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燕;唐英;田清
我国加入WTO后,护理工作在医院内部的竞争压力增大,护士自主能力加强,人才竞争加剧.针对这些形势,应采取的护理措施:(1)全力推进护理管理体制的转轨;(2)提高护理业务能力和改善服务态度;(3)实施人才战略.使护理工作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促进我国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杏敏;任爱玲;杨秀珍;郝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症患者136例,分为早期康复组72例,常规康复组64例.早期康复组在入院当天即开始康复锻炼,常规康复组在入院第6天开始康复锻炼,两组康复训练内容基本相同,训练时间为14~15 d,两组患者在康复锻炼后第14天采用自制生活质量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Ⅴ 10.0软件包,行t检验.结果早期康复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10项评价指标中有精神、睡眠、食欲、疼痛等9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仅对疾病的认识1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能促进心脏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黎观妹;洪玉芬;黄丽娟;陈丽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吸入性损伤是当今烧伤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率高,病死率高达50%~60%[1],我科于1999年4月成功救治了1例重度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永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报道对88例严重烧伤患者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观察及护理,提出护理重点在于掌握药物的配制、储存要求,认真做好注射部位的选择,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加强对症处理,注意用药量及禁忌证,是确保其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关键.
作者:魏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阐述了社区护士人际交往的几种基本特点和方式,并详细介绍了如何提高社区人际交往的各种技巧.作者在探讨护患交往模式中,将社区人际关系的特点分为三点:(1)护患交往模式的转变.(2)患者角色转变的矛盾.(3)与健康群体的交往特点.在护患交往技巧中,作者着重强调了三个方面:(1)注意交往时护士的仪表、言行、语气、态度.(2)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患者的交往方式.(3)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马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1世纪到来,大多数学者认为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应具备5个角色:执业专家、管理者、教育者、顾问、研究者[1,2].
作者:蔡文智;李亚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晚期骨转移癌患者癌性疼痛是临床较难控制的症状之一,通过对2例腰椎骨转移癌患者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泵止痛及护理,发现只要妥善护理,置管时间可明显延长(分别为9 d,16 d),且能有效止痛,毒副作用不明显,用药量易于掌握,使其他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丁淑梅;郝沛勇;张玉梅;刘瑞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报道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的关系.认为手术室作为病人治疗的特殊场所,护理工作与法律的关系密切.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必须学法、懂法,在护理行为中守法.在维护病人权益的同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作者:刘凤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护士综合素质,适应现代护理工作模式.方法组织文化礼仪、健康教育宣传板、专科技术操作、多元开放式考试培训等活动,通过各种考评途径,加强各种能力培养.结果各项活动培训前后经统计学处理,P<0.01,实现了护士多元角色的转变.结论强化培训和临床实践中,护士的智力潜能有效发挥.
作者:胡庆华;王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报道2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骤停的观察与护理体会.阐述心脏骤停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外,还与精神因素及夜间入睡后自主神经不平稳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有关.认为准确判断、及时抢救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前颖;赵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提出建立既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高等护理教育体系,是军队护理教育发展不容回避的课题,分析了军队高等护理教育同时应对现代战争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必要性,介绍了近年来我军高等护理教育应对战场和市场要求的实践探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还需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报道了492例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肢体肿瘤的手术配合体会,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无瘤操作,与麻醉师的密切协助以及微波治疗仪的正确使用、消毒和保养,是新技术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
作者:折燕玲;李红;陈艳;景秀艳;王汝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4年2月~2001年5月,我科共遇到双腔气囊尿管置放后拔出困难患者12例,现将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吕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对64例褥疮患者采用新鲜牵牛花藤局部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欧春华;谢红梅;陈宁虹;李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制剂治疗严重烧伤病人腹泻的作用.方法选取烧伤后腹泻病人26例,从腹泻当天开始喂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于喂服前及喂服后第3天及第6天采集粪便做粪便菌群分析.另选10名健康成年人粪便标本为对照组.结果严重烧伤后粪便菌群总菌量较正常显著下降,肠杆菌轻度下降,双歧杆菌下降近1000倍,酵母样真菌显著升高,说明肠道菌群发生紊乱.用双歧杆菌制剂治疗6 d后腹泻均停止,肠道菌群趋向正常,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口服双歧杆菌制剂能调整肠道菌群紊乱,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注意饭后给药,低温(4℃)存放药物.
作者:覃霞;李全霞;何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报道15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重点介绍术前心理护理、高热护理;术后对体循环栓塞的观察及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呼吸道管理和肾功能监测.认为积极做好以上重点护理,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作者:孙玉姣;冯玉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切实有效的临床护士在职教育方法.方法统筹安排时间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期刊上的有关知识,引导和鼓励记笔记,并定期举行报告会及考试考核.结果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信息素养、论文写作能力和科室护理质量.结论利用护理期刊进行在职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并有较强的临床指导作用的教育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陶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清热消痔膏外敷治疗嵌顿痔局部症状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46例嵌顿痔患者分成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用我院自制的清热消痔膏,对照组使用传统金黄膏外敷,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痊愈46例,显效27例,治愈时间6.5±1.2d;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1例,治愈时间9.7±1.4d.经X2检验和t检验,两组治疗结果和治愈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清热消痔膏用于治疗嵌顿痔所引起的局部症状疗效优于金黄膏,护理上注意调敷药膏的温、湿度适中,指导患者正确进食.
作者:肖爱华;郑雄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裂隙灯是眼科常规检查的重要仪器,具有放大倍数高、照明度强、立体感好和成像清晰等特点,故有活体生物显微镜之称.
作者:陈集玲;徐法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耳鼻喉科重症病人的病情往往来势急,变化快,需要迅速投入抢救,抢救护理思维贯穿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急救护理思维对抢救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婉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