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在上肢骨折中的应用观察

梅勇

关键词:上肢骨折, 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 骨折内固定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应用于上肢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1年以来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上肢各种骨折20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2个月.结果 20例病人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所有病均在6~8个月内骨折获得痊愈.结论 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应用于上肢骨折中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无异物反应、不需再次取出内固定等优点.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止咳定喘汤治疗痰热雍肺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在安全范围内观察止咳定喘汤对痰热雍肺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天及治疗7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停药后2个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无男女差别.结论 针对痰热雍肺型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组能明显缩短哮喘病的治疗周期,并能显著延长哮喘病的缓解期.

    作者:杨艳华;陆尹平;郭建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解剖型钢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7例,按Evans分类:Ⅱ型3例,Ⅲ型12例,Ⅳ型9例,Ⅴ型2例,对手术情况、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7例中优17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8.9%.结论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易取得成功、疗效满意.

    作者:莫宗永;梁戈;梁立然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疝网片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很高,要治愈该病均需手术治疗,故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常做的择期手术之一.但一项长期的(12~15年)的随访研究表明所有的疝修补的病人中15~30%复发,这其中60%的病人会有症状.1982年Ger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目前常用的有二种: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网片修补术(TEP).

    作者:吴柳华;张宏;高雁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医院档案管理面临的新任务和对策

    随着我院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整体格局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以独立经营管理为主的几大部门.这些机构的档案管理如何进行、档案工作如何开展是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出现的新命题.本文结合我院两年来的实际工作情况,作一下总结,以期引起医院档案管理同行的关注和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视.

    作者:潘帼湘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腭裂修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我院180例腭裂修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应根据患者年龄、术后并发症等特点加强围手术期的生理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同时关注家长的心理疏导.

    作者:邵素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目的 防护性护理措施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43例病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术前给予健康评估,积极控制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患肢状况.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给予抬高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机械、药物预防.结果 43例病人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过治疗全部恢复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积极主动的防治性护理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贾利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彩超诊断巨输尿管症1例

    巨输尿管病例,在临床工作中很罕见,教课书[1]及学术刊物上介绍也甚少.今有一例,与广大同行交流.1 一般资料患者,男,21岁,入伍两年余,从未有腰、腹痛等不适,今无诱因左下腹疼痛一小时入院.血常规:,WBC 6.8×109/L,LYM29%,GRA57%;尿常规两次均正常,未见RBC、脓血尿,血压130/80mmHg,心率85次/分,呼吸16次/分.

    作者:李涛;孙富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老年病人术后等效剂量曲马多、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等效剂量的曲马多、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65~75岁老年病人,ASAⅠ~Ⅱ级,在全麻下完成手术,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当病人感到疼痛时给予等效剂量的负荷量,并连接PCA止痛泵,持续静脉输注等效剂量曲马多10mg·2ml-1·h-1、芬太尼10μg·2ml-1·h-1、舒芬太尼1.0μg·2ml-1·h-1.记录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HR、VAS、BCS及副作用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F、S组SPO2较给药前及T组有明显降低(P<0.05);F组的RR较T组及给药前明显减慢(P<0.05);T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F、S组(P<0.05).结论 三种给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应注意呼吸抑制的发生.

    作者:于占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肺栓塞误诊病例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急性肺栓塞是急性肺部疾患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尸检资料,肺栓塞的发病率为3%~11%,老年心脏病人则高达25%以上,且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尽管已有抗凝溶栓及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该病临床特征多样性,误诊率很高,使针对性治疗不及时或缺如,导致PE的病死率达30%[1],由此可见,早期正确诊断急性肺栓塞对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玲玲;董学惠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特征,为PCOS的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PCOS患者50例,选择体检正常的妇女4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早卵泡期或闭经状态下各项性激素、空腹及糖负荷后各个时点胰岛素水平.结果 PCOS患者血清中胰岛素值和睾酮(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OS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

    作者:孙秀芳;张继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稽留流产81例临床观察

    稽留流产是自然流产的一种特殊类型,传统的方法是口服己稀雌酚配合清宫术,但随着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我院近来把它用于稽留流产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正英;王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彩色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心包积液56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在彩色B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寻找治疗急、慢性心包炎的新方法.方法 在彩色B超引导下取剑突旁或心尖穿刺点按Seldinger方法穿刺并留置CVC,引流心包积液或心包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包填塞和继发性心功能不全.结果 56例均获成功,无气胸、出血和心脏损伤情况发生,首次抽取心包积液200~300ml左右,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置管3~30d,无二次置管者.结论 CVC留置治疗心包积液可达到急救、诊断、治疗及心包腔冲洗、心包腔内注药等目的 ,对不同原因的急、慢性心包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对症治疗方法.

    作者:陈湘勇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冬病夏治的护理

    穴位贴敷是祖国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冬病夏治更是穴位贴敷林中的一大奇葩,方法简便且疗效显著.我科于1987~2006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尤其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在工作中对冬病夏治的护理累积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大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用正交试验探讨咽炎口服液生产工艺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咽炎口服液的佳生产工艺.结果 表明,以醇洗浓度为70%、水沉比例为1∶ 2、药液pH值调至5为佳.

    作者:王凤军;曹振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羊水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羊水是充满于羊膜腔内的液体,其成分十分丰富.通过对羊水及羊水细胞的检测,可以准确地评价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正确诊断胎儿有无遗传性疾病.本文主要对胎儿遗传性疾病产前诊断中羊水的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李盛初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通过对480例适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总结,分析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480例手术除3例炎症粘连严重,术中转为剖腹胆囊切除术,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士娴熟、准确的手术配合、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洪奕珊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既往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193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既往有无心绞痛病史分为A(52例),B(141例)二组,比较二组间院内死亡率、死亡原因的差异.结果 (1)B组院内死亡率显著低于A组(16.31%vs 28.85%);(2)B组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10.64%vs 23.08%).结论 既往有心绞痛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与既往心绞痛促进冠脉侧枝循环形成及缺血预适应机制有关.

    作者:熊旭光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CE方案治疗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初探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简称pPNET,是起源于周围神经,由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组成的肿瘤,pPNET的分类和命名是复杂而有争议的,代表着一系列从分化程度低(尤文肉瘤)到分化程度高(神经上皮瘤)的疾病,pPNET和骨外尤文肉瘤(E-EWS)之间在形态上并无明显的界限,近年多数学者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E-EWS/PNET家族这一联合名称.现将301医院近年收治的6例PNET病人的资料分析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徐公斌;王晓光;戴广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降纤酶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静滴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用3天,然后隔日一次静点,剂量相同,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0例静滴维脑路通注射液0.6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连用14天,用药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 降纤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降纤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结果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降纤酶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刘晖;韩兴国;吴晓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老年慢性病的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一方面由于生理特点,各脏器开始萎缩退化,另一方面,由于生理衰老带来的心理变化的疾病,在环境改变等情况下表现十分显著,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及各种理化疗法外,还有心理疗法.临床护理人员若能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适宜的心理疗法与药物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琼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