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4例原因分析

林滢

关键词:误诊原因分析, 急性阑尾炎, 手术治疗, 误诊率, 疾病
摘要:1995年1月~2002年1月7年间,我院共收治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共362例,其中14例手术证实为其他疾病,误诊率约为3.9%,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因老年性糖尿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为提高老年性糖尿病的诊断率,现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5~84岁老年性糖尿病86例首诊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忠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输卵管性不孕因素分析及检测方法探讨

    目的观察引起输卵管不孕性的因素,并对其诊断方法进行评价,以研究和预防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探讨检查输卵管通畅度的方法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妇女的情况,并对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腹腔镜检查结果与手术发现进行比较.结果盆腔炎病史、人工流产手术中、阑尾炎手术史、结核病史等均在输卵管不孕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前两者更危险.Us与HSG检查的符合率为100%,HSG和腹腔镜检查的符合率为50.9%,但腹腔镜诊断输卵管的通畅度和其他盆腔病变更准确.结论盆腔炎和反复的人工流产是引起输卵管炎不孕的主要因素,Us、HSG和腹腔镜对输卵管通畅的检查均有一定价值.

    作者:宁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时期医院人才培养思考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在卫生事业改革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作为一家由军队企业职工医院转为省卫生厅直管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就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笔者力图通过三个具体的问题和一些实例来阐述医院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作者:姚珉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视临床思维能力培训,提高实习质量

    临床思维是指临床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感性资料,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结合自己的知识及经验,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来分析、综合,终达到正确诊断的理性思维过程.医学生在实习阶段除了掌握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即良好的临床思维.医学研究的对象是病人,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同种疾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其表现可以是不同的,甚至千差万别.教科书所描述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典型的模式,刚涉足临床的实习生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面前就象进入一个迷宫中,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怎样从众多的症状和体征中找到它们的联系?从众多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从而解决它?建立和培养实习生正确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是临床教学的精髓,也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院通过下面八条措施开展有针对性、有目的教学,使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临床思维得到较大锻炼,实习质量也明显提高.

    作者:张武军;王忠利;葛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骨盆骨折后期突发死亡2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骨盆骨折多发生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矿井倒塌及挤压伤.致伤能量大,造成严重骨盆骨折及复合伤的几率明显增加.严重骨盆骨折死亡率高达25%~39%,其中5/6死于合并伤[1,2].故对急性期抢救治疗十分重视,报道较多.而对伤情稳定后突发死亡病例报道较少.

    作者:霍燕昆;李海江;赵国文;温必成;刘伟;耿伟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选择性小切口胆囊切除78例临床分析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技术及适应症.方法选择78例作右上腹肋缘下4~6cm切口开腹,直视下胆囊切除.结果77例(98.7%)成功,全组无胆道损伤、术后大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经严格选择适应症后,4~6cm小切口胆囊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该术式适于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陈万安;张伟达;黄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气囊尿管在留置导尿中应注意的几点

    气囊尿管又称球囊尿管或Foley's管,作为普通导尿管的换代产品,它具有操作简单、管壁柔软、对黏膜刺激小、内固定稳定、易清洗会阴部及进行膀胱冲洗等优点[1].在多年的护理实践中,我国护理学者对气囊尿管的操作方法、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得气囊尿管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基础护理的质量,但因选择气囊尿管不当,插管方法、深度、注水量过多过少等导致相应的后果.因此,对气囊尿管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事项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47例

    急性黄疸型肝炎(AIH)至今仍被认为难治疾病,为探索有较好疗效的中药组方,我院自2000~2005年,采用以清热解毒,除湿活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4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设西医治疗366例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富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治疗及免疫干预作用.方法将9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每日20~40ml,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免疫功能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生脉注射液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赵亚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谈医疗纠纷与安全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医疗护理纠纷数量大幅度上升,医疗纠纷的原因不仅针对医疗方面,而且涉及护理过程[1].因此,防范医疗纠纷,实施安全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蒋芹;田彦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谈肿瘤病房护患关系信任度的重要性

    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之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对肿瘤病人更为重要.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没有信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护患关系.肿瘤患者由于疾病的难治与长期的折磨,常常极度脆弱、悲观,极需精神支持.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可以减轻其情感脆弱性,消除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延长生命时间.因此,如何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护理工作人员高度重视.

    作者:李红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儿胰腺钝性损伤合并肝脾损伤的术后护理

    胰腺钝性损伤是小儿不常见的急症之一,胰腺损伤后其位置深在,并多合并其它器官损伤,加之小儿病史叙述不清,症状和体征易被邻器官的合并损伤所掩盖,因此诊断困难.本组5例中仅1例得以正确诊断,其余均以腹部外伤、腹腔内出血、腹外伤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中得以确立诊断.

    作者:孙秀英;张红霞;黄滨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牙阻力分析对拔除时的护理配合意义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牙拔除术是口腔科门诊的常见手术,医师在术前需分析阻生牙的阻力,而护士了解阻生牙的阻力情况更有利于术中的配合.笔者就119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牙的阻力分析浅谈拔牙的护理配合.

    作者:林妙芬;庄如音;罗丽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关于完善《医院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的会计核算质量,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愈来愈显现出不足及局限性,笔者建议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作者:孙红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7月~2003年6月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86例患儿.结果通过治疗护理,本组86例HIE患儿,治愈79例,治愈率达91.86%.结论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纠正缺氧,维持正常的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注意保暖和喂养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HIE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可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同时疗程要足够.

    作者:李显兰;高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及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分析和诊治体会.方法农村患儿发病率高,入院率多集中于每年7~10月,占46%,病前1~3周有上感,腹泻病史患者占69%,13例均有急性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固有特点,并发颅神经损害及呼吸肌麻痹,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发病一周后阳性率高达71.4%.急性期给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大部分病例配合用激素、甘露醇、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结果 13例患儿中治愈或好转出院占92.3%(12/13),平均住院时间28天.结论目前认为是多种感染性因素引起细胞和体液免疫共同介导导致的免疫损伤性疾病,大剂量IVIG对控制急性进展期GBS的病情,促进其各项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病情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及减少并发症等效果均明显优于以往用皮质激素的病例,而且早期给IVIG疗效更为明显.

    作者:塔西甫拉提·阿力马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乌甲素预先镇痛对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预先镇痛对术后镇痛的临床效应与安全性.方法 5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高乌甲素28例,对照组为吗啡28例,均在手术开始前接受预先给药,术后加用一次性静脉镇痛泵,观察术中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变化.观察术后24h、48h镇痛评分(VAS、VRS).完成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观察镇痛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h VAS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48h两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不良反应:尿潴留、恶心呕吐对照组比观察组明显,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高乌甲素预先镇痛+术后静脉镇痛效应接近吗啡,但起效慢,早期观察仍有部分镇痛不足.总体镇痛满意度高,较少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等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与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118例糖尿病病人采取不同的饮食护理措施.结果 116例病人不同程度的好转出院,2例死于并发症.结论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建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纳洛酮助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络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收治的62例中、重度HIE为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选择2001年收治的58例HIE为对照组,作回顺性分析总结.结果治疗组62例,显效48例(77.42%)有效10例(16.13%),无效4例(6.45%),总有效率93.6%.对照组58例,显效23例(40%),有效21例(36%),无效14例(24%),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明显差异.结论纳洛酮治疗HIE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吴春美;边翠英;沈秋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尿中红细胞形态观察的价值

    血尿中红细胞的检查,都是作为判断泌尿系统损害程序的一个指标.我们对50例肉眼血尿作红细胞形态的观察,认为它具有鉴别肾炎(肾性)和非肾炎(非肾性)的诊断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