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气清菌片用于CCU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王一桂;魏燕萍;叶秀英;朱丽萍;胡雪梅;张翠闽

关键词:CCU, 空气清菌片, 空气消毒
摘要:目的研究CCU在室内有人活动情况下使用空气清菌片的消毒效果.方法在CCU使用空气清菌片,消毒期间室内人员活动不受限制.在消毒前、消毒1 h后空气取样32次,常规使用紫外线、苍术消毒后空气取样30次,检测平均空气菌落数,采用t检验,对3种方法进行消毒效果比较;征求病人及家属对清菌片气味的意见.结果空气清菌片消毒前、消毒1 h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达到卫生部规定的Ⅱ类病房空气消毒标准;空气清菌片与紫外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与苍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毒效果接近;消毒效果不受医护人员、患者在室内活动限制,但在频繁出入监护室或探视人员增加的情况下影响效果;清菌片气味均能被病人及家属接受.结论空气清菌片适用于CCU空气消毒,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环咽脓肿婴儿的护理

    环咽脓肿是咽后间隙、咽旁间隙和颌下间隙积脓,临床上常见于3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一半以上发生于1岁以内[1],我科经治护理1例52 d的小婴儿环咽脓肿,现报道如下.

    作者:房民琴;龙民春;姚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病人对实习护生静脉输液操作的态度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病人对护生实习静脉输液操作的态度,探讨协调病人与护生利益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2例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80.64%的被调查者能接受护生治疗(儿科为33.33%),首次操作失败后能接受再次治疗者为86%,2次操作失败后允许护生第3次操作者为44.0%,3次操作失败后同意护生继续治疗者为0.结论护生常用操作实习应以至多2次为尺度,实习前集中培训,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可以减少实习常用操作的失败次数,更易于取得病人的配合.

    作者:李银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多元文化护理在ICU的应用

    针对ICU特殊的医疗环境和病人对多元文化的迫切需要,总结在ICU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的具体护理对策.指出依据病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需要,通过改善ICU的文化环境(传统文化、现代文化、饮食文化)、居住环境、语言环境,可缓解多元文化冲击,提高ICU的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

    作者:杨瑞;李亚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首剂量对循环呼吸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首剂量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美国麻醉医师体格状况分类Ⅰ~Ⅱ级、在下胸腰段硬膜外阻滞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成年病人.手术结束入麻醉恢复室后用惠普监护仪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呼吸次数和血氧饱和度.经硬膜外导管注入镇痛首剂量6 ml,并接镇痛泵持续注药.以注入首剂量前15 min各监测指标平均值为基础值,注入首剂量后30 min内每5 min 1次,30~60 min内每10 min 1次,60~120 min内每15 min 1次记录各监测指标.统计分析各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注入首剂量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呼吸次数和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波动.其中,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有下降趋势,注入首剂量前15 min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15.9±2.3、8.5±1.7和11.0±1.9 kPa,注入首剂量后低值分别为15.1±1.8、7.8±1.7和10.3±1.8 kPa;心率有上升趋势,其由74.5±10.0 次/min升至80.4±12.7 次/min;而呼吸次数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压和心率变化均未超过10%.结论对一般情况良好的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给予6 ml首剂量镇痛药,临床上对循环呼吸不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周静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尼龙搭扣带巧用于设备线路的管理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工作抢救、监护、诊治等工作中.如不合理管理其所配备的线路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甚至延误抢救患者的生命.我科2001年自行制作了尼龙搭扣带应用于设备的管理,方便了工作,延长了线路的寿命.现介绍如下.

    作者:党玉连;许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搬运甲拌磷致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报道了10例因搬运甲拌磷致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立即清洁皮肤,剪去头发,迅速清除毒物;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解毒剂顺利进入;迅速选取动静脉建立血管通道,配合血液透析;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湿化,保证有效通气;注重健康教育等.总结护理体会为合理组织、调配工作人员,准备充足的抢救器材和药物,是顺利完成抢救任务的保证.

    作者:郑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

    抗凝治疗是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的巩固治疗,必须适量、终生抗凝,因此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较为重要.笔者报道对216例病人及家属实施术前、术后、出院前的宣教,内容包括抗凝时机、方法,抗凝药物副作用、饮食等,结果无1例病人因服药不当引起栓塞和出血,提高了抗凝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陈粤燕;谢小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我军军事训练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军事训练医学心理学是军事训练医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参训个体、群体、集体的心理过程特点及其规律,并以此对军事训练中所发生的心理学问题提供医学指导,达到提高训练水平、降低训练伤发生率、促使训练任务顺利完成的目的.另外研究军人心理训练方法,以培养其在未来作战中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近10年来在研究中突出心理因素对军事训练伤的影响的研究是我军军事训练致伤因素领域的一大特点,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莉;黄昌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管旁置小管吸痰的应用

    昏迷和吞咽障碍病人往往因口腔分泌物下坠,或胃内容物返流误吸而引起肺部感染.常规吸痰是经口腔、鼻腔、气管套管将痰液吸出,.反复多次的吸痰易损伤气道粘膜,增加病人痛苦,且负压吸痰1次/1~2 h,护士的工作量较大.这类病人也常需留置胃管鼻饲以供给营养支持.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自1997年1月以来,采用在胃管旁置小管吸痰的方法,有效地减少了使用吸痰器的次数,也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节省了费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琳;萧湘;洪蝶玫;庄小媛;黄月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空气清菌片用于CCU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CCU在室内有人活动情况下使用空气清菌片的消毒效果.方法在CCU使用空气清菌片,消毒期间室内人员活动不受限制.在消毒前、消毒1 h后空气取样32次,常规使用紫外线、苍术消毒后空气取样30次,检测平均空气菌落数,采用t检验,对3种方法进行消毒效果比较;征求病人及家属对清菌片气味的意见.结果空气清菌片消毒前、消毒1 h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达到卫生部规定的Ⅱ类病房空气消毒标准;空气清菌片与紫外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与苍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毒效果接近;消毒效果不受医护人员、患者在室内活动限制,但在频繁出入监护室或探视人员增加的情况下影响效果;清菌片气味均能被病人及家属接受.结论空气清菌片适用于CCU空气消毒,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一桂;魏燕萍;叶秀英;朱丽萍;胡雪梅;张翠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增设人文教育的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法,在理论授课和课间实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结果学生对教师理论授课和课间实习质量评价结果优,满意率为100%.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学习巩固了专业思想、增强了评判性思维能力、加强了与同学、患者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明显增强.结论内科护理学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有益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作者:王继红;刘玉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的核心思想是任何护理决策都要建立在临床客观证据的基础上.护理过程中应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研究,以提供更好的护理依据.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同一问题有不同研究结果的情况,要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作者举例说明循证护理的实施方法.

    作者:杨有芳;肖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患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笔者报道护患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认为存在的原因有:病人个体差异性;护士素质的差异性;社会传媒的导向性.采取防范措施:加强护患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强与社会传媒的沟通和联络;加强防范信息不对称的意识、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护理专业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能力.才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少护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玉微;肖柳红;龚穗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风患者急性期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适用于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中医整体护理模式.方法任选6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全部经CT或MR确诊),将住院号为双数者列为观察组,住院号为单数者列为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整体护理康复计划,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就其两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 .采用EPI 6.0 统计学软件进行Ridit分析,Z=5.057,P<0.0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整体护理能促进中风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丽萍;何咏群;汤雪英;罗群带;杜爱华;卢玉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应用皮肤拉链的护理

    近年来,许多清除或减少切口疤痕如:皮内缝合、钉书钉、以及拉链的方法被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2000年1月~2002年1月对251例病人使用医用皮肤拉链过程中的皮肤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护理

    介绍18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护理,提出在脑性盐耗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环节上: 重视预见性护理,严密观察意识改变及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掌握好补盐、补液的均衡速度,维持血容量及钠的平衡,掌握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中枢性尿崩症三类不同病症的鉴别护理.

    作者:李翠琴;林宝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每卷20项内容,每项内容评价分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对470例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 47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很满意率>90%的项目有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介绍病区环境制度,主动巡视病房与患者交谈,帮助病员解决问题,了解患者睡眠状况,及时更换床单、病员服,患者知道责任护士,对护士技术、病区环境均满意.满意率<80%有护士做到服药到口,向患者介绍药物作用及疾病知识、饮食知识、康复指导,80%~90%有患者向护士询问疾病知识回答满意,护士治疗中介绍注意问题,护士长常深入病房征求意见.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多项激励措施,有效实施健康教育,评价患者的满意度等措施.提高了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夏云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的护理

    自从1977年Gruntzig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治疗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1].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等.近年来,随着经皮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适应证不断扩大,疗效日益提高.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充分认识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消除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危害,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

    作者:韩清萍;黄国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山莨菪碱外涂解除血管刺激性疼痛

    笔者1999年5月~2001年11月对97例静脉给药引起的血管疼痛局部应用山莨菪碱外涂止痛,61例涂药后疼痛立即消失,30例涂药1~2 min后疼痛缓解,6例无效.该方法对1,6-二磷酸果糖、10%氯化钾、红霉素3种刺激性药物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作者:孙淑兰;张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理学说应用于骨折病人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自理学说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骨科病房中运用自理理论实施护理:完全补偿性护理;部分补偿性护理;支持教育(情感支持,信息支持).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评价自理学说应用前后效果.结果自理学说在骨折病人护理应用前后效果比较,经χ2检验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认为自理学说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骨折病人的自我概念水平、生活自理能力,使病人产生自信心.

    作者:陈庆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