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麻下国产吻合器痔切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临床观察

赵浩然;赵麦焕

关键词:痔, 局部麻醉, 吻合器, 痔切闭术
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国产吻合器痔切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局部麻醉下采用国产痔吻合器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手术时间10~15min.结果 30例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局部麻醉下国产吻合器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导致恶性颅高压的病人仍是导致死残的主要原因.重型颅脑损伤不仅原发性损伤严重,继发性损伤也很严重.开颅减压在减轻脑损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开展.我科自2000年3月~2006年5月间采用此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41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鹏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48例诊治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在神经外科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与外伤有关,我院自2002年~2006年共收治高年龄慢性硬膜下血肿48例,经治疗,均获痊愈出院,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印辰宇;季海明;马建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体会

    在目前大部分基层卫生院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医疗设备简陋,工作条件差等情况,如何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外科急诊具有现实意义.腹腔穿刺术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也是一个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之一.

    作者:林景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手术方法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自2002年3月~2006年3月共完成160例OPCAB,其中左主干病变19例,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分别为8例、30例和122例.158例经正中切口,2例经左前外切口行OPCAB人均旁路移植3.4支(1~5支).应用左乳内动脉159例,余为大隐静脉.结果 全组无住院死亡.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7小时.胸腔引流液(270±80)ml,二次开胸1例.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术式.

    作者:王建伟;朱汝军;王平凡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超声诊断前臂肿物47例分析

    我院自1998年以来,用超声诊断前臂皮下肿物,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47例诊断和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常耀荣;孙广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腹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了解腹部B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了我院2001~2004年125例急性阑尾炎住院的诊治经过.结果 125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其中漏诊8例,漏诊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6例,化脓性阑尾炎2例,误诊2例,肠梗阻1例,肠套叠1例.结论 B超检查显示明确、诊断率高.

    作者:廖丽娟;黄文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足母)甲皮瓣再造拇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拇指缺损行(足母)甲皮瓣再造拇指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拇指缺损行(足母)甲皮瓣再造拇指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即术前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制订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积极预防感染,密切观察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痉挛,加强夜间观察,防止血管危象发生;恢复期加强再造拇指及供趾的功能锻炼.结果 10例(足母)甲皮瓣全部存活,外形美观,供、受区伤口均Ⅰ期愈合.结论 正确有效的护理和观察是(足母)甲皮瓣成活的保证.

    作者:王小艳;彭爱萍;黄珍妮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200例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8月200例TCT示Ascus及以上(LSIL,HSIL)患者在阴道镜下LEEP直接切除病灶病检,并对LEEP术后患者行随访.结果 LEEP手术对患者治愈率达97.3%,对CINⅠ、Ⅱ者治愈率达100%,术后1年无CIN复发.结论 LEEP术对于TCT示Ascus及以上患者可达到组织学诊断和治疗作用.

    作者:廖丹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5年3月1日8时,会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报告,3人于2月28晚24时左右进食油炸酥肉后,于3月1日零晨3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接到报告后,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卫生监督员、流病技术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胡吉友;刘惠虹;丁培林;严从友;陈玲;王文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胎膜早破与难产之间关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胎膜早破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方法 分析12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发生难产的原因和类型,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120例做对照.结果 早破组120例胎膜早破孕妇发生难产49例,发生率为40.8%.对照组120例孕妇中难产25例,难产发生率20.8%.结论 对胎膜早破孕妇加强临床观察,并给予相应处理,以减少母儿并发症,使母儿安全.

    作者:吴凤梅;陈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基本消除碘缺乏病后的管理

    我市于2004年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经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评估验收,受到专家组的认可.由于我市经过了十二年艰苦奋斗才终于达到了这一目标,广大工作人员都认为我们该松一口气了,但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由于碘缺乏病是因为环境缺碘所致,因此,虽然达标但防治碘缺乏病的工作却不能松懈,路还很长,还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反弹,下面就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达到后的管理谈一点看法:

    作者:林朝杰;李静;甘华平;雷小鹏;童学娅;杨俊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成本核算管理水平

    介绍我院利用IT技术为手段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实施过程和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基本情况.

    作者:岑文德;余人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自身输血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研究自身输血后与凝血、抗凝、纤溶相关的三个重要指标(1)凝血酶原片段(F1+2);(2)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3)D-二聚体(D-D)的变化,为术中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技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出血量超过500m1手术病人和急诊内出血超过500ml手术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前者分别于麻醉前和回输完自体血液后30min抽取股静脉血液,后者分别于麻醉前和术毕或异体血液输完后30min抽取股静脉血液.采用SPSS12.01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F1+2均有升高(P《0.05);两组病人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浓度均有显著降低;两组病人D-二聚体前后对比观察显示有增加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指标组间比较显示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后三种指标变化主要与手术创伤有关,而术中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本身不会引起机体凝血和抗凝系统明显变化,实验组变化与对照组变化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证实术中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安全、可靠.

    作者:何虹;赵宏程;刘云庆;龚波;曲立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难治性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紫杉醇(TAX)联合顺铂(DDP)组成的TP方案治疗难治性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4例经PF方案化疗2周期后无效的难治性IV期食管鳞癌患者,应用TP方案化疗,即紫杉醇175mg/m2,静脉恒速滴注3h,d1.d8顺铂20mg/d,静脉滴注,避光,d2~6;28d为1周期,连用3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44例患者共完成TP方案化疗132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其获得CR 6例、PR 20例、SD 8例、PD 10例,客观有效率为59.09%.结论 TP方案治疗难治性晚期食管鳞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丁琳;吴传旺;徐国荣;牛晓艳;王学番;姜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眼眶蜂窝织炎致双眼失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姚某某,男,21岁,湖北省来凤县人.于2006年6年21日,右眼眉弓处出现一疖肿,感局部灼热,疼痛,自行用缝衣针刺破,挤压,于第二天局部皮肤红肿,伴右眼上睑肿胀,亦未行治疗.第三天发现原刺破部位有脓液溢出,并伴有双眼睑肿胀,压痛.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好转,并逐渐加重,感视力逐渐下降,未引起重视.

    作者:宗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幼儿急疹并前囟膨隆7例

    目的 报告7例幼儿急疹合并前囟膨隆病例,并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7例幼儿急疹并前囟膨隆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分析其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处理.结果 7例幼儿急疹患儿于发热后第1~2天出现前囟膨隆,持续3~5天消失,其间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也无颅内高压表现.脑脊液检查3例,其压力、常规及生化均正常,2例做头颅CT正常.均按幼儿急疹常规治疗,包括退热、补液、适当应用抗生素,未用降颅内压药物,均痊愈,随访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幼儿急疹可合并前囟膨隆,而不伴发其他神经症状,无须特殊处理,预后良好.

    作者:范成立;王淑文;王兰英;杨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多排螺旋CT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2月间急腹症患者35例.结果 经手术和临床证实消化道穿孔8例,胆总管结石5例,急性胰腺炎12例,肠套叠1例,肠扭转2例,阑尾穿孔2例,卵巢占位伴蒂扭转2例,宫外孕2例,腹股沟斜疝伴肠梗阻1例.利用多排螺旋CT行平扫,部分病例加做增强,用VR、CPR、MPR、MIP等后处理技术对病因进行分析,其中对消化道穿孔、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肠套叠、肠扭转、阑尾穿孔、宫外孕术前均作出了正确诊断,对一例腹膜后血肿疑为消化道穿孔误诊,对肠套叠、肠扭转的定位准确,对宫外孕清晰显示孕囊及血供.结论 MSCT对急腹症早期鉴别诊断及时、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新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126例报告

    目的 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0月~2006年12月,我院126例LA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中转开腹,误行部分盲肠壁切除.余125例完成手术,其中1例腹腔镜残余脓肿,局部麻醉下腹腔切开引流治愈.结论 合理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周雄驹;吉峰;王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锰酸钾在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应用高锰酸钾液在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7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均行多次广泛切开引流,有效抗生素、支持治疗,应用1∶1000~1∶5000高锰酸钾液浸泡伤口获痊愈.结论 高锰酸钾液浸泡坏死性筋膜炎伤口可以加快组织的愈合,缩短病程.

    作者:朱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临床常见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法,共入选病例98例,试验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试验组)每300mg,iv,gtt,bid;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照组)每次200mg,iv,gtt,bid.均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7~14天.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95.8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和93%.结论 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

    作者:徐鸿博;槐永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