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吉;韦亚琴;吕英;张秀琴;张娟;蒋洁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的抢救车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寻找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保证抢救车处于完好应急状态.方法对7所医院的门诊、急救科、病房、ICU、手术室、产房的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用物、器械及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结果存在的问题有:车内放置不该有的药品及药品难以判断是否过期,车内部分用物性能不完好,一次性药品过期,器械生锈等.此外还有管理不到位,欠科学.结论必须提高护士责任心,明确抢救车在医院护理中的重要性,加强护理质量监控.
作者:陈小丽;苏杏环;何海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低温疗法是脑部复苏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降低头温可以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一般认为降低体温1℃,脑细胞代谢率降低6.5%,颅内压降低5.5%,所以头部降温对颅脑损伤的病人尤为重要[1].
作者:岑宝英;林瑞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回顾总结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所致呼吸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合并球麻痹,致吞咽、咳嗽反射障碍,咽喉部感知觉减退为误吸的主要原因.急救要点包括停止经口进食与鼻饲,就地抢救,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建立静脉通道与吸氧.采用叩击与震荡法引流,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冲洗与负压吸引,可有效地清除误吸异物.提出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再误吸等护理措施.本组临床治愈5例,死亡3例.
作者:李艳春;黄翠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总结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970例病人接受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前进行护患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合作,认真做好置管期间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本组病人置管期间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保证了导管的正常使用,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为中心静脉置管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陈洁红;郑立;黄木兰;李义贤;辛丽华;郑静云;袁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青霉素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试,以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合理、安全使用青霉素,我科使用了上海申克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QY-1A型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下称:皮试仪)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丽吉;韦亚琴;吕英;张秀琴;张娟;蒋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总结报道使用高速涡轮手机拔除复杂牙的护理要点:术前摄牙片,了解牙齿根的阻力所在;宣传高速涡轮手机拔牙的优点,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拔牙术中帮助吸除唾液、血液,确保术野清晰;保护好牙周围软组织防损伤;密切观察病情,防止晕厥、虚脱;术后交代清楚注意事项.
作者:林爱娟;沈丽娟;马丽辉;廖贤英;梁美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报道了31例股动脉切开球囊导管取栓术的护理配合.认为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物品准备周全;术中巡回护士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情况、有无再灌注损伤,及时配备手术所需用物;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及时准确传递用物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尹云清;李淑娟;金玉玲;葛中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分析了美国CGFNS考试和中国护士资格考试之差异;通过举例重点分析论证了CGFNS试题的特点和优势,指出中国护士资格考试的若干不足,并对CGFNS进入中国给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作者:王章安;蒋志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报道骨科医用内植入材料的管理.介绍自2003年成立招标领导小组后,明确了各类人员职责,实行零库存管理,个性化服务,对所有招标产品实行计算机管理,归类编码,填写内植入材料登记单,同时加强术中医护配合,缩短了手术时间,保证了骨科用械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了骨科手术质量,杜绝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真正做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作者:闫艳丽;张爱红;多玉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乳腺癌首次手术后、未接受放疗或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应用简明心境问卷、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问卷对广州地区5所医院6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负性情绪较多,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情绪影响的主效应明显(F=4.22,P=0.04;F=6.78,P=0.01),社会支持与主动行为、社会支持与回避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8.55,P=0.00;F=10.18,P=0.00).结论乳腺癌确诊初期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情绪较差,应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患者采取主动行为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并减少回避应对方式.
作者:肖灿华;王惠珍;王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社区带教的合理化模式.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护生社区实习效果评价表>和<护生满意度调查表>对116名社区实习护生进行效果评价和问卷调查.结果1999年3月-2002年3月的65名护生和2003年3月-2004年3月的51名护生社区实习效果评价和护生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社区实习带教效果的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善了教学质量,增强护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能力,为今后尽快胜任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韩佳凤;丁玉玲;黄玉媚;郭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弹力套在吸脂术后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568例吸脂手术病人按日期前后分为弹力套组267例和传统组301例,弹力套组吸脂术后配戴弹力套持续压迫术区2~3个月;传统组加压包扎至术后8~9 d,拆线后不给予任何处理.观察两组血清肿的发生率,胀肿和淤斑消退的时间,瘢痕软化的时间.结果弹力套组血清肿发生率较传统组少.肿胀消退时间、淤斑消退时间和瘢痕软化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吸脂术后配戴弹力套有助于病人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学艺;陈葵;王伟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的蛋白质对肾损害大鼠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40只正常SD大鼠按体质量从小到大排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均用腺嘌呤灌胃制作大鼠肾脏损害模型,同时A组(Ca14):为标准对照组,喂饲14%酪蛋白为来源的饲料;B组(SP14):喂饲14%大豆蛋白为来源的饲料;C组(Ca7-SP7):喂饲酪蛋白和大豆蛋白各占7%的混合饲料,蛋白质总量为14%即14%混合蛋白组;D组(Ca7-SP14):喂饲7%酪蛋白和14%大豆蛋白的混合饲料,蛋白质总量为21%即21%混合蛋白组.每10 d测量大鼠体质量留尿检测尿蛋白含量,第42天杀鼠取血标本,检测血清总蛋白(TP)、自蛋白(Alb)、球蛋白(G)、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结果大鼠体质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实验结束时B、C两组体质量明显高于A、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尿蛋白含量始终低于其他3组(P<0.05).4组大鼠间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其他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豆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在蛋白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替代酪蛋白或与酪蛋白适当搭配,能够维持大鼠的营养状况.
作者:相锋;李亚洁;赵玉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30例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老年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对心率、心律、血压、精神状态、穿刺部位、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的密切观察,及早预防和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处理.结果3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2例患者出现短暂的反应迟钝,1例皮下血肿,经及时处理后均恢复.
作者:彭迳英;卢少萍;温金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报道老年患者行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护理.术前掌握患者全身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消除腹内压增高因素.术中巡回护士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施行硬膜外麻醉,防止电烧伤电刀伤,摆好体位.器械护士密切观察手术步骤,及时准确敏捷地向术者传递所需的器械物品.术后防止腹内压增高等并发症,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饮食.认为该手术的手术时间短,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日短.
作者:郑玩华;田真;温利苹;李而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14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球囊扩张术,对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准备好各种器械和急救用品;术中密切配合,观察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术后观察出血情况和进行正确的指导.14例支气管狭窄的患者经过球囊扩张术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钟凯惠;曾秋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报道14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颈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护理.术前应用了心理支持、行为训练及颅骨牵引护理.术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及主要指标监测,做好颈部制动及早期活动护理,患者均获康复.认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是齿状突骨折患者恢复颈椎稳定,重新正常生活的有力保证.
作者:王红;蔡洁;罗姗;孙淑华;王芳;董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身体、心理、社会、职业上的康复问题和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寻求实现患者全面康复及回归社会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分析51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康复情况、对全面康复的认知与康复需求.结果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的康复问题主要集中在造口局部护理、建立规律排便、造口用品选择、性生活困惑、职业康复方面;患者对全面康复、自我认知、职业康复、回归社会等项的认知程度较低,大部分患者对康复的关注还停留在原始的生理需要上.结论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实际生活中的康复问题值得人们关注,康复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职业上的康复困难采取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为肠造口患者建立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康复护理模式,帮助其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肖丽蓉;陈红宇;王虹;张中香;何爱莲;王良琼;胡君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笔者报道实施护患沟通的做法:(1)建立保障系统;(2)加强人员培训,转变服务理念;(3)规范护患沟通内容,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护患沟通水平.实施护患沟通后,护士的价值得到体现,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认为护患沟通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临床护理应重视的内容.
作者:倪利蓉;陈红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发展社区卫生护理服务,培养适合社区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通过有效地控制社区护理实习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社区实习计划、建立实习基地、做好实习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总结评价实习效果,以提高社区护理实习的质量,提高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促进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徐晓霞;张秋梅;刘冬梅;李雪梅;费孔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