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病的合理饮食原则

杨志中;田秀华;吴让坤

关键词:肝病, 合理饮食
摘要: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心,一旦肝脏发生病变势必会影响到机体的各种功能,一方面机体需要足够的合理营养物质来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另一方面如果饮食不当, 又会加重已受损的肝细胞负担,因而肝病患者饮食十分重要.但目前许多肝病患者对日常生活中如何饮食不甚清楚,并且有很多医务人员在指导时也存在一此误区.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枪弹伤致腹主动脉破裂抢救失败1例回顾

    1 临床资料病员,男性,34岁,系一名监狱警察,在追捕逃犯与对方搏斗中,同事手枪走火,子弹射入腹部倒地.旁人及时扶送我院就诊.体检:神志淡存,血压50/20mmHg,腹部膨隆,典型失血性休克体征.积极作术前准备的同时等待单位领导鉴定手术同意书等过程中仅20分钟时间,休克进一步加深加重,血压降到0/0mmHg,病员深度昏迷,随继呼吸心跳停止,手术台上多方复苏失败,失去了手术抢救机会.尸检发现,子弹头从左脐下2公分处射入,平第二腰椎左侧斜穿腹主动脉左沿损伤二分之一周径.腹腔内积血3000余毫升.

    作者:陈发清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重要作用

    计划生育手术即避孕节育术是广大育龄妇女防范再生育和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措施,受术者大多数为青年女性,她们自愿要求接受避孕节育手术,针对育龄妇女的个体状况,有的采取永久性节育措施,要求实施输卵管结扎术;有的采取长效节育措施,要求实施皮下埋植剂放置术或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有的因避孕失败而采取补救措施,要求实施人工流产术(负压吸宫、钳刮和引产术).计划生育手术有着极强的特殊性和特定群体,其对象是有生育能力的健康女性群体.

    作者:夏淑英;丁淑琴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宫腔镜诊治7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进一步证实宫腔镜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佳检查手段.方法 对7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B超和诊刮排除宫腔变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其中15例同时行电切术或摘除术.结果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萎缩等.结论 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实用价值,诊断阳性率高,不易漏诊.而且,部分病例可同时行手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申华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氯胺酮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的应用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小儿上肢手术,因手术时间长,小儿配合欠佳,而应用单一的麻醉会遇到操作困难,造成药物剂量及给药次数的不确定性,而复合用药可以扬长避短,小儿麻醉的成功率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我科采用氯胺酮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兴宏;王光明;邢雪慧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改良护理方法预防食管疾病开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目的 探讨预防食管疾病开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改良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6年6月食管疾病开胸手术158例,术前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9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护理;实验组用改良护理方法:用PVP-1(聚维酮碘)溶液行口腔护理,盐酸氨溴索溶液行雾化吸入.结果 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例数:对照组23例(29.11%);实验组5例(6.33%).卡方值χ2=13.16,P<0.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用改良护理方法能有效的预防食管疾病开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翠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直流水下俯卧式洗澡时对婴儿抚慰作用的观察

    临床上给出生24h后的婴儿洗澡是一项常规操作,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用的是在直流水下婴儿仰卧式的洗澡方法.婴儿仰卧式洗澡使婴儿啼哭时间长,溢奶现象普遍存在.我院产科自2005年7月~10月对60例住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分别进行俯卧式洗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培霞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CICU的护理管理体会

    我院心脏中心CICU(先天性心脏病监护病房)自2006年11月份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成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分中心以来,已成功治愈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并创造了我市两个之,即年龄小(3个月)、体重轻(6kg).现将我院成立CICU以来护理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丽霞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碘伏灌注冲洗Ⅱ期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分析

    四肢骨折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伤口感染并发慢性骨髓炎已不少见,治疗非常困难.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3月采用碘伏(Iodophors)溶液灌注冲洗病灶、Ⅱ期自体髂骨移植治疗,疗效满意,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李晖;武明霞;孙西虎;张继富;常炳营;葛明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依沙吖啶配合徒手清宫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

    依沙吖啶俗称利凡诺,于1958年开始用于临床,至60年代后期成为中孕引产常用的药物,但蜕膜残留率高是利凡诺引产的一大缺点,其发生率高达63.4%[1],我院采用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引产+徒手清宫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正英;林玉蕊;王瑛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在有效监督上下功夫

    在反腐败工作的诸多环节中,加强监督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监督工作还不够完善,有些监督事实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加强有效监督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笔者分析了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王亚林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内镜特点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 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AUC)的内镜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总结我院20年间诊断为活动期UC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内镜表现及活检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临床表现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为主,轻度UC占45.7%,中度UC占35.5%,重度UC占18.8%,出现肠外表现者占26.8%.内镜下以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多见,活动性Ⅰ级者30.4%,Ⅱ级者51.4%,Ⅲ级者18.2%;病变多位于直肠、直肠乙状结肠(61.6%).病理特征为炎性细胞浸润(100%)、杯状细胞减少(61.6%)、粘膜绒毛样外观(47.8%)、腺体结构紊乱(47.1%),隐窝脓肿(23.3%).结肠镜下活动性与疾病严重度有一定关系(P<0.01,rp=0.65);肠外表现的发生率在内镜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中呈递增趋势,但前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内镜分级患者的病理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活动期UC的内镜特点:活动性以Ⅱ级为主,病变多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内镜下UC的分级与病变程度、肠外表现及病理特征有关.

    作者:廖新明;李兴红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前牙即刻种植65例

    目的 探讨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患者于拔牙术后立即植入种植体,完成骨结合以后进行义齿修复.结果 种植体稳定无松动,周围无炎症,X片显示无明显骨吸收.结论 即刻种植疗程短,疗效与常规种植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灵花;张素锦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在给予西药抗生素静脉滴注、对重度发热者均配合物理降温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清开灵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予清热解毒口服液,一次20ml,一天3次.两组疗效标准均按用药后记时观察,以体温恢复正常和症状消失时间的长短而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78%,对照组总有效率68.14%,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治疗外感发热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严宝剑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开展孕期健康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的做法与成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孕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孕妇随机选择70例,在参加孕妇学校健康讲课前后进行相同的问卷调查,了解孕妇对孕期健康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结果 参加孕妇学校的70例孕妇在讲课后的孕期保健知识理解掌握率明显提高,孕妇对孕期卫生保健、孕期营养知识、孕期危险因素、孕期合理用药、产褥期心理调节、产后病防治、婴儿保健与护理等知识的掌握与参加孕妇学校讲课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专业医师的重点授课和答疑,让孕妇接受通俗易懂的、具体的、实用性强的孕期保健知识,是提高孕妇保健意识和自我监测能力的有效办法,孕妇学校是孕期健康教育比较有效的宣教办法.

    作者:曾菊珍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常规胸穿抽液后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方法 62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及常规胸穿抽液治疗,按WHO疗效标准评价.结果 治疗组(引流组)CR 9例(29.0%),PR 17例(54.8%),有效率83.9%;对照组CR 4例(12.9%),PR 12例(38.7%),有效率51.6%.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38,P<0.05),对照组部分出现气促、心悸等副作用,治疗组无类似副作用.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比常规胸穿抽液后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好,副作用少.

    作者:苏纯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阴道镜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确定宫颈病变种类,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与宫颈侵润癌的检出率.方法 对2006年9月~2007年3月阴道镜检查790例,定位活检218例资料分析.结果 诊断为异常阴道镜图象并取活检218例,发现CIN 48例,宫颈侵润癌2例.结论 阴道镜是辅助诊断宫颈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宫颈病变观察及指导活检中居重要地位.

    作者:耿玉玲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烧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

    1 临床资料自1997年~2007年笔者单位共收治烧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64岁,平均27.5岁.烧伤总面积22%~89%,其中Ⅲ度11%~57%TBSA.中度烧伤1例(2.8%),重度烧伤7例(19.4%),特重度烧伤28例(77.8%),其中伴有吸入性损伤8例,创面脓毒症5例,中毒性休克2例,伤前均无溃疡病史,伤后3~18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伤后1周内29例,1周后7例,首发表现为呕咖啡样液体15例,黑便17例,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例,贫血及休克2例.血红蛋白含量:51g/L~108g/L.

    作者:王辉振;陈垂玉;姚剑清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针对性的政策.方法 总结临床带教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护生能够较快的适应医院的环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结论 针对护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带教经验,加强带教队伍,开展各种带教活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赵淑玲;张晓艳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性危害与防护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检验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中,在采集标本、检验操作、处理医疗废物等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个人防护,就容易造成职业损伤,而影响身心健康.例如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可引起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20余种疾病,各种消毒液、检验试剂等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近年来,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避免或减少危害,保障检验人员身体健康,检验人员应通过学习,接受更多的教育,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在工作中加强防护.

    作者:莫九生 刊期: 2007年第26期

  •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发病一周以内的脑梗塞治疗效果,评价小剂量尿激酶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滴5~7天,所有的病例均在脱水、活血化淤和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结果 发现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日明显缩短,无一例出血.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连续静滴治疗脑梗塞安全有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疗程和大规模的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作者:陈娟娟;俞川 刊期: 2007年第2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