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志;林晓丽
急诊手术是外科系统病人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在遭遇突发疾病或创伤的打击下接受手术治疗,其生理或心理反应的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手术中配合和术后恢复情况.因此,及时适当的沟通技巧,尤其是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利用,在急诊手术病例的处理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护理的水平.#
作者:邹正伟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在给予西药抗生素静脉滴注、对重度发热者均配合物理降温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清开灵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予清热解毒口服液,一次20ml,一天3次.两组疗效标准均按用药后记时观察,以体温恢复正常和症状消失时间的长短而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78%,对照组总有效率68.14%,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治疗外感发热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严宝剑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总结妇科腹腔内出血的病因、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 对因腹腔内出血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146例,占66.7%,黄体破裂50例,占22.93%.其余分别为出血性输卵管炎(4.13%)、巧克力囊肿破裂(3.21%)和卵巢滤泡囊肿破裂(2.75%).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量异位妊娠内出血量为400ml~3000ml,其中<500ml有65例,大于500ml为91例,达到55.48%,黄体破裂腹腔内出血量为200~2500ml,以500~2000为主,其余三种腹腔内出血的病因,出血量均小于500ml.无一例死亡.结论 异位妊娠在妇科腹腔内出血是首位病因,HCG检测和B超检查,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是简便而重要的诊断手段.
作者:陈燕 刊期: 2007年第26期
脑外伤患者各种病态心理的产生除与受伤部位、病情轻重、预后不同等有关外,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文化素养、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作者:才香;卢跃芬 刊期: 2007年第26期
1 临床资料自1997年~2007年笔者单位共收治烧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64岁,平均27.5岁.烧伤总面积22%~89%,其中Ⅲ度11%~57%TBSA.中度烧伤1例(2.8%),重度烧伤7例(19.4%),特重度烧伤28例(77.8%),其中伴有吸入性损伤8例,创面脓毒症5例,中毒性休克2例,伤前均无溃疡病史,伤后3~18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伤后1周内29例,1周后7例,首发表现为呕咖啡样液体15例,黑便17例,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例,贫血及休克2例.血红蛋白含量:51g/L~108g/L.
作者:王辉振;陈垂玉;姚剑清 刊期: 2007年第26期
时代在进步,事业在发展,现代护士长管理事业在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的今天,临床护理质量的优劣、护理服务态度的好坏都直接取决于一个病区护士长的指挥效能的发挥,也影响着医疗卫生工作的正常运转,而这些效果的实现又取决于护士长各方面的素质水平.思想、文化、心理、能力、身体等方面都要达到一定的量化水准,才能胜任和适应现代复杂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跟上现代护理管理的步伐.竞聘上岗就是观代护士长管理事业中的新亮点.怎样才能竞聘成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呢?试探讨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刘德莲;张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常规胸穿抽液后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方法 62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及常规胸穿抽液治疗,按WHO疗效标准评价.结果 治疗组(引流组)CR 9例(29.0%),PR 17例(54.8%),有效率83.9%;对照组CR 4例(12.9%),PR 12例(38.7%),有效率51.6%.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38,P<0.05),对照组部分出现气促、心悸等副作用,治疗组无类似副作用.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比常规胸穿抽液后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苏纯 刊期: 2007年第26期
高脂血症是引起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是导致冠心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亦呈明显上升趋势.积极纠正血脂异常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目前尚无安全满意的纠正血脂代谢异常的药物.他汀类药物由于其对肝脏和肌肉的毒性作用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长期应用.纵观近年的研究概况,中药在治疗高脂血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其疗效肯定、持续、副作用小.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元气亏虚论治高脂血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作一浅谈,以求证于同道.
作者:王爱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近年来,我院把提高基础医疗质量作为医疗工作的重点,从狠抓病案质量监控入手,把病案质量的优劣作为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医疗作风、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使病案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曾秀凤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患儿麻醉后留置导尿出现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选择对45例低体重婴幼儿入手术室麻醉后行留置导尿,术后带管回ICU至拔出尿管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分析留置尿管常见问题的发生原因,应用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留置尿管常见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对于留置导尿常见问题的发生,要认真积极对待,严格执行规范的护理操作,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运用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莉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症候群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TOBS的病死率,减轻生存者的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4例TOBS的一般资料、既往史、发病方式、临床症状体征、血液生化、心电图、影像资料、治疗方法、预后进行分析,总结出TOBS症候群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结果 4例病人3男1女,均有高血压病史,有1例心肌有缺血,1例有高血糖,2例有高血脂,1例有颈椎病.3例活动中起病,1例安静状态下发病.4例均有意识障碍,头晕和/或眩晕,恶心、呕吐,语言障碍,1例有斜视,4例Babinski征(+),2例有脑膜刺激征.1例心电图异常.影像学:3例累及中脑和小脑,1例累及中脑和枕叶,2例累及双侧血管,2例累及单侧血管.均给予降颅压、降血压治疗,1例抗凝治疗.死亡3例,存活1例.结论 TOBS作为一种症候群,病因可以是闭塞性脑血管病,也可以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只要是基底动脉尖供血区同时出现两个以上损害病灶,就可以诊断TOBS,不见得就是梗塞病灶.累及血管较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记忆障碍、对侧偏盲等,症状可一次性出现或相继出现,并发症出现早、较多.要降低TOBS的病死率,必须早期发现,控制病灶进展,预防并发症.
作者:侯春阳;王爱娜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300例计划外妊娠早孕妇女,采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选择无人流术禁忌证、无麻药过敏史的早孕患者,人流时静注芬太尼及丙泊酚.配合心电监护仪全程生命体征监护.术中观察、术后研究分析其麻醉用药量、副反应、宫口扩张松弛情况、出血量、苏醒时间等.结果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是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乳突根治术同期应用自体听骨行鼓室成型术的远期效果.方法 随访34例耳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及鼓疡型中耳乳突炎,乳突根治术同期鼓室成型术2年以上.结果 纯音测听语言平均听力提高30dB有8耳,提高25dB有6耳,提高20dB有8耳,提高15dB有4耳,提高l0dB有l耳,未提高且胆脂瘤复发有2耳.结论 自体残余听骨是很好鼓室成型材料,彻底清除病灶和控制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永志;林晓丽 刊期: 2007年第26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对健康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从越来越多的孕妇走进妇幼保健部门建立孕妇保健卡、册,就可以看到父母们对新生命质量的期望值是在不断增加,由此可知,在孕期保健过程中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防治孕妇及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也是孕期保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现将农十师疾控中心2006年孕妇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统计调查情况浅析如下:
作者:文琴音;陈伟亚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惊厥等,重者频繁抽搐及意识丧失,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持久的损害,导致癫痫、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我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运德素重组人干扰素αld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继良;刘金枝;陈杰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及时查明一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为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事发地点和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所有病例暴露时点明确,临床症状基本相同,呈急性或亚急性病情,学生在相同地点、相同时间进食同一食物,以一定比例发病,其发病时空分布与进食分布一致.32份粪便标本中1份检出沙门氏菌阳性.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沙门氏菌群体性食物中毒.
作者:庞俊才;陈琦元;李观前;陈敏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笔者对60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围术期增加护理干预方法,于入院后第2天和术后第13天对两组患者进行SAS和SDS量表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提出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预后起积极作用.
作者:褚艳玲 刊期: 2007年第26期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心,一旦肝脏发生病变势必会影响到机体的各种功能,一方面机体需要足够的合理营养物质来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另一方面如果饮食不当, 又会加重已受损的肝细胞负担,因而肝病患者饮食十分重要.但目前许多肝病患者对日常生活中如何饮食不甚清楚,并且有很多医务人员在指导时也存在一此误区.
作者:杨志中;田秀华;吴让坤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调查本校幼儿园4~6岁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以视诊为主配合问卷调查,对全校452名4~6岁所有在园儿童患龋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52名学龄前儿童总患病率为50.88%,龋齿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且龋病的发生与睡前有无刷牙、饭后有无漱口、饮料喜欢程度、晚上有无吃甜食的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 控制上述危险因素,针对儿童生长期的年龄特点,利用家长配合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做好龋齿的防治工作.
作者:江丽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258例粘连性肠梗先采用综合治疗法,其中有67例经综合治疗后,中转手术,中转手术率为25.9%.结果 258例粘连性肠梗阻采用综合治疗,治愈率为68.2%;总有效率为98.8%,死亡率0%,中转手术67,死亡率为4.5%.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应先采用综合疗法为主.
作者:郭连洲 刊期: 200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