属中等水平,而在症状体征、无症状期、非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认识模糊或错误.约80%的初中生认为不应该歧视艾滋病患者、学校增加有关AIDS知识的讲授非常重要,但在对与患者一起工作、学习的态度却存在分歧.结论 初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有待提高和改善,对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需求较大,有必要在初中阶段即开展以学校为基础针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及方式,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艾滋病.

    作者:于荣辉;绳宇;黄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开塞露辅助排便预防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便秘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4~6周内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加上活动障碍,饮食结构改变,不习惯床上排便等易导致便秘.便秘后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可致颅内压升高发生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我科2005年3月-2006年3月收治脑出血患者170例,采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预防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便秘,取得理想效果.

    作者:陈先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癌症患者数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1].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心理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表现为焦虑、抑郁、绝望等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信念、情绪和行为,减轻恐惧、紧张、悲观等不良反应,使其处于全身心的放松状态,并促发乐观、积极的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2].现将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立娟;卢宏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统计学系列讲座第7讲量表的评价

    量表(scale)作为测量工具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介绍量表评价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量表的制作原则.

    作者:安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透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

    目的 规范血液透析室新护士培训方法.方法 采用全面系统的培训模式,以血透室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工作模式为依据,设置专科理论、临床技能、护理查房、能力培养等培训内容,以接受培训者达到具有血透室的基本能力为目标,成立教学小组,建立与培训师资队伍、选择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后予以评价.结果 77名培训的护士经过考核全部达标,按时完成培训计划,胜任血透护士工作.结论 血透护士的基本素质、操作技能、全面评估、自我决策的培养使传统的护理模式向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和自我决策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全面、系统、合理的理论课程设计结合临床实践是实用有效的培训内容.

    作者:唐春苑;王饶萍;叶晓青;李小银;饶缔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岩斜脑膜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笔者报道50例岩斜脑膜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巡视病房,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清除导致外伤的危险因素,预防外伤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氧饱和度变化,掌握好气管插管时机及拔除时机;有效治疗、护理脑神经损伤所致的并发症,开展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闫雅凤;唐晟;史凤霞;秦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信息交流在门诊导医服务台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趋向市场化,医院行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涉及面大,影响面广,接触的病人多,如何有效地将医院的技术、设备、服务向社会宣传,这也是医院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2005年2月开始我院门诊部对门诊服务导医台人员实行每周信息交流制,通过信息收集、交流、考核、宣教,取得明显成效.

    作者:张维珍;范力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室腔镜器械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的体会

    介绍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STERAD 100S)法在手术室腔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使用体会,注意器械进行合理的清洁、干燥、打包和摆放,消毒过程中及时处理报警情况,本科室消毒2008例内窥镜手术用的器械,全部合格,未因器械消毒引发1例感染.认为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是一种安全、环保、简便、快速的方法,能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使腔镜器械的消毒和使用更方便、灵活,利于管理.

    作者:林志彦;徐燕娇;邹岚;陈燕玲;李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气压疗法治疗血管瘤血管畸形伴发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血管瘤或血管畸形伴发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S)是一种慢性局限性血管内凝血.其临床特征是患儿有单发或多发的巨大血管瘤或血管畸形,伴全身紫癜、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减少、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多.KMS占婴幼儿血管瘤的1%,即使经过恰当的治疗,病死率仍为20%~50%.气压疗法对四肢、躯干、头皮部位的血管瘤合并KMS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我院1997年10月-2006年2月,对8例KMS患儿采用气压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魏奎秀;张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有效清洁自然通风与紫外线照射空气净化作用对比研究

    目的 寻求一种有效、安全、无毒、方便、实用、费用低、回归自然的空气净化方法.方法 选择医院1、3、5、8层楼普通病房和治疗室的空气质量作为监测对象,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同时进行有效清洁后自然通风与紫外线照射前后的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监测细菌菌落情况并进行相互对比分析.结果 有效清洁后自然通风能使室内空气清新洁净,各项空气监测参数达到一般病房空气指标要求,与紫外线照射后空气监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有效清洁通风能取代或弥补目前医院紫外线照射存在的缺点及局限性,可作为病房内空气净化的常规方法.

    作者:李艳芬;段冬梅;揭永秀;翟雅香;张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58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

    对58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评估,结合临床特点,在安全防护、物理疗法的配合与护理、饮食指导、饮水呛咳与吞咽困难的护理、心理疏导、卫生宣教、预防并发症等7个方面提出了护理对策,认为实施周密综合护理措施,是改善病情、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岩;苗玉杰;刘燕娟;董丽丽;戚晓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体会

    笔者报道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体会.领导重视,选派3名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加强专业培训,以达到护士资质符合岗位要求;更新补充清洗设备;建立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保证质量;将供应室护士工作岗位定在手术室,按供应室工作流程清洗术后器械,清洁后的各类手术器械每月细菌学抽样监测,均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认为该做法确保术后器械的清洁质量,促使器械清洗质量专业化,大限度降低手术室器械造成的医院感染,利于手术器械的管理和保养,提高手术室和供应室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李先锋;魏先;秦超;郝淑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8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报道28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1例发生切口出血,有1例发生肺部感染,3例发生面神经麻痹,经及时治疗后均好转.总结出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术前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做好疼痛护理,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切口护理、口腔护理,加强对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刘玲芬;卢平丽;戴淑真;张菊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微量泵持续经股动脉输注尿激酶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报道对9例行糖尿病足经股动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应用微量泵,动脉内小剂量、匀速、持续灌注尿激酶,持续5~10 d.经该方法治疗均有效,无1例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定期观察患足感觉、颜色、皮温、溃疡面等情况变化;加强对导管的维护及微量泵注药的护理,是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慧伶;孙淑华;蒋文;徐琳;施红艳;潘荣荣;陈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105例急腹症病人预检分诊失误临床分析

    目的 降低急腹症预检分诊失误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急腹症预检分诊失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外科之间急腹症的分诊失误病例数占分诊失误病例总数的80%;不同护龄、不同学历分诊护士急腹症分诊失误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诊护士的护龄、学历是分诊失误的影响因素.结论 提高急诊分诊护士临床分诊经验及专业理论水平,全面收集病史资料可有效降低急腹症患者分诊失误率.

    作者:葛文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笔者报道风险管理在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方法:成立风险管理、护理流程再造小组;建立风险事件呈报制度;培训全院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对流程再造内涵及意义的认识;风险管理、护理流程再造小组分析风险信息及不安全隐患报告.认为建立风险管理护理流程再造组织,以风险管理理念重新审视各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流程再造,可使各项护理工作流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护理工作更规范、更有序,更好地保障病人的安全,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伟娴;陈晓燕;李凤香;江桂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一次性引流袋在胃管冲洗中的巧妙应用

    临床上冲洗胃管常因胃管接头内径较大与注射器很难紧密连接,而冲洗时衔接处会反流,造成污染病人床单位及地面.而一次性胃管冲洗器,因价格高或因很多科室并不常备.因一次性引流袋及注射器为科室常备之物,价格较胃管冲洗器便宜:一次性胃管冲洗器约为4.3元,而一次性引流袋及注射器共约2元.为了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治疗费用,现介绍一次性引流袋在胃管冲洗中巧妙应用,也适用于鼻饲.

    作者:陈丽君;张思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一次性牙垫巧固定

    使用普通的牙垫或金属开口器,易发生移位,引起病人口腔黏膜损伤和疼痛,老年和儿童患者前牙缺失,易损伤牙龈,且不易固定.我科采用改良后的一次性牙垫代替开口器及普通牙垫,为昏迷等不能主动配合的患者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育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