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报道72例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对于腰穿持续外引流的病人,观察脑脊液的性质、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及基础护理,增强营养,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连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的4个步骤(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对87例围手术期患者分术前、术后和出院3个阶段开展健康教育.结果87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无1例复发,健康知识知晓率初中以上学历者达100%,初中以下学历者则为95%.结论提高整体业务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保证和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作者:沈朝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推广下肢骨折病人的社区护理,提高疗效,缩短康复期,保证治愈率.方法通过定期到社区巡诊,对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导病人及陪人预防褥疮的方法,保持病人正确的体位,抗皮肤搔痒,预防泌尿系感染,功能锻炼,饮食调理,电话咨询,告知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结果18例病人社区护理前1例褥疮3期,经社区护理21 d后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6例,社区护理前后无泌尿系感染;无1例因治疗护理失败而转送医院治疗.社区护理前后掌握正确卧位、饮食知识,分别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社区护理后提高病人掌握正确卧位和饮食知识.结论选择适合在社区医疗护理病人,认真做好医、护、患合作,定期诊视观察,细心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正确的饮食调理是社区医疗护理促进康复的关键.
作者:柯銮芝;黄惠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一种适应体检特点且符合体检要求的护理工作流程,以提高体检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使受检人员轻松满意.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全院15个站点包括体检登记处、医师工作平台、检验科、放射科等功能检查处传入的受检人员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结果实践1年多以来,体检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加快了体检工作流程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护士节省时间及减轻负担,较准确地达到了体检预期要求与目的.结论该系统值得在体检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瑾;程晓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对19例慢性肺气肿病人施行开胸肺减容手术的护理,就肺减容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病理学基础及解剖学特点方面进行讨论,阐述发生肺部感染的基本因素及增加肺部感染机率的原因.并总结本组肺减容手术后肺部感染及肺持续性漏气的产生原因、类型及护理.
作者:康珊珊;缪东梅;陈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马凡综合征合并Ⅰ型夹层动脉瘤,死亡率高,手术难度大,且手术并发症多,易发生术中术后出血、深低温停循环下脑苏醒、脊髓截瘫、心律失常、感染等.
作者:李梅;缪东梅;邹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干保存使用中的无菌容器、持物钳是否保持无菌状态,有无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方法对干保存有效期内使用前及使用4 h内更换前的无菌容器、持物钳进行细菌培养,采样时,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持物钳尖端部至钳的下1/2处各侧表面反复涂抹4次;同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无菌容器的内底部及无菌容器的下1/2高内侧处反复涂抹4次后,放入5ml生理盐水试管中送检.结果灭菌后有效期内使用前的无菌容器、持物钳均为无菌生长;而干保存使用中的持物钳、容器存在着细菌污染机会,持物钳污染率高为10.3%,容器污染率高达23.1%结论有条件的医院,特别是Ⅱ类科室,如新生儿、ICU、烧伤病房等应做到无菌持物钳一用一更换,消除因存放带来的污染机会,使感染机会降至低.
作者:左亚沙;徐昕;许燕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对25例放置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的严重气管狭窄病人实施了相应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加强病人指导,手术体位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重视气道湿化和指导正确的排痰技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重视病人的心理变化,做好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
作者:顾异香;吴宏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加强对院外压疮的监控,对284例压疮病人进行评估,追踪监控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反馈.结果388处压疮中治愈383处,好转5处.认为护理部统一监控及指导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促使压疮康复.
作者:张素容;张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美国发现氮芥,开创药物治疗癌肿已50多年.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
作者:戴建华;赵继军;王冰心;漆艳芬;张玲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门诊注射室化疗病人对化疗知识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96例门诊化疗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门诊化疗病人表示对相关知识需求十分迫切,90%以上门诊化疗病人的需求是药物知识指导和家庭护理指导.健康教育方法主要是要求发放健康手册及相关书籍自行阅读,占60.42%,其次是要求注射室护士进行卫生宣教获得知识,占21.88%,收听广播或观看录像获得知识,占16.67%.结论门诊护士不但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还应了解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采取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时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严朝娴;辛明珠;高瑞珍;刘婉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从南方医院护理人员管理信息入手,从网络化管理层面系统分析了护理人员信息组成的特点,并介绍了护理人员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所采用的平台和软件技术.该系统投入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立力;李亚洁;陈亮;文民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病人拔管后2 h内排尿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按入院先后随机将64例导尿的男性骨折病人分两组,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拔尿管,观察组拔尿管时遵医嘱注入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5 ml+生理盐水5 mi+庆大霉素8万U,比较首次排尿的自觉症状,包括尿痛、排尿困难、排尿障碍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病人首次排尿出现自觉症状的例数明显减少(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拔尿管时注入药物安全有效,明显提高了长期置管病人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的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爱华;张淑香;宋富美;张金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临床上,较大面积的皮肤粘膜创面,常伴有渗出液和分泌物,创面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为保持创面干燥,需用暴露疗法.
作者:宁雪莲;刘芳珍;梁银秀;李炳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提高健康教育在急诊科观察室中开展的实效性,分析了管理者、护士、病人三方面存在的问题,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示护理人员要改变观念,走出误区;护理管理者进一步探索提高急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使健康教育更广泛、更有效地开展.
作者:方惠霞;张宁;潘燕珍;黄平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报道了18例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的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安全措施和生活护理,术后有效的机械通气、严格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两种危象并及时处理,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彭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报道125放射粒子治疗肿瘤患者的护理特点.认为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必要的交流有助于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早日康复.做好术后护理.加强对125I射线的防护,如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防护,病人间的防护,病人与家属之间的防护,可以减少护士及家属被射线的辐射.
作者:蔡利;叶有生;李燕;郑月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急诊输液室空气消毒状况.方法2.5 d内每天上午10:45~11:00,下午17:15~17:30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输液室(3间)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每个房间放置3个普通营养平皿,分别置于两对角及中央,离地100cm处,每次采样12份.结果输液室合格率44.4%,细菌菌落数679.172±578.813.结论针对影响空气消毒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急诊输液室内空气的含菌量.
作者:王若乔;桂莉;陶红;厉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低血糖发生规律及护理干预方法,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减少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方法将1998年9月~2002年5月新生儿病区住院的母亲有糖尿病的新生儿分为两组:母亲孕期进行严格血糖控制的新生儿为监控组;孕期未进行严格血糖控制的新生儿为未监控组,分别于生后0~2 h、6 h、12 h、24 h、48 h、72 h采集足跟血进行血糖监测.结果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低血糖主要发生在生后0~6 h,以0~2 h发生率高;孕期进行严格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远低于未进行严格血糖控制的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结论糖尿病母亲孕期严格血糖控制和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血糖监测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秦秀群;陈华丽;黄师菊;彭碧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