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娟;沈丽娟;马丽辉;廖贤英;梁美玉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置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ICC组23例和颈内静脉组23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颈内静脉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颈内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内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颈内静脉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少,并发症轻微,不限制患者的臂部活动,可长期留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蓉;魏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护理服务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的信任度和依从性,为病人提供安全的人性化护理.方法采用服务补救策略,通过有效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补救的认识:制定实施现场服务补救程序和服务补救的策略;健全严密的监控系统,跟踪并识别服务失误.结果实施服务补救后,病人满意度和补救成功例数提高,护理服务纠纷减少,分别经过x2检验,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护理服务补救对减少护理服务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桂娟;周旭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报道实施护患沟通的做法:(1)建立保障系统;(2)加强人员培训,转变服务理念;(3)规范护患沟通内容,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护患沟通水平.实施护患沟通后,护士的价值得到体现,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认为护患沟通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临床护理应重视的内容.
作者:倪利蓉;陈红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气囊尿管的广泛应用,气囊尿管拔除困难时有报道,临床有人采取牵拉、注水、剪断(将外露的部分尿管剪断或在其分叉剪断)、穿刺等方法来解决.笔者也遇到1例尿管拔除困难的病例,采取了不同于上述方法的新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淑德;陈泽萍;叶云婕;陈曼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乳腺癌首次手术后、未接受放疗或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应用简明心境问卷、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问卷对广州地区5所医院6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负性情绪较多,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情绪影响的主效应明显(F=4.22,P=0.04;F=6.78,P=0.01),社会支持与主动行为、社会支持与回避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8.55,P=0.00;F=10.18,P=0.00).结论乳腺癌确诊初期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情绪较差,应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患者采取主动行为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并减少回避应对方式.
作者:肖灿华;王惠珍;王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技术中的基本技术.在日本,<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大约用一学年(180学时)的授课时间,其中为了考核学生在授课中学到的基础护理技术掌握程度,以及使学生能在变化的患者状态中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实施护理技术,很多学校在一学年中分前期、后期进行2次实技测试(也就是技能考核),即给予学生附加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条件的事例,考核评价学生在校内学到的基础护理技术是否掌握,并且能否结合设定的患者条件,灵活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技术.
作者:吴晓璐;周春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不同时段进食对血压的影响.方法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作自身对照,分别进行透析过程中禁食、透析开始1~2 h进食、透析开始3 h后进食,在透析过程中监测血容量,每种方法观察2周,记录每次进食前和进食10min后的血压、相对血容量的变化、是否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及护理干预.结果进食组尤其是透析3 h后进食组的血压、相对血容量变化、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及护理干预次数均高于禁食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对于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避免在透析中尤其是透析3 h后进食,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马洁葵;黄英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发展社区卫生护理服务,培养适合社区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通过有效地控制社区护理实习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社区实习计划、建立实习基地、做好实习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总结评价实习效果,以提高社区护理实习的质量,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促进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徐晓霞;张秋梅;刘冬梅;李雪梅;费孔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消毒方法,及其与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在同一病人的左右前臂头静脉用留置针进行输液,隔日更换敷帖,常规组使用2%碘酊、75%酒精消毒皮肤,碘伏组使用5%碘伏消毒皮肤,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碘伏组(x2=5.37,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局部皮肤消毒剂的种类与静脉炎发生率有关.临床护士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更换敷帖消毒时,以5%碘伏消毒皮肤,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作者:木冬妹;苏红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抢救成功与否与呼吸及循环的建立时间及药物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生儿出生后采用脐静脉横断面穿刺方法简单、快捷、成功率高,能较快地建立循环通道使药物及时地进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我院自2000年2月以来抢救新生儿窒息56例,采用新生儿脐静脉穿刺成功率达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琳;李晓云;田慧;吴慧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通过对100名传染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对影响实习质量的各种因素做出分析,体会出加强岗前教育,对其实习任务的完成和潜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总结出传染科护生的岗前教育特点,对护生实习传染科出现的各个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使其上岗后很快适应环镜,进入状态,明显提高了实习质量.
作者:张艳梅;孙爱芳;王丽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观察了87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睡眠呼吸监测时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显示清醒时血氧饱和度为(87.6±7.4)%,睡眠时低降至(64.7±10.5)%,血氧饱和度差值达(22.5±9.1)%.认为护理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后夜的值班护士更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呼吸节律和幅度,督促侧卧睡眠,警惕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健康教育也是减少危险因素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薛敏琦;李琼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多酶清洗液在胃镜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使用后的胃镜253例次,采用卫生部规定的四槽法进行多酶清洗液清洗,观察清洗前后镜身表面附着物积分值、喷嘴堵塞积分值、内镜表面清洁度积分值的变化.结果多酶清洗液清洗后,镜身表面附着物、喷嘴堵塞、表面清洁度评分均显著下降,清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多酶清洗液是一种理想的内镜清洗剂,能有效清洗,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经国家卫生部同意,在广东省启动专科护士培训试点工作.广东省卫生厅委托南方医科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承办首批专科护士研究生课程班的教育项目.经过专家论证,决定优先建设糖尿病、老年病、危重病及疾病控制4个专科护理队伍.笔者在综述国内外专科护士培养背景的基础上,论述了本次教育项目的学生选拔、录取;教育基础;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结合这次办学介绍了几点体会.
作者:李亚洁;张立颖;彭刚艺;黄金月;刘雪琴;黎明;陈伟菊;周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通过分析耳鼻咽喉科22起医疗护理纠纷,认为发生在耳鼻咽喉科的医疗护理纠纷与专科的自身特点,社会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医护人员依法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医疗护理服务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护理的规章制度等因素有关.提出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医疗护理服务和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建立新型的医患合作关系是防范耳鼻咽喉科医疗护理纠纷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莼;郭丽英;夏辉;张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外勤服务中心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分析前6个月实施中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再从改进措施实施前、后6个月中分别抽出早晨收集标本4 300例、急查血标本800例、送病人做各种检查3 500例中存在问题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后6个月早晨标本放置混乱、送检病人不在、送急查血标本等候时间过长、病人检查后自己回科室、早晨抽错血标本试管等存在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的6个月(P<0.01或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可减少存在问题,减少不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毛秀莲;王勇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的抢救车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寻找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保证抢救车处于完好应急状态.方法对7所医院的门诊、急救科、病房、ICU、手术室、产房的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用物、器械及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结果存在的问题有:车内放置不该有的药品及药品难以判断是否过期,车内部分用物性能不完好,一次性药品过期,器械生锈等.此外还有管理不到位,欠科学.结论必须提高护士责任心,明确抢救车在医院护理中的重要性,加强护理质量监控.
作者:陈小丽;苏杏环;何海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医院专门成立了糖尿病友俱乐部,通过对756例会员(住院和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取专题讲座、咨询、患者互相交流自我护理经验等多种形式,激发了患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教育效果,95%会员掌握了糖尿病防治等相关知识,尤其是如何有效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等有较全面了解和掌握,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护理的能力.
作者:林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回顾总结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所致呼吸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合并球麻痹,致吞咽、咳嗽反射障碍,咽喉部感知觉减退为误吸的主要原因.急救要点包括停止经口进食与鼻饲,就地抢救,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建立静脉通道与吸氧.采用叩击与震荡法引流,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冲洗与负压吸引,可有效地清除误吸异物.提出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再误吸等护理措施.本组临床治愈5例,死亡3例.
作者:李艳春;黄翠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14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球囊扩张术,对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准备好各种器械和急救用品;术中密切配合,观察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观察出血情况和进行正确的指导.14例支气管狭窄的患者经过球囊扩张术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钟凯惠;曾秋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