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配伍清醒镇静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程翔;徐公元;翟利平

关键词:清醒镇静镇痛, 布托啡诺, 咪唑安定, OAA/S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配伍清醒镇静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抽取6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部病例麻醉方法为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清醒镇静镇痛,根据不同清醒镇静镇痛配伍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布托啡诺和咪唑安定组(B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组(F组),芬太尼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即时(T2)、手术开始时(T3)、术中30min(T4)、术毕(T5)5个时点MAP、SpO2、HR、RR,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及不自主体动,应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镇痛分级评价镇痛镇静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B、F两组与P组比较在T2、T3两个时点生命体征有显著差异,B、F两组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较P组稳定,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其中B组改变小,B、F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②B、F两组术中、术后合作能力好,术后苏醒时间短,B、F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较P组差异显著.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清醒镇静镇痛用于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镇痛完善,麻醉管理方便,安全有效,布托啡诺伍用咪唑安定其安全性、有效性更具优势.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102例(118耳),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和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以观察疗效差异.结果 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高压氧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银霞;任志凤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祛风散寒法治疗偏头痛39例

    2000年1月~2007年6月,笔者应用祛风散寒法治疗偏头痛37例,并与氟桂嗪、扶他林、麦角胺治疗3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化疗期病人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

    化疗药物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已成为血液肿瘤病人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治疗中引起的恶心呕吐副作用,常使病人感到痛苦,且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呕吐引起脱水、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反应,严重者不得不终止治疗,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

    作者:王柒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胞二磷胆碱在两种液体中的稳定性

    胞二磷胆碱为核苷衍生物,对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和苏醒有一定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药品说明书中要求肌注或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笔者用常规剂量在室温(15℃~25℃)下对胞二磷胆碱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以便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祁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气管镜下应用胰管气囊导管巧取支气管嵌顿义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因颅脑外伤深昏迷入院5d后发高热,经加强抗炎治疗2wk未见好转,床边X光片示右肺后叶肺不张.支气管镜发现右支气管中叶开口处有一义齿嵌顿,周边粘膜红肿并肉芽样增生包裹,上附脓苔.

    作者:林荣凯;梁英杰;罗丽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角膜异物500例临床分析

    眼外伤特别是角膜单个异物是基层医院门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我院从1995~2006门珍处理角膜异物50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学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临床实践表明,老年患者不仅在生理上不同于青壮年患者,而且在病理及临床等方面与其他年龄组患者亦有较大差异.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有其相对独特的规律与要求,本文从临床角度探讨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作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自体脾大网膜移植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从临床角度分析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后自体脾大网膜移植预防远期凶险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11年来46例自体脾大网膜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一例病例发生远期凶险感染,治愈率100%.结论 自体脾大网膜移植可有效弥补脾脏功能并预防外伤性脾破裂全脾切除后远期的凶险感染.

    作者:刘建新;王照海;姬丽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内镜下甲状腺手术24例

    目的 通过24例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探讨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胸骨前径路行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24例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50min,出血量5~30ml,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满意.结论 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既有开放手术治疗效果,又达到佳美容的效应.

    作者:刘卫东;刘国成;周光荣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避免护患纠纷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1)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主动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2)端正护理行为规范,严格遵守护理操作.(3)加强医护间的沟通.(4)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5)正确书写护理文书和规范化管理.结果 经过近2年的实施,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纠纷和投诉现象明显减少.结论 护士应在临床各项护理中避免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保芳;王月梅;侯利霞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目的 利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方法 通过护士的言语、表情、行为、态度,给病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佳心理状态.结果与结论 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使他们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杨晓莲;贾淑荣;雷亚文;杨丽娟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脂、血压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浓度、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数和性状,同时检测血压、血脂.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高血压分为心肌梗死组24例、高血压并发心肌梗死组69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5例.各项数据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92.8%),且以软斑及混合斑为主,心肌梗死组次之(66.7%),正常组低(22.9%).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比,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LDL-C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及高LDL-C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戴午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40例报告)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 对本院40例早期胃癌在诊断及治疗上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其中24例有慢性胃病史2~30a,37例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主,2例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进食哽噎.胃镜检查40例,上消化道造影检查20例.胃粘膜层(m)癌22例,粘膜下层(sm)癌18例,淋巴结转移5例.本组均行D1或D2,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28例,近端胃切除10例,全胃切除2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38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5%.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和87.5%.结论 及时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是决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主要因素.并对诊断、治疗和临床对策作了探讨.

    作者:罗勇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鼓膜穿刺术方法探讨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中耳与鼻咽部有一通道称咽鼓管,正常人这一管道在吞咽、打哈欠、打喷嚏等动作时开放,以保持中耳腔与外界压力的平衡,有利于鼓膜的振动与声音的传导.当感冒或慢性鼻炎,炎症累及咽鼓管时,引起粘膜肿胀,管腔阻塞.即使进行吞咽动作也难以使管腔开放,从而引起鼓膜内陷,中耳腔内液体渗出.

    作者:任春立;于灵燕;陈亦兵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1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腔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93%~30%,死亡率更高达50%[1].

    作者:徐亚英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关于水质检测质量控制考核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水质检测是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日常工作,也是计量认证复审和年终业务工作检查中必考的内容.质控样考核所占分数很多,往往能决定检验科的年终成绩的排名,迎检部门普遍认为这项准备是棘手的.

    作者:王轶晗;陈麓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不同配伍清醒镇静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配伍清醒镇静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抽取6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部病例麻醉方法为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清醒镇静镇痛,根据不同清醒镇静镇痛配伍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布托啡诺和咪唑安定组(B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组(F组),芬太尼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即时(T2)、手术开始时(T3)、术中30min(T4)、术毕(T5)5个时点MAP、SpO2、HR、RR,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及不自主体动,应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镇痛分级评价镇痛镇静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B、F两组与P组比较在T2、T3两个时点生命体征有显著差异,B、F两组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较P组稳定,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其中B组改变小,B、F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②B、F两组术中、术后合作能力好,术后苏醒时间短,B、F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较P组差异显著.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清醒镇静镇痛用于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镇痛完善,麻醉管理方便,安全有效,布托啡诺伍用咪唑安定其安全性、有效性更具优势.

    作者:程翔;徐公元;翟利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健康咨询及指导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立手术治疗之日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为了使病人接受手术治疗时处于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仅仅做好手术中台上台下的配合工作是完全不能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的.

    作者:韩润林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80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临床分析和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目的 分析高龄腹部手术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围手术期的治疗策略,采取多种综合措施以提高高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治疗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7年6月80岁以上资料完整的老龄患者腹部手术122例.结果 我院2000年~2007年6月共收治80岁以上资料完整的老龄病人共122例,其中男84例,女38例,年龄80~88岁,平均年龄85.5岁.急诊手术28例,择期手术94例.胆道手术73例,急诊胆囊切除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30例,胆总管切开取石33例.胃肠肿瘤根治术20例,胃癌根治术12例,大肠癌8例.疝修补术20例,其中嵌顿10例,行右半结肠切除1例,小肠切除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6例,Bassini修补术11例,3例行高位结扎术.小肠肿瘤1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阑尾炎5例,行急诊阑尾切除术.自发性肠破裂3例,行乙状结肠造口术.术前检查有一种合并病者95例,二种合并病76例,二种以上55例.死亡3例,切口感染20例,肺部感染32例.合并病加重62例.结论 80岁以上老年病人合并病多,术后并发症较多,但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和支持,注重合并病和并发症的治疗,可提高其手术的治愈率.

    作者:单保安;计小刚;李庆春;朱华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及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纯内科治疗(非手术组)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及脑脊液置换并内科治疗(手术组)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结果 手术组总有效率、治愈率、病死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与单纯内科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加脑脊液置换净化疗法操作简便、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云孝慧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