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永久性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护理

吴红卫;朱丽;何英

关键词:永久性双腔导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术, 血管通路, 尿毒症患者, 临时性, 医疗水平, 老年患者, 保留时间, 工作者, 外瘘, 内瘘, 临床, 护理, 管条, 感染, 涤纶
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得以长期生存成为可能,为保证血液透析长期有效进行,建立和护理好一条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关键,血管通路包括各种内、外瘘和临时性、永久性深静脉置管术.但由于部分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及老年患者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而临时性深静脉置管术保留时间短、易感染,对于需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就不合适[1].近年来,具有涤纶环的永久性双腔导管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推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患者血培养标本经美国Versa TREK-96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英国先德全自动细菌鉴定仪ARIS 2X进行鉴定、药敏和K-B法药敏,比较排位前5位细菌耐药特征.结果 228株病原菌中,医院感染菌共225株,占98.7%;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阴沟肠杆菌为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医院感染菌的多重耐药率高于院外感染菌.结论 临床需及时掌握败血症的细菌分布与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和动态,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综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58例

    目的 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258例粘连性肠梗先采用综合治疗法,其中有67例经综合治疗后,中转手术,中转手术率为25.9%.结果 258例粘连性肠梗阻采用综合治疗,治愈率为68.2%;总有效率为98.8%,死亡率0%,中转手术67,死亡率为4.5%.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应先采用综合疗法为主.

    作者:郭连洲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H2受体拮抗剂在脑卒中防治上消化道出血应用

    目的 观察H2受体拮抗剂防治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H2受体拮抗剂.结果 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H2受体拮抗剂在脑卒中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

    作者:黎黔江;田晓芳;肖庆贵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静滴丙种球蛋白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3月我科收治的8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7例,对应用丙种球蛋白组与未用丙种球蛋白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住院天数、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临床治愈率达95.2%.结论 静滴丙种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药物之一.

    作者:王宇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献血反应的心理因素分析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偿献血已成为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程度不同及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在献血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初次献血者恐惧心理的产生大部分是因为对献血知识及献血过程不够了解,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不但会影响献血者的情绪,而且会引起献血反应而使采血中断.因此,在献血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及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笔者就此分析导致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并加以分析.

    作者:何伟胜;程碧宁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一起沙门氏菌群体性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目的 及时查明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为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事发地点和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所有病例暴露时点明确,临床症状基本相同,呈急性或亚急性病情,学生在相同地点、相同时间进食同一食物,以一定比例发病,其发病时空分布与进食分布一致.32份粪便标本中1份检出沙门氏菌阳性.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沙门氏菌群体性食物中毒.

    作者:庞俊才;陈琦元;李观前;陈敏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超声对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诊断价值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下肢深静脉、盆腔静脉血栓蔓延或其他原因累及下腔静脉造成下腔静脉阻塞,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证候的静脉性疾病.我科在十余年工作实践中,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周围血管疾病中发现6例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与静脉CT造影相吻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娉;张剑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浅谈脑外伤患者无意识障碍时心理变化的护理

    脑外伤患者各种病态心理的产生除与受伤部位、病情轻重、预后不同等有关外,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文化素养、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作者:才香;卢跃芬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羊水栓塞5例抢救成功探析

    羊水栓塞是产科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达70%~80%,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随着我们产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诊疗技术的提高,成功抢救羊水栓塞5例,大大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文新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超前PCIA与术毕PCIA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对于开胸手术病人来说,由于手术创伤较大,由手术引发的术后疼痛刺激也较重,对病人的生理干扰相对更大,尤其是引起呼吸幅度减小、交换量下降,甚至引起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另外,由于疼痛刺激引起病人咳嗽、排痰受限,导致肺不张、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术后疼痛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病情恢复,应用术后PCA(皮下、静脉、硬膜外)镇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PCA的应用时机,也是很关键、甚至是影响镇痛效果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作者:李岳振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五子衍宗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治疗蛋白尿20例疗效观察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临床上多见的症状之一,治疗起来颇为棘手,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点.近年来笔者运用五子衍宗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圣良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依沙吖啶配合徒手清宫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

    依沙吖啶俗称利凡诺,于1958年开始用于临床,至60年代后期成为中孕引产常用的药物,但蜕膜残留率高是利凡诺引产的一大缺点,其发生率高达63.4%[1],我院采用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引产+徒手清宫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正英;林玉蕊;王瑛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乳突根治术同期自体听骨行鼓室成型术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突根治术同期应用自体听骨行鼓室成型术的远期效果.方法 随访34例耳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及鼓疡型中耳乳突炎,乳突根治术同期鼓室成型术2年以上.结果 纯音测听语言平均听力提高30dB有8耳,提高25dB有6耳,提高20dB有8耳,提高15dB有4耳,提高l0dB有l耳,未提高且胆脂瘤复发有2耳.结论 自体残余听骨是很好鼓室成型材料,彻底清除病灶和控制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永志;林晓丽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眼部外伤CT诊断与临床意义

    眼部外伤在眼科急症中较为常见,CT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5~2006年26例眼部外伤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分析如下.

    作者:党计锋;王伟霞;王炳华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药物辅助扩张皮瓣的粘弹性

    目的 通过研究药物辅助扩张皮瓣的粘弹性并对其进行数学描述,探讨其临床意义,为应用和推广药物辅助组织扩张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实验分为用药扩张组和常规扩张组,用药扩张组在组织扩张过程中外用罂粟碱霜,两组均在扩张完成后即时取皮瓣试件,进行应力-应变和应力松弛的测定.结果 药物辅助扩张皮瓣的粘弹性较常规扩张皮瓣有提高和增强的趋势.结论 表明与常规扩张皮瓣相比,药物辅助扩张皮瓣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组织张力的增加,有利于创面愈合和扩大修复范围.

    作者:沈庆坡;杨冬梅;吕东;王洋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曲马多在眼科门诊手术预先镇痛的应用

    1 目的观察眼科门诊翼状胬肉切除、双重睑手术中曲马多伍用氟哌利多预先镇痛的效果.

    作者:彭松柏;黄薇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手术麻醉科医务人员职业损伤及管理

    手术麻醉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可能意外地被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自身破损皮肤或外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链针、刀剪等锐利器械刺破皮肤而导致被感染;或感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和防护措施落实不严,可致使医护人员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加强管理有效防护.

    作者:齐亚平;刘婷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阿托品宫腔注入法在输卵管通液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品宫腔注入在输卵管通液术中预防输卵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输卵管通液术患者260例分为2组,分别应用阿托品宫腔注入(A组)132例,阿托品肌肉注射(B组)128例,观察预防输卵管痉挛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效果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阿托品宫腔注入法可有效预防输卵管痉挛,且效果明显.

    作者:徐玉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针对性的政策.方法 总结临床带教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护生能够较快的适应医院的环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结论 针对护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带教经验,加强带教队伍,开展各种带教活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赵淑玲;张晓艳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氟伏沙明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氟伏沙明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用CCMD-3作为诊断标准,用Yale-Brown强迫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59例强迫症患者进行随机双盲的8周治疗.结果 氟伏沙明有效率为70.2%,与氯丙咪嗪60.7%相近,两者无显著差异.氟伏沙明不良反应发生率36.7%,明显少于氯丙咪嗪75.0%,两者有明显差异.结论 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作者:高良会;成玉敏;魏昆岭;吴静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