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郁症患者健康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李梅英;杨金满

关键词:抑郁症, 健康知识,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健康知识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发放给32例抑郁症病人.结果病人迫切需求的健康知识内容是:疾病相关知识,用药知识,心理调护.在入院初期需求率较低,恢复期需求率较高.康复知识在恢复期需求率较高,康复期需求预防疾病复发知识和复查时间,需求率分别为96.9%、93.8%.结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必须针对患者疾病各个时期的健康需求,有利于促进疾病康复,明显降低复发率.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未来战争与战时护理之思考(续)

    4未来战争中战时护理的设想及对策4.1加速护理人才培养,着力提高综合素质4.1.1军队院校培养鉴于传统战时护理现状及未来战争特点,必须构建新的军事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立足于核生化武器及新概念武器损伤后的战地救护和卫生防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超出传统意义上的野战护理,应包括高新技术武器防护、防原医学、防化医学、防生物医学及新概念武器防护等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军事护理学课程体系还应包括与部队平时训练保障有关的课程如军事劳动卫生、军事流行病学等;与战场应激有关的课程如战时急救学、战场精神卫生学、战地信息学等教学内容[4].

    作者:杨顺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健康教育

    对127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寻找病因,消除易患因素,预见性自我护理,晕厥时的院外处理等,通过1~6年的电话随访,仅有2例患者复发,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贾丽枝;陈淑风;左俊杰;焦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生姜治疗顽固性呃逆

    1999年7月~2003年5月,笔者采用生姜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包扎与非包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包扎与非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的病人40例按年龄、体质量、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伤口置双管引流不加压包扎的为非包扎组,采用传统的加压包扎双管引流的为包扎组,分别记录其临床效果,将有关数据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疼痛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伤口处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非包扎的双管引流法便于观察和了解病人伤口愈合及皮瓣生长情况,减轻病人因加压包扎带来的痛苦和及早发现伤口并发症.

    作者:冯桂荣;辛明珠;樊爱群;周菊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用喉罩麻醉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对1649例应用喉罩麻醉术中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反流与误吸、错位、气道阻塞、咽喉疼痛及喉痉挛是常见原因.并根据病因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提出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手段,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下乳涌泉散对因不良情绪乳汁不足的产妇催乳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下乳涌泉散对因不良情绪乳汁不足的产妇催乳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产后1个月内,因不良情绪乳不足的产妇106人分为两组,实验组服用下乳涌泉散,对照组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两组均给予心理疏导和精神鼓励支持,观察两组产妇3 d、5 d后的泌乳量.结果两组产妇3 d、5 d后的泌乳情况经统计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不良情绪引起的乳量不足或无奶,服用下乳涌泉散可以明显的促进乳汁分泌.

    作者:张学菊;赵凤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社会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探讨培养适应现代护理发展需要的护士的目标及方法.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收集临床护士对护士职业素质的看法,归类总结后再编制封闭式问卷,调查了764名临床护理人员,并开邀请会与临床护理和管理人员座谈,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体现在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结论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护理教育应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既要做到全面发展,又要有所侧重.

    作者:刘大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试论患者权利的保护

    保护患者权利,是医疗体制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保护患者权利,必须制定和落实相关法律,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素质.保护患者权利,必须保护弱势群体,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保护患者权利,必须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患者的维权意识.

    作者:施临湘;朱丽丽;宋剑;邵允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儿童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三联术的护理

    总结了37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三联术患儿的护理体会.认为:术前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家长的健康教育及术前准备,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局部护理、用声指导、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及对家长进行出院指导,能确保手术后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作者:蔡克文;黎红珍;陈华丽;郭少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生五官科特殊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

    针对苏临床教学偏重理论,偏重专科基础操作,对专科特殊操作要求不高,护生专科特殊操作动手能力差的现状,自2000年7月我科通过增设门诊实习环节,增加护生操作机会;高标准选择带教老师;采取训前评估,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调动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操作的自信心.其结果:护生对专科器械识别率、专科特殊操作成功率、整体护理专科评估准确率均有显著提高,护生对专科的应用解剖与生理知识得以巩固.

    作者:王莹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率、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对2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及病程的第3~4周进行评分.结果284例急性患者中有情感障碍者190例,发生率为66.9%,其中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6.1%、20.4%.有情感障碍与无情感障碍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比较,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病程的第3~4周,有情感障碍者的得分较无情感障碍者低,经t检验,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率较高,有情感障碍的患者较无障碍的近期预后差.应针对不同情感障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何建英;潘光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笔者对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提出护理要点:按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加强相关指标的监测,尽早明确诊断;预防并发症,重视不典型表现,注意体温的变化,加强监护;积极做好原发病的防治及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

    作者:潘宁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群体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报道了抢救9例亚硝酸盐中毒病人的护理经验,包括迅速清除有毒物质,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抗休克护理等,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笔者认为明确诊断,快速组织护理人员,合理分工,及早应用解毒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车咏梅;周晓云;李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MiniMed胰岛素泵输注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

    为确保应用MiniMed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患者得到佳的治疗效果,对362例患者应用中出现的207次输注障碍进行分析,总结该类型胰岛素泵出现输注障碍的常见原因有:空气堵塞、皮下软管折曲和堵塞、胰岛素吸收不良、储液管活塞推动受限.提出对策:避免空气堵塞输注装置,避免操作不当,按时更换输注装置及输注部位,保证储液管活塞推动顺畅.认为做好预防措施是避免胰岛素泵出现输注障碍的先决条件.

    作者:吕丽雪;罗文;高美英;刘俊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拿大Mcgill大学对护理差错的认识和处理

    确保病人安全,是卫生系统关注的问题,也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保证病人安全包括对于不发全行为的预防,管理及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处理.

    作者:刘玮琳;叶文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增加直接护理时数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增加直接护理时数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全院临床护士重新定岗、定编;采用新的医嘱微机处理系统,由医生录入医嘱;全院推广护士夜班全夜制,比较改全夜制前后护理时数变化.结果7名非临床岗位的护士回归护理岗位;病区用于处理医嘱的时间由47.8min/d减至32.0min/d;改全夜制后病区护士交接班时间由(68.02±2.84)min/d减至(51.95±1.70)mjn/d,书写护理记录时间由(152.84±4.75)min/d减至(101.81±5.13)min/d,平均直接护理时数由(177.11±5.98)min/d增至(230.48±6.25)min/d,分别经t检验,P均<0.001,明显增加了直接护理时数.结论在科学核算护理时数的前提下,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工作方式和制度的改革,可增加直接护理时数,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秋芳;黎明;李雪球;周异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爱大霉素、晨龙罗欣分别与其他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新的抗生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现有<药物配伍禁忌表>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笔者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许多新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介绍如下.

    作者:陈美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症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监护要点

    笔者介绍30例重症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监护要点.重点介绍合并呼吸衰竭的监护.强调使用呼吸机时,护士要熟练掌握呼吸机性能,精通呼吸道管理,正确掌握吸痰时间和方法.严密监护心血管、肾等功能.护士通过严密监护,准确提供病情动态信息,积极预防并发症,在抢救生命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建荣;陈小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次性乳胶手套代腹腔镜下碎标本取出收集袋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其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治愈快等优点而被患者所接受,但当胆囊组织炎症、水肿、周围粘连严重,镜下手术时胆囊组织脆性增加,术者难以将完整的胆囊摘除,常常使碎块的胆囊组织掉入腹腔,腹腔镜组织钳又不易一一夹出腹腔,自2001年1月以来我们用一次性乳胶手套收集镜下碎胆囊组织和结石.

    作者:崔丽;李丽荣;李素霞;郭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液净化中临时性颈内静脉插管功能障碍的护理

    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近年,采用临时性双腔导管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时,颈内静脉成为常用的路径.

    作者:赵玉敏;相锋;王秀岚;李亚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