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灿华;王惠珍;王晓艳
笔者通过分析耳鼻咽喉科22起医疗护理纠纷,认为发生在耳鼻咽喉科的医疗护理纠纷与专科的自身特点,社会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医护人员依法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医疗护理服务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医疗护理的规章制度等因素有关.提出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医疗护理服务和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建立新型的医患合作关系是防范耳鼻咽喉科医疗护理纠纷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莼;郭丽英;夏辉;张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2003年9月以来为31例患者使用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为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得到安全、有效的维护,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输液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出院健康教育等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灵晓;宋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全环境保护(tot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EP)指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体内外环境的高度净化,从而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包括空间环境和人体环境的净化两个方面.
作者:陶慧清;陈燕华;王惠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发展社区卫生护理服务,培养适合社区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通过有效地控制社区护理实习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社区实习计划、建立实习基地、做好实习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总结评价实习效果,以提高社区护理实习的质量,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促进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徐晓霞;张秋梅;刘冬梅;李雪梅;费孔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报道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总结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有不良生活方式、性激素下降、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及户外活动减少;采取干预措施有加强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性的身体锻炼,支持人群为患者提供支持,终生足够的补钙.
作者:张青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技术中的基本技术.在日本,<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大约用一学年(180学时)的授课时间,其中为了考核学生在授课中学到的基础护理技术掌握程度,以及使学生能在变化的患者状态中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实施护理技术,很多学校在一学年中分前期、后期进行2次实技测试(也就是技能考核),即给予学生附加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条件的事例,考核评价学生在校内学到的基础护理技术是否掌握,并且能否结合设定的患者条件,灵活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技术.
作者:吴晓璐;周春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家庭访视效果.方法对愿意接受家庭访视护理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进行家庭访视,给予心理康复、肢体功能锻炼指导、健康教育等.结果第1次家庭访视与术后6个月访视患者肢体功能评定等级优良率,掌握疾病相关康复知识、技能,并发症发生率分别经秩和、x2检验,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术后6个月时各项指标优于第1次访视时.结论家庭访视能消除患者负性情绪,肢体功能康复良好,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技能掌握率增加,并发症减少.
作者:叶国英;孙秀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减轻孕妇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减少剖宫产术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方法对2004年9月择期剖宫产孕妇87例(对照组),术前留置导尿时气囊内注射生理盐水10ml;2004年10月择期剖宫产孕妇98例(观察组),留置导尿时气囊内注射生理盐水5ml.观察两组产妇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包括尿道痛、反复尿意、下腹坠胀痛,剖官产术后肉眼血尿及导尿管滑脱情况;记录结果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比对照组孕产妇留置导尿管后的不适感减轻,术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有显著性差异且不增加导尿管滑脱率.结论适当减少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注水量,可以减轻置管后的不适感,减少术后肉眼血尿的发生率.
作者:章菊琴;卢爱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不同时段进食对血压的影响.方法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作自身对照,分别进行透析过程中禁食、透析开始1~2 h进食、透析开始3 h后进食,在透析过程中监测血容量,每种方法观察2周,记录每次进食前和进食10min后的血压、相对血容量的变化、是否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及护理干预.结果进食组尤其是透析3 h后进食组的血压、相对血容量变化、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及护理干预次数均高于禁食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对于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避免在透析中尤其是透析3 h后进食,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马洁葵;黄英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2003年7月成功救护因交通事故造成的45名群发创伤患者进行经验总结.由于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经过精心组织、严密管理、合理配置护理人员进行分组救护,使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45名群发创伤患者在1 h内全部得到安全分流和救治,无1例死亡和并发症发生,为今后应对突发灾难时群发伤员的救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和方案.
作者:马凌霞;刘景红;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置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ICC组23例和颈内静脉组23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颈内静脉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颈内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内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颈内静脉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少,并发症轻微,不限制患者的臂部活动,可长期留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蓉;魏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总结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970例病人接受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前进行护患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合作,认真做好置管期间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本组病人置管期间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保证了导管的正常使用,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为中心静脉置管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陈洁红;郑立;黄木兰;李义贤;辛丽华;郑静云;袁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护理服务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的信任度和依从性,为病人提供安全的人性化护理.方法采用服务补救策略,通过有效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补救的认识:制定实施现场服务补救程序和服务补救的策略;健全严密的监控系统,跟踪并识别服务失误.结果实施服务补救后,病人满意度和补救成功例数提高,护理服务纠纷减少,分别经过x2检验,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护理服务补救对减少护理服务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桂娟;周旭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回顾总结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所致呼吸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合并球麻痹,致吞咽、咳嗽反射障碍,咽喉部感知觉减退为误吸的主要原因.急救要点包括停止经口进食与鼻饲,就地抢救,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建立静脉通道与吸氧.采用叩击与震荡法引流,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冲洗与负压吸引,可有效地清除误吸异物.提出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再误吸等护理措施.本组临床治愈5例,死亡3例.
作者:李艳春;黄翠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青霉素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试,以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合理、安全使用青霉素,我科使用了上海申克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QY-1A型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下称:皮试仪)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丽吉;韦亚琴;吕英;张秀琴;张娟;蒋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弹力套在吸脂术后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568例吸脂手术病人按日期前后分为弹力套组267例和传统组301例,弹力套组吸脂术后配戴弹力套持续压迫术区2~3个月;传统组加压包扎至术后8~9 d,拆线后不给予任何处理.观察两组血清肿的发生率,胀肿和淤斑消退的时间,瘢痕软化的时间.结果弹力套组血清肿发生率较传统组少.肿胀消退时间、淤斑消退时间和瘢痕软化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吸脂术后配戴弹力套有助于病人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学艺;陈葵;王伟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乳腺癌首次手术后、未接受放疗或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应用简明心境问卷、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问卷对广州地区5所医院6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负性情绪较多,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情绪影响的主效应明显(F=4.22,P=0.04;F=6.78,P=0.01),社会支持与主动行为、社会支持与回避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8.55,P=0.00;F=10.18,P=0.00).结论乳腺癌确诊初期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情绪较差,应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患者采取主动行为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并减少回避应对方式.
作者:肖灿华;王惠珍;王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通过对100名传染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对影响实习质量的各种因素做出分析,体会出加强岗前教育,对其实习任务的完成和潜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总结出传染科护生的岗前教育特点,对护生实习传染科出现的各个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使其上岗后很快适应环镜,进入状态,明显提高了实习质量.
作者:张艳梅;孙爱芳;王丽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总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发放射性肝病的护理经验,包括做好治疗期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如消化道症状、发热、肝区疼痛、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放射性肝病-般护理等.本组出现放射性肝病19例,发生率14.8%(19/128).认为加强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的观察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和重点护理,对减少放射性肝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汝琼;熊每珠;陆华;黄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14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球囊扩张术,对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准备好各种器械和急救用品;术中密切配合,观察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观察出血情况和进行正确的指导.14例支气管狭窄的患者经过球囊扩张术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钟凯惠;曾秋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