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高少茹;黄丽容;吕丽雪;郅敏;陈丽醒;誉昭红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 夜间低血糖, 预防, 护理
摘要:回顾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时出现夜间低血糖66例,分析发生夜间低血糖症状的时间段和常见原因.其中48例发生症状性低血糖中在0:00-5:00,另18例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在3:00.发生夜间低血糖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剂量过大,患者血糖降低后未及时调整;晚餐未按时按量进食;睡前活动量增加而没有及时加餐.所有夜间低血糖患者经及时、有效的补糖措施,纠正血糖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出现.认为护士要掌握夜间低血糖的观察、预防和护理,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以避免低血糖对患者造成危害.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应用紫草油与红霉素软膏治疗长期难愈合创面

    我院15年来外科换药室大胆实践,不断总结,把紫草油与红霉素软膏联合应用于外伤、疥痈、手术切口、烧烫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创面迟迟难愈的情况,经过反复观察护理发现,采用此方法换药操作简便,药材取材广泛,患者痛苦减轻,创面愈合时限缩短.

    作者:刘丽华;盖淑芹;李秀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拔针后拇指按压止血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主要给药途径之一,如何解决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穿刺后拔针方式不当可导致患者皮下淤斑、疼痛甚或是静脉损伤,影响再次穿刺,给患者带来不适.为减轻患者损伤,笔者就静脉输液拔针后患者指压止血方式进行了临床观察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娟;叶芳;武瑛;张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饮食示范餐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示范餐教育后饮食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理论知识教育;观察组在其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饮食示范餐实践教育.教育前、教育5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膳食结构(能量和三大营养素养摄入)和营养相关的血生化指标(7项)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膳食结构、餐次分配较对照组合理,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较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 饮食示范餐实践教育较传统理论教育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掌握饮食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作者:吴素琴;金桂仙;陈云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胃肠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近2年198例冠心病患者行胃肠手术后的心血管并发症及护理经验.其中有190例出现各种心律失常;72例有不同程度心绞痛(含1例急性心肌梗死);46例出现血压升高(含术前确诊的14例);38例有左心功能不全表现.所有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胃肠手术后并发症多,治疗复杂.认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取决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应加强责任心,根据疾病特点及其并发症发生的潜在因素,尽早处理各种危险因素,提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使病人安全度过围术期,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晋玲;杨新华;宋娟;饶云;仝识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鼻饲途径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总结了对48例机械通气患者的鼻饲护理经验,认为在鼻饲中采用小口径胃管,选择泵控持续加温流质饮食,取半坐卧位,据pH值做口腔护理,合理使用胃动力药物等,能有效地预防鼻饲饮食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 本组仅有8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者:孙龙凤;戴春;苏兰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丙炔醇中毒致肝功能衰竭1例报道

    丙炔醇是一种除锈剂,具有腐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高浓度丙炔醇对眼睛,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中毒表现为烧灼感、咳嗽、喘息、头痛、恶心和呕吐.本科2006年4月收住1例丙炔醇中毒致肝功能衰竭,随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芳;陈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窒息新生儿血糖动态检测及其护理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糖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动态检测42例窒息新生儿生后1、6、12、24、36、48、72 h血糖情况,同时检测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 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生后6 h、12 h明显升高,其中以生后6 h为高,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后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明显下降,到36 h降至低,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各时间段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窒息新生儿不同时间段血糖变化的特点,应加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72 h内血糖的监测,必要时测血糖1次/2 h;加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高、低血糖症状的病情观察;生后14 h以内重度窒息新生儿慎用葡萄糖液体补液,忌输高渗葡萄糖液体,12 h后可逐步试喂奶,增加喂奶量.

    作者:常向秀;徐节;刘菲菲;许波;赵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一次性输液器及头皮针在鼻腔冲洗中的应用

    鼻腔冲洗法为耳鼻喉科常用的操作方法,适用于日常鼻腔清洁护理;鼻内镜术后的冲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期的鼻腔冲洗;鼻腔肿瘤放、化疗后的鼻腔冲洗;各种鼻炎引起的鼻窦冲洗;职业性吸入粉尘的鼻腔保健冲洗等.

    作者:吴迪;白晶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回顾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时出现夜间低血糖66例,分析发生夜间低血糖症状的时间段和常见原因.其中48例发生症状性低血糖中在0:00-5:00,另18例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在3:00.发生夜间低血糖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剂量过大,患者血糖降低后未及时调整;晚餐未按时按量进食;睡前活动量增加而没有及时加餐.所有夜间低血糖患者经及时、有效的补糖措施,纠正血糖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出现.认为护士要掌握夜间低血糖的观察、预防和护理,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以避免低血糖对患者造成危害.

    作者:高少茹;黄丽容;吕丽雪;郅敏;陈丽醒;誉昭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某院护理科研论文发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近两年护理科研论文现况,为护理科研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维普数据库检索该院2004-2005年护理人员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利用SPSS11.5对护理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护理人员两年中共发表论文135篇,发表在18种期刊杂志上,主要有<解放军护理杂志><现代护理><护理研究>等;主管护师共发表论文67篇,占49.6%;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发表论文98篇,硕士学历护理人员发表论文28篇,共占93.3%;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的31篇,占23.0%.结论 该院护理科研开展较好,护理论文发表较多,但论著比例较少,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论文比例较小,应进一步提高护理科研的质量.

    作者:孙惠英;李武平;宋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术后护理

    总结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大动脉调转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术后主要护理措施:早期镇静镇痛,循环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呼吸道护理,延迟关胸护理,预防感染,保暖与营养支持等.通过对各系统的严密监测,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振爱;杨满青;曾嵘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护理健康教育应对无效的原因及对策

    总结了儿科护理健康教育应对无效的原因和对策,原因包括病人和护士两方面的因素,表现为病人的个体差异及其对护士的信任度偏低,护士因素表现为认知偏差、缺乏健康教育能力、不能充分利用有效时间.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作者:易永红;叶天惠;高汉英;李云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精神科住院病人舒适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精神科住院病人的舒适需求状况.方法 参考住院病人舒适需求问卷,针对精神科病人特点适当修改后,采用修改后的问卷对心身病科及4个重度精神病科病情稳定病人进行舒适需求调查.结果 心身病科和重度精神病科病人在刚入院时想知道什么、希望护士主动介绍的疾病知识、大的舒适护理要求、希望护士对病人主要的关心等方面,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心身病科及重度精神病科病人对舒适的需求存在差异,提示舒适护理应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使病人早日康复,同时也是提高服务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作者:马黎君;张丽英;吴惠娟;蒋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术前病人及家属的信息支持

    总结对术前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信息支持的方法和意义.术前1 d,手术室巡回护士到病房熟悉病人病情,访视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病人术前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减少或降低其对手术的不确定感.通过术前访视,给予病人和家属及时的信息支持,不仅降低了病人对手术的焦虑、恐惧感,增强了抗病能力,而且体现了人文关怀,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

    作者:唐静;娄安华;李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门东氨酸洛美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头孢匹胺钠(商品名澳朗)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块状物,为第3代头孢菌素;注射用门东氨酸洛美沙星(商品名奇敌)为类白色或微黄色疏松粉末或块状物,为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葡萄球菌显示较强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体外有抗菌作用.笔者在临床输液中发现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门东氨酸洛美沙星同时应用出现白色浑浊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小伟;陈丽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例因使用高锰酸钾浓度不当致新生儿Ⅱ度烧伤的报道

    高锰酸钾是一种有强氧化作用而具强杀菌力的黑紫色结晶或颗粒,无臭、味甜而涩、能溶于水,低浓度具有收敛作用,高浓度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我院收治了1例因其家长使用高锰酸钾浓度不当致新生儿全身皮肤Ⅱ度烧伤面积达100%,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园芳;焦培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护理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1亿多支气管哮喘患者,我国至少有1000万~2000万名患者.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它不同于气道的一般细菌感染所致的炎症,属于非特异性炎症.

    作者:朱加敏;丁连明;梁栋蓉;冀海峰;王春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外社区护理模式的比较及启示

    就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概况、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基本原则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专业要求等方面展开比较,强调以护理改革为先导,大力进行社区护理教育和改革,根据社区需要明确社区护理培养和教育目标,调整组织机构和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引进全科医学护理理念,构建社区护理新模式,以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作者:焦红霞;袁力;焦庆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例高龄反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结肠类癌患者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性坏死.类癌是一种可能发生于全身多种器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尤以胃肠道常见[1].我科于2005年收治了1例高龄反复心肌梗死合并结肠类癌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海燕;高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妇女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妇女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寻求护理对策,以降低妇女冠心病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对确诊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者152例(女性76例,男性76例)发放问卷调查发作诱因,分析男女患者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诱因女患者与男患者的选择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6.8320,P=0.0004).妇女选择心理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而饮食、运动、感染3项因素的比例则显著低于男性(P<0.05).结论 妇女冠心病发作受心理因素、感染及劳累等影响较大,护士给予心理支持及有效干预,对提高该病妇女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涂国红;李艳敏;金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