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红;孙红帆;莫惠香;李铁;何慧红
笔者从南方医院护理人员管理信息入手,从网络化管理层面系统分析了护理人员信息组成的特点,并介绍了护理人员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所采用的平台和软件技术.该系统投入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立力;李亚洁;陈亮;文民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低血糖发生规律及护理干预方法,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减少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方法将1998年9月~2002年5月新生儿病区住院的母亲有糖尿病的新生儿分为两组:母亲孕期进行严格血糖控制的新生儿为监控组;孕期未进行严格血糖控制的新生儿为未监控组,分别于生后0~2 h、6 h、12 h、24 h、48 h、72 h采集足跟血进行血糖监测.结果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低血糖主要发生在生后0~6 h,以0~2 h发生率高;孕期进行严格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远低于未进行严格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结论糖尿病母亲孕期严格血糖控制和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血糖监测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秦秀群;陈华丽;黄师菊;彭碧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干保存使用中的无菌容器、持物钳是否保持无菌状态,有无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方法对干保存有效期内使用前及使用4 h内更换前的无菌容器、持物钳进行细菌培养,采样时,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持物钳尖端部至钳的下1/2处各侧表面反复涂抹4次;同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无菌容器的内底部及无菌容器的下1/2高内侧处反复涂抹4次后,放入5ml生理盐水试管中送检.结果灭菌后有效期内使用前的无菌容器、持物钳均为无菌生长;而干保存使用中的持物钳、容器存在着细菌污染机会,持物钳污染率高为10.3%,容器污染率高达23.1%结论有条件的医院,特别是Ⅱ类科室,如新生儿、ICU、烧伤病房等应做到无菌持物钳一用一更换,消除因存放带来的污染机会,使感染机会降至低.
作者:左亚沙;徐昕;许燕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急诊输液室空气消毒状况.方法2.5 d内每天上午10:45~11:00,下午17:15~17:30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输液室(3间)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每个房间放置3个普通营养平皿,分别置于两对角及中央,离地100cm处,每次采样12份.结果输液室合格率44.4%,细菌菌落数679.172±578.813.结论针对影响空气消毒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急诊输液室内空气的含菌量.
作者:王若乔;桂莉;陶红;厉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报道了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218例,收到明显的效果.护理重点:术前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信心,备好急救药品、器械等使治疗顺利进行;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随时报告医生;术后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告知患者术后出现少量咯血属于正常现象等.
作者:徐嫦媛;彭秀英;谢艺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提高健康教育在急诊科观察室中开展的实效性,分析了管理者、护士、病人三方面存在的问题,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示护理人员要改变观念,走出误区;护理管理者进一步探索提高急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使健康教育更广泛、更有效地开展.
作者:方惠霞;张宁;潘燕珍;黄平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躯体移动评估指导髋部骨折病人实施体位护理,解除因躯体移动障碍及卧床不适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方法采用一种简易快捷的躯体移动评估表,对病人住院第1天、手术后第1天及出院前1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将病人划分为安全(3分)、较安全(2分)、易发(1分)和高发(0分)4种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体位护理.结果215例病人通过实施体位护理,住院期间出现皮肤压红17例,平均1.5 d内消退,出现第二期褥疮5例,平均5 d内愈合.治疗期间患肢保持了正确牵引,体位符合治疗要求.通过正确的躯体移动方法,缓解了卧床后引起的腰背部不适.结论评估表充分体现了病人的主要特点;应用评估表评估体现了体位护理的专科特色,缓解了因卧床给病人带来的不适;进行评估的过程增进了护患沟通;通过规范管理确保体位护理行之有效;护士在体位护理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作者:付丽华;雷蕾;王桂英;董清芳;桑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观察64例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对其术后常见不适的种类进行分析,结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提出护理对策:指导腰部放松运动,做好心理护理,给予适量镇静剂,术前训练床上排尿,严格皮肤交接班.
作者:何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马凡综合征合并Ⅰ型夹层动脉瘤,死亡率高,手术难度大,且手术并发症多,易发生术中术后出血、深低温停循环下脑苏醒、脊髓截瘫、心律失常、感染等.
作者:李梅;缪东梅;邹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临床工作上经常可见各种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我院急诊科于2001年3月收治了1例因食用牛油而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苑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从创伤、心理、药物副作用3个因素回顾性分析了12例严重烧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认为应从培养护士良好的自身素质,创造舒适的周围环境,减少换药过程中的疼痛刺激,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和进行卫生宣教等方面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
作者:叶严丽;陈锦河;李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报道125放射粒子治疗肿瘤患者的护理特点.认为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必要的交流有助于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早日康复.做好术后护理.加强对125I射线的防护,如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防护,病人间的防护,病人与家属之间的防护,可以减少护士及家属被射线的辐射.
作者:蔡利;叶有生;李燕;郑月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报道72例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对于腰穿持续外引流的病人,观察脑脊液的性质、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及基础护理,增强营养,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连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的4个步骤(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对87例围手术期患者分术前、术后和出院3个阶段开展健康教育.结果87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无1例复发,健康知识知晓率初中以上学历者达100%,初中以下学历者则为95%.结论提高整体业务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保证和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作者:沈朝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影响病人满意率的因素,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由市护理质控中心设计的住院病人征求意见表,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水平,病区环境卫生,护士的介绍工作,护士长对病人的关心与否.由科护士长每月对10例病员或家属发放一次调查表.结果共发出120份征求意见表,回收120份.合格率92%,病人满意率92.5%~100%.结论根据影响病人满意率因素: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水平,病区环境卫生,护士的介绍工作,护士长对病人的关心与否,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治疗前解释工作,减少病人痛苦,增强对病人的感情投资,改善生活设施,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医疗费用透明度,改进护士长人际关系及管理水平,可以提高病人满意率.
作者:崔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用于临床,使用不当可引起静脉炎.笔者对200例静脉留置针病人进行了观察,发现留置针引起静脉炎与穿刺部位的选择、输入药物的性质、输液量及封管方法等有关.采取相应措施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黎旌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总结了对15名糖尿病肾病病人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强调了预防并及时处理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隧道炎及腹透导管出口处感染,严密监测及控制血糖,重视家庭腹膜透析患者的指导,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何燕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美国发现氮芥,开创药物治疗癌肿已50多年.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
作者:戴建华;赵继军;王冰心;漆艳芬;张玲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医疗与护理并驾齐驱是生命科学应用于人类健康的必然条件.21世纪,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和各类新兴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使外科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手术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微创外科,组织工程修复重建外科,包括胎儿外科的新生儿外科领域的兴起,不住院手术医疗机构的快速递增,战创伤外科内涵和外延的变革,使外科领域的护士在角色职能和专业知识方面面临着挑战.
作者:李亚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