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琳玲;张军花;何利君
目的了解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性生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面谈,了解患者性生活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前与术后化疗期间的性生活次数有显著差异(P<0.01);文化程度越高,年收入越高,术后时间越短,配偶态度及性观念越消极被动,对性生活的影响越大(P均<0.01).结论通过问卷调查与面谈,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经济状况、配偶的态度、性观念、性心理等因素影响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平平;胡阳元;何日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总结57例生物瓣失功能再次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监护体会.再次手术的病人,术前病程长、心功能差、心包粘连广泛、手术难度大、体外循环时间长及低温诸因素,术后容易出现心律失常、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出血、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认为通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积极维护心肺功能,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助于病人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振爱;杨满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报道护理质量管理4个基本要素的实施和体会.阐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组织、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护理质量的监控与考评、如何正确利用护理质量的评价与结果.实施全程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个体控制与组织控制相结合、科内控制与科间横向控制相结合等,对稳定医院工作秩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金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肺灌洗是目前公认的缓解肺泡蛋白沉积症症状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在局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灌洗液少、效果差、不易被病人接受;而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具有治疗效果较确切的优点.2003年2月我科对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进行了2次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在护理组的密切配合下,病人安全度过治疗期.现将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俞丽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手术切除的病理检查标本的固定、管理与运送是手术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病理检查标本管理所遵循的原则是:防丢失、防差错.以往术中标本送检多采用一次性泡沫塑料标本碗存放病理检查标本,由于碗口开放,福尔马林固定液挥发到空气中,既降低了有效浓度,又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不便于保存运送.自2003年4月开始,我院使用一次性塑料自封袋取代标本碗存放病理标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谭琳玲;张军花;何利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颅内压(ICP)的动态观察是颅脑外科病人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现颅内压监测方法有很多种[1],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是费用昂贵,因此,使用的范围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为了寻找一种经济实用、方便可行的测量方法,我科从腰穿测量颅内压和能持续动态观察的思路着手,使用无菌一次性输液器或输血器,自行设计研制了简易颅内压监测仪,经临床使用54例,效果良好.2003年获得中国专利(02206950.X),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兰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护士对病人权利的认知状况.方法对临床118名护士就病人权利的5个方面,共11个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对病人权利的认知状况,开展尊重病人权利的讲座,并对讲座前后的病人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护士对病人权利的平均认知率为63.48%,调查问卷的优良率为23.73%.尊重病人权利讲座前后病人满意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讲座后高于讲座前.结论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改善了临床护士对病人权利的认知状况,提高了病人满意率.
作者:杜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对30例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的患者,采用压舌板等工具刺激咽喉部引起患者咳嗽或恶心感治疗,30例患者显效率为83.3%,有效率为16.7%.笔者认为刺激咽喉部治疗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的方法疗效较好,并提出使用注意事项.
作者:刘玉香;龙洁儿;李雪莲;蒋革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临床工作中,根据基础护理学中铺床的要求,将床单用斜角式或直角式折叠于床垫下.此法在操作比赛中,护士的表演动作轻巧大方,姿势优美,床单平整、美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病人卧床、翻身、下床活动等过程,使床单很快松散,出现皱折,两侧折叠边松脱,床单位变得凌乱、不平整.为减少护士铺床的难度,增加床单位的整洁,1999年起,我院引进新加坡竹角医院新式铺床法,以代替基础护理教科书中的传统铺床法,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薛坚;郑琴;陈翠荷;甘素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医护人员对复合性损伤急救知识掌握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战伤救治标准、第四版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相关参考文献自行设计问卷,对相关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复合伤知识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在护士群体中,不受学历、工作年限和职称的影响,急救知识掌握程度普遍好于复合伤知识;医生与护士相比较,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复合伤知识掌握程度医生好于护士(P<0.05).结论部队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于复合伤知识掌握欠缺,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对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进行复合伤知识的培训.
作者:李艳菊;王心;杨茜;冯晓莉;韩应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及药敏分析,从护理角度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法对40例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一次性吸痰液收集器从气管插管至患者气道远端采集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G-菌55株(88.71%),G+球菌5株(8.06%),真菌2株(3.23%).其中醋酸不动杆菌21株,铜绿假单胞菌15株,大肠埃希氏菌11株,肺炎克雷伯氏菌5株,阴沟杆菌2株,嗜麦芽假单胞菌1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5株,白色念珠菌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其耐药率高,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较敏感.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甚多,发病机制复杂,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佳策略.
作者:胡丹元;余海英;应立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外科引流是指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集的脓、血或其他液体导流于体外的技术;是一项手术的基础处理.根据手术部位深浅、流液量多少及性质等,选用合适的引流物.
作者:符文凤;尹凤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脑室内脑膜瘤属于少见颅内肿瘤,多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呈球形生长,与脑组织边界清楚,生长缓慢,病程长,临床上常无症状,有时仅有阵发性头痛病史,缺乏定位体征,容易忽视.我院2002年7月收治1例飞行员侧脑室脑膜瘤手术患者,报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江晓连;江晓锦;李连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总结18例Ⅰ期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和术后防治感染及球结膜水肿的护理是降低结膜愈合不良、球结膜脱出和义眼胎暴露发生率的主要护理措施.术后并发症8例(严重球结膜水肿5例,球结膜脱出2例,球结膜愈合不良1例)均在2周内治愈.近期术后并发症有所降低.随访6~34个月,所有患者的义眼胎转动良好,配戴义眼片后外观满意,无护理并发症.
作者:李玉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总结4例原位心脏移植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介绍手术护士的配合要点:术前熟悉手术操作规程,物品和药物准备齐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建立有效的浅静脉通道;术中严格做好无菌操作,密切配合供心采集及供心移植组人员顺利完成各项操作.认为手术护士做好配合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陈思;谢庆;冯慕贤;何杏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顺应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根据职称系数(20%)、业绩量化考核(30%)和工作量考核(50%)三维综合测评结果,进行护理奖金二次分配.职称系数:按主管护师1.1、护理师1.0、护士0.9系数分配;业绩置化考核分德、能、勤、绩4个方面;工作量考核;向护理班倾斜,以静脉滴注、更换输液瓶、动脉穿刺和护理记录为其主要指标,各项基础护理为次要指标.在一年的实践与探索中,体会是:护理奖金二次分配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客观地反映各人工作量和业绩,为评优、晋升留下原始依据;根据病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制定考核指标,调整占分比例,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短期强化和长效管理.
作者:康英;左永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报道48例亚低温治疗患者采用一次性投给、间歇滴注和连续输注营养膳的方式鼻饲营养,其并发症有:腹泻、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食物反流,吸入性肺炎,代谢紊乱,高血糖,水、电解质失衡,鼻胃管堵塞等.护理中体会到亚低温治疗患者鼻饲营养的时机好在急性期1~2 d后,应用鼻饲泵连续输注,适时使用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掌握营养膳的配制和正确的鼻饲方法,严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秦志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了解新毕业护士的心理状态,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4名新毕业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新护士在SCL-90中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主要表现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及时了解新护士的心理状态,通过扎实基本功,培养独立处事能力,帮助新护士增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才能顺利度过工作适应期.
作者:余菁;俞立农;张学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苯海拉明为乙醇胺类抗组胺药.能对抗或减弱组胺对血管、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适用于皮肤粘膜的过敏性疾病.使用后较多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嗜睡、口干、恶心、倦乏,停药或减药后,即自行消失.我院急诊科于2003年8月,曾发生1例肌内注射苯海拉明20 mg后,引起过敏性休克,经及时抢救,患者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桂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健康需求逐步增高,全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强化,患者的法律意识以及对医院要求也随之增高.然而在护理活动中还普遍存在着法律知识淡薄的问题[1].在医疗护理工作实践中,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纠纷也屡见不鲜.2001年1月1日,我国在新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中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并有权随时向医院索取病历材料[2].这更加迫切地需要强化护理队伍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其自律性.每位护理工作者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应积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避免医疗纠纷,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作者:曲艳静;孙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