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来源及水平的蛋白质对肾损害大鼠营养状况的影响

相锋;李亚洁;赵玉敏

关键词:大豆蛋白, 酪蛋白, 肾损害, 营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质量的蛋白质对肾损害大鼠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40只正常SD大鼠按体质量从小到大排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均用腺嘌呤灌胃制作大鼠肾脏损害模型,同时A组(Ca14):为标准对照组,喂饲14%酪蛋白为来源的饲料;B组(SP14):喂饲14%大豆蛋白为来源的饲料;C组(Ca7-SP7):喂饲酪蛋白和大豆蛋白各占7%的混合饲料,蛋白质总量为14%即14%混合蛋白组;D组(Ca7-SP14):喂饲7%酪蛋白和14%大豆蛋白的混合饲料,蛋白质总量为21%即21%混合蛋白组.每10 d测量大鼠体质量留尿检测尿蛋白含量,第42天杀鼠取血标本,检测血清总蛋白(TP)、自蛋白(Alb)、球蛋白(G)、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结果大鼠体质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实验结束时B、C两组体质量明显高于A、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尿蛋白含量始终低于其他3组(P<0.05).4组大鼠间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其他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豆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在蛋白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替代酪蛋白或与酪蛋白适当搭配,能够维持大鼠的营养状况.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患者5-氟脲嘧啶持续96 h静脉滴注治疗的护理

    笔者报道20例宫颈癌患者行5-氟脲嘧啶(5-FU)持续96 h静脉滴注辅助化疗的护理.行5-FU持续96 h静脉滴注辅助化疗的目的是提高宫颈癌的手术切除率及放疗敏感性,是一个低毒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治疗发展的新趋势.为保证静脉化疗顺利完成,减少不良反应,保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保护静脉,做好药物滴注过程中观察护理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范莲;黄耀球;王凯;黄蝶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应用高速涡轮手机拔除复杂牙的护理

    总结报道使用高速涡轮手机拔除复杂牙的护理要点:术前摄牙片,了解牙齿根的阻力所在;宣传高速涡轮手机拔牙的优点,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拔牙术中帮助吸除唾液、血液,确保术野清晰;保护好牙周围软组织防损伤;密切观察病情,防止晕厥、虚脱;术后交代清楚注意事项.

    作者:林爱娟;沈丽娟;马丽辉;廖贤英;梁美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的观察

    观察了87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睡眠呼吸监测时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显示清醒时血氧饱和度为(87.6±7.4)%,睡眠时低降至(64.7±10.5)%,血氧饱和度差值达(22.5±9.1)%.认为护理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后夜的值班护士更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呼吸节律和幅度,督促侧卧睡眠,警惕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健康教育也是减少危险因素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薛敏琦;李琼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弹力套在吸脂病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弹力套在吸脂术后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568例吸脂手术病人按日期前后分为弹力套组267例和传统组301例,弹力套组吸脂术后配戴弹力套持续压迫术区2~3个月;传统组加压包扎至术后8~9 d,拆线后不给予任何处理.观察两组血清肿的发生率,胀肿和淤斑消退的时间,瘢痕软化的时间.结果弹力套组血清肿发生率较传统组少.肿胀消退时间、淤斑消退时间和瘢痕软化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吸脂术后配戴弹力套有助于病人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学艺;陈葵;王伟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酶清洗液在胃镜清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多酶清洗液在胃镜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使用后的胃镜253例次,采用卫生部规定的四槽法进行多酶清洗液清洗,观察清洗前后镜身表面附着物积分值、喷嘴堵塞积分值、内镜表面清洁度积分值的变化.结果多酶清洗液清洗后,镜身表面附着物、喷嘴堵塞、表面清洁度评分均显著下降,清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多酶清洗液是一种理想的内镜清洗剂,能有效清洗,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碘伏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消毒方法,及其与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在同一病人的左右前臂头静脉用留置针进行输液,隔日更换敷帖,常规组使用2%碘酊、75%酒精消毒皮肤,碘伏组使用5%碘伏消毒皮肤,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常规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碘伏组(x2=5.37,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局部皮肤消毒剂的种类与静脉炎发生率有关.临床护士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更换敷帖消毒时,以5%碘伏消毒皮肤,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

    作者:木冬妹;苏红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急救与护理

    回顾总结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所致呼吸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合并球麻痹,致吞咽、咳嗽反射障碍,咽喉部感知觉减退为误吸的主要原因.急救要点包括停止经口进食与鼻饲,就地抢救,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建立静脉通道与吸氧.采用叩击与震荡法引流,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气道冲洗与负压吸引,可有效地清除误吸异物.提出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再误吸等护理措施.本组临床治愈5例,死亡3例.

    作者:李艳春;黄翠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例成人Still病的观察与护理

    成人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多样化的全身综合征,本病以弛张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痛或关节炎、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血象增高,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多系统损害[1].其起病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激素平衡失调和精神因素有关,但均未得到证实.

    作者:郭家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冻融胚胎移植术病人的护理

    通过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新鲜胚胎移植失败的病人进行862个周期冷冻胚胎解冻移植,总结了接受冻融胚胎移植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简单有效的排卵监测或根据医嘱指导病人进行人工周期治疗,从而使病人获得胚胎移植的好时机.同时要注意对病人进行及时的健康宣教,使病人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邓明芬;李穗萍;林雯青;骆春启;李莉琳;许洁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ICC和颈内静脉置管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置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ICC组23例和颈内静脉组23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颈内静脉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颈内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内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颈内静脉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危险性小,患者痛苦少,并发症轻微,不限制患者的臂部活动,可长期留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蓉;魏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

    总结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970例病人接受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前进行护患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合作,认真做好置管期间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本组病人置管期间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保证了导管的正常使用,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为中心静脉置管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陈洁红;郑立;黄木兰;李义贤;辛丽华;郑静云;袁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服务补救策略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护理服务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的信任度和依从性,为病人提供安全的人性化护理.方法采用服务补救策略,通过有效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补救的认识:制定实施现场服务补救程序和服务补救的策略;健全严密的监控系统,跟踪并识别服务失误.结果实施服务补救后,病人满意度和补救成功例数提高,护理服务纠纷减少,分别经过x2检验,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护理服务补救对减少护理服务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桂娟;周旭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护患沟通的实施体会

    笔者报道实施护患沟通的做法:(1)建立保障系统;(2)加强人员培训,转变服务理念;(3)规范护患沟通内容,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护患沟通水平.实施护患沟通后,护士的价值得到体现,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认为护患沟通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临床护理应重视的内容.

    作者:倪利蓉;陈红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情绪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乳腺癌首次手术后、未接受放疗或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应用简明心境问卷、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问卷对广州地区5所医院6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负性情绪较多,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情绪影响的主效应明显(F=4.22,P=0.04;F=6.78,P=0.01),社会支持与主动行为、社会支持与回避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8.55,P=0.00;F=10.18,P=0.00).结论乳腺癌确诊初期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情绪较差,应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患者采取主动行为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并减少回避应对方式.

    作者:肖灿华;王惠珍;王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对30例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老年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对心率、心律、血压、精神状态、穿刺部位、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的密切观察,及早预防和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处理.结果3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2例患者出现短暂的反应迟钝,1例皮下血肿,经及时处理后均恢复.

    作者:彭迳英;卢少萍;温金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笔者报道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总结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有不良生活方式、性激素下降、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及户外活动减少;采取干预措施有加强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性的身体锻炼,支持人群为患者提供支持,终生足够的补钙.

    作者:张青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建立糖尿病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

    医院专门成立了糖尿病友俱乐部,通过对756例会员(住院和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取专题讲座、咨询、患者互相交流自我护理经验等多种形式,激发了患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教育效果,95%会员掌握了糖尿病防治等相关知识,尤其是如何有效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等有较全面了解和掌握,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护理的能力.

    作者:林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勤服务中心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外勤服务中心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分析前6个月实施中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再从改进措施实施前、后6个月中分别抽出早晨收集标本4 300例、急查血标本800例、送病人做各种检查3 500例中存在问题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后6个月早晨标本放置混乱、送检病人不在、送急查血标本等候时间过长、病人检查后自己回科室、早晨抽错血标本试管等存在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的6个月(P<0.01或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可减少存在问题,减少不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毛秀莲;王勇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

    笔者报道老年患者行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护理.术前掌握患者全身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消除腹内压增高因素.术中巡回护士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施行硬膜外麻醉,防止电烧伤电刀伤,摆好体位.器械护士密切观察手术步骤,及时准确敏捷地向术者传递所需的器械物品.术后防止腹内压增高等并发症,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饮食.认为该手术的手术时间短,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日短.

    作者:郑玩华;田真;温利苹;李而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白血病急性期住院患儿的行为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白血病急性期患儿的行为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27例6~11岁急性期住院的白血病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并选取同期住院的28例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结果白血病急性期男患儿在抑郁、交往不良因子上得分高于对照组,白血病急性期女患儿仅在学习情况因子上得分显著下降,经统计学处理,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在白血病急性期住院期间,与女患儿相比,男患儿具有更多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和交往困难.结论建议根据男女患儿行为的不同特点,加强针对性心理干预,帮助患儿尽早适应环境和疾病的变化,解决不良的行为问题.

    作者:黄建美;蔡若吟;林旭妮;刘玉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