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如何加强医院计量管理

杜金霞;张玲;王明香

关键词:计量管理, 质量, 强检, 量值
摘要:列举了医院计量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弊端,探讨并提出了建立完整的医院计量管理体系、健全计量管理档案、建立科学有效的计量保证体系、加强医院计量检定及计量管理工作相应的强化措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男病人术前插尿管失败麻醉后置管的体会

    男性病人因其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插尿管难度较大.加之手术病人常因前列腺肥大、紧张、恐惧等原因可导致术前插尿管失败.笔者主张插管失败时应避免反复试插,待麻醉满意后再行插入,效果满意.

    作者:段素芝;杨素霞;刘改富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羊水过少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正确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对羊水过少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孕妇剖宫产率明显增高,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结论 羊水过少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确诊后宜行剖宫产术.

    作者:林怡;吴秋婵;林石清;郑才珠;洪秀仪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

    目的 探讨用可吸收螺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肘部外侧切口,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桡骨小头骨折处.结果 73例术后6~12mo(平均8mo)随访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优良52例,良好21例.结论 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桡骨骨折操作简单,无金属腐蚀反应,内固定材料可吸收,省去第二次手术.

    作者:魏刚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80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临床分析和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目的 分析高龄腹部手术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围手术期的治疗策略,采取多种综合措施以提高高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治疗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7年6月80岁以上资料完整的老龄患者腹部手术122例.结果 我院2000年~2007年6月共收治80岁以上资料完整的老龄病人共122例,其中男84例,女38例,年龄80~88岁,平均年龄85.5岁.急诊手术28例,择期手术94例.胆道手术73例,急诊胆囊切除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30例,胆总管切开取石33例.胃肠肿瘤根治术20例,胃癌根治术12例,大肠癌8例.疝修补术20例,其中嵌顿10例,行右半结肠切除1例,小肠切除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6例,Bassini修补术11例,3例行高位结扎术.小肠肿瘤1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阑尾炎5例,行急诊阑尾切除术.自发性肠破裂3例,行乙状结肠造口术.术前检查有一种合并病者95例,二种合并病76例,二种以上55例.死亡3例,切口感染20例,肺部感染32例.合并病加重62例.结论 80岁以上老年病人合并病多,术后并发症较多,但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和支持,注重合并病和并发症的治疗,可提高其手术的治愈率.

    作者:单保安;计小刚;李庆春;朱华峰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社会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社会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探讨规范不良用药行为的对策.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影响药物疗效的社会因素.结果 影响药物疗效的社会因素,主要来源于医师和患者的不良用药行为.结论 加强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教育和宣传,加强药品生产和流通监管,建立对不良用药行为的干预机制及完善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可有效规范不良用药行为.

    作者:卢敏利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丙泊酚诱导时加入麻黄碱可有效防止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丙泊酚诱导时加入麻黄碱的量及无加入麻黄碱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40例全身麻醉病人,无心血管疾病,无高血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Ⅰ组(对照组)20ml丙泊酚中加入生理盐水1ml,Ⅱ、Ⅲ、Ⅳ组20ml丙泊酚中分别加入含麻黄碱10mg、20mg、30mg,生理盐水1ml,诱导时按体重2mg/kg给药.结果 Ⅰ组全部病例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于1min、3min时点有显著性差异(P<0.01),需用麻黄碱纠正,Ⅱ组于诱导后3min时P<0.05,Ⅲ、Ⅳ组诱导后血压、心率基本平稳(P>0.05).结论 丙泊酚诱导时加入麻黄碱可有效防止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量以0.2~0.3mg/kg为佳.

    作者:陈琼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瑞立泰在急性肾绞痛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立泰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药物强痛定作比较.方法 按急诊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强痛定针剂100mg及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B组给予瑞立泰(双氯芬酸钠)75mg及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药物镇痛效果及副反应,并比较瑞立泰加用不同剂量杜冷丁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瑞立泰较强痛定镇痛效果好而副反应少,并能减少杜冷丁的用量.结论 瑞立泰治疗急性肾绞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副反应较少,可为首选用药.

    作者:陆卫华;唐忠志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角膜异物500例临床分析

    眼外伤特别是角膜单个异物是基层医院门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我院从1995~2006门珍处理角膜异物50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学东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尿分析仪干化学法的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分析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收集1000份尿液标本,同时用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手工法分别对1000例尿液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测定尿蛋白阳性323例,隐血阳性288例,白细胞阳性150例;手工法测得尿蛋白阳性229例,隐血阳性206例,白细胞阳性231例.经χ2检验,三者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尿液分析仪法测定尿糖阳性66例,尿胆原阳性229例,手工法测尿糖阳性62例,尿胆原阳性217例.经χ2检验,二者P均>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敏感性较高,适合作为尿常规检查和筛选法,但影响其结果的因素较多,所以不能取代手工法中的显微镜检查.

    作者:高长凤;夏春荣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不同配伍清醒镇静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配伍清醒镇静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抽取6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部病例麻醉方法为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清醒镇静镇痛,根据不同清醒镇静镇痛配伍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布托啡诺和咪唑安定组(B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组(F组),芬太尼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即时(T2)、手术开始时(T3)、术中30min(T4)、术毕(T5)5个时点MAP、SpO2、HR、RR,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及不自主体动,应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镇痛分级评价镇痛镇静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B、F两组与P组比较在T2、T3两个时点生命体征有显著差异,B、F两组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较P组稳定,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其中B组改变小,B、F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②B、F两组术中、术后合作能力好,术后苏醒时间短,B、F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较P组差异显著.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清醒镇静镇痛用于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镇痛完善,麻醉管理方便,安全有效,布托啡诺伍用咪唑安定其安全性、有效性更具优势.

    作者:程翔;徐公元;翟利平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25例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是由于心脏的原因使肺毛细血管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引起肺血管外液体量过度增多甚至渗入肺泡,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如呼吸困难、缺氧等.严重缺氧可抑制心肌收缩力,诱发缺氧性脑病和肝、肾、肺等多器官衰竭而导致死亡.

    作者:邹黎菲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老年糖尿病人自发性低血糖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易发生自发性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笔者通过对5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观察.结果 认为老年糖尿病病人合并肾功能衰竭、肝肾功能损害及肾上腺皮激素、皮质醇、生长激素等缺乏易导致低血糖反应.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①应注意询问饮食腹泻、用药情况如进食少、腹泻者应适当减少降糖药物应用;②观察有无神志精神症状;③每天查血糖一次;④及时发现低血糖症状,立即抢救.

    作者:闫会珍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 通过对临床早中期肝硬化病人拉米夫定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的观察,了解拉米夫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40例.根据患者经济条件以及知情同意原则决定是否使用拉米夫定,未使用拉米夫定者51例设为对照组;余89例设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补充白蛋白、血浆、保肝、利尿、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拉米夫定100mg/d.结果 拉米夫定能改善肝功能,防治早期肝硬化.结论 早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是安全的,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韩秋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内镜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存在问题及干预

    微创外科手术是手术外科的一门全新学科,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失血少、恢复快、疗效可靠、切口美观等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至今,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但是由于内镜器械的制作材料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其用后的清洗处理及消毒灭菌难度大;

    作者:顾传璧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妊娠期高血压并发视网膜剥离4例分析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25岁.第1胎,孕36wk双下肢浮肿2mo于2000年4月24日7时50分入院,入院血压180/110mmHg,尿蛋白2+,于2000年4月25日行剖腹产术,于4月26日2时出现视物模糊,请眼科会诊诊断视网膜剥离,予以复方樟柳碱2ml双颞侧皮下注射,qd,10d后视物清楚.

    作者:肖秋萍;欧阳巧灵;傅琼裙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临产孕妇采用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于产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采用特殊体位护理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0wk左右,具有先兆临产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的初产妇124例为观察组.在产程中指导观察组产妇取高坡侧俯卧位、手-膝位,并与以往未做体位护理组对照.结果 观察组有110例经阴道分娩,占88.7%,对照组仅28例经阴道分娩,占22.6%;观察组剖宫产14例,占11.3%,对照组96例,占77.4%;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另外,对照组比观察组产程各期明显延长,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减慢,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两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临产孕妇采用特殊体位护理可以矫正胎头枕后位,降低难产发生率.

    作者:汪绍云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73例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可发生于子宫、卵巢、输卵管、子宫韧带、腹部器官(如肠道、阑尾、腹膜)、泌尿系统(如肾、输尿管、膀胱)、盆腔淋巴结、皮肤等.临床表现多样,可形成局部肿块,造成临床术前诊断困难甚至误诊.笔者对73例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其临床病理表现.

    作者:林耀国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脑梗死偏瘫急性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40~80岁.住院时间10~30d,经CT或MRI扫描诊断为脑梗死.均有一侧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其中肌力为0级10例,Ⅰ级10例,Ⅱ级10例,Ⅲ级20例.

    作者:郭晓滨;安莉;雷震坤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曼陀罗花酒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00例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部队常见的训练伤,直接影响部队正常训练.我部从2000年以来应用中草药曼陀罗花酒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00例,经临床治疗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汤庆文;张春光;戴延忠 刊期: 2007年第33期

  • 几种有毒药材或易混淆药材的鉴别

    中药在中国应用广泛,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药材的种类多,可能会出现正品、伪品的混淆,或者是名字比较相似的药材混淆的情况.这些药材在作用上却极为不同,特别是有毒药材,更应注意其准确性.笔者对几种药材的鉴别进行了总结,以保证准确用药.

    作者:李晓辉 刊期: 2007年第3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