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俊文
喘憋型肺炎是指毛细支气管炎症累及肺泡引起的支气管阻塞或半阻塞.临床以喘憋和发作性喘憋加重为主要特征,呈流行性,病死率较高.2005~2006年我院收治喘憋型肺炎65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卢跃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本文对肝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胡秀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小儿脓疱疮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小儿脓疱疮中度感染40例,外涂皮损部位,tid,疗程为5天.结果 莫匹罗星软膏的临床有效率100%,无不良反应.结论 莫匹罗星软膏是一种治疗小儿脓疱疮中度感染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作者:王小东;吴少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新癀片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87例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男45例,女42例,年龄25岁~70岁,其中头面部10例,胸胁部42例,腰腹部35例.
作者:王运贵;陈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指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为临床常见的急症.现介绍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12月处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4例.
作者:袁碧波;汪惠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腹部B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了我院2001~2004年125例急性阑尾炎住院的诊治经过.结果 125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其中漏诊8例,漏诊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6例,化脓性阑尾炎2例,误诊2例,肠梗阻1例,肠套叠1例.结论 B超检查显示明确、诊断率高.
作者:廖丽娟;黄文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左心衰竭多因器官功能低下而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以肺淤血为主要表现.早期临床体征较为隐匿,不具特征性,常并发有多个系统器官疾病,现将25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莉;哈提曼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纤支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就诊次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焦虑明显减少,有效提高检查成功率和缩短检查所需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在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可调整病人的身心状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韦翠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麻醉前后插导尿管的方法从而减轻病人疼痛.方法 随机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麻醉前和麻醉后5分钟插导尿管.结果 实验组73%无疼痛,27%有疼痛感,对照组87%有疼痛感,13%疼痛剧烈.结论 病人愿接受麻醉后插导尿管同时减轻了患者痛苦.
作者:王薇;王亮;于健 刊期: 2007年第2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8岁,病案号:017525,04年8月31日住院.患者因2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乳内下方外凸肿物,无疼痛、无红肿,直径约2×2cm大小,不伴乳头溢液等情况,未曾诊治,于1年前自觉肿物生长迅速,至原肿物的3倍,直径6×6cm大小,曾至私人医院诊断为乳腺结核积液,经多次抽积液无效,行切开引流术,自诉切除一淋巴结及周围少量淋巴管(无病理结果),伤口多次换药达7个月,经久不愈,近2个月出现疼痛伴发热,曾抗炎治疗(具体不详),近1周疼痛加重,夜间不能入睡,遂至我院外科,换药并取活检,病理诊断为右乳不典型髓样癌,转至本院乳腺科.
作者:张晓君;陈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自2007年2月23日,我市风疹疫情持续升高,截至5月14日,共报告风疹病例296例,学生268例,占91%.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波;马晓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高血压使心脏后负荷加重,心肌细胞肥大,胶原纤维成分增多,间质纤维化,渐渐地组织结构重构、包括心肌内冠脉重构、心肌重构、左心室肥厚(LVH).LVH是原发性高血压(EH)的1个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与死亡的重要因素[1].降低血压同时减少其他危险因素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β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预防心肌梗死复发,除了致窦缓、传导阻滞等副作用外,其可能存在的1个重要副作用,即是这些药物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本文研究了β受体阻滞剂应用前后血清脂蛋白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景艳;邵勇;胡伟;任景华;杜洪涛;任景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农药中毒患者第二次血液灌流时的抗凝方法,在保证抗凝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出血发生率.方法 将44例连续两次血液灌流的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两次和观察组第一次血液灌流时均常规肝素化抗凝,观察组第二次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小剂量盐水持续稀释法无肝素灌流.比较两组治疗后凝血、出血情况和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无Ⅱ级以上凝血,观察组治疗后出血1例,对照组治疗后出血7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PT、APTT、T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LT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PT、APTT、TT、PL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小剂量盐水持续稀释法无肝素灌流具有抗凝效果好、出血发生率低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抗凝方法.
作者:向远湘;郑子亭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胺碘酮是目前对于治疗心律失常应用十分广泛,且有前途的药物之一.阵发性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功能恶化、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而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特别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为首选.我院2003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口服盐酸胺碘酮片复律和维持窦律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浪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减少阿奇霉素副作用的效果.方法 对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山莨菪碱注射液与阿奇霉素注射液混合于同一液体瓶中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单纯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主要副作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副作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山莨菪碱能减少阿奇霉素的副作用,值得儿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焦成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通过笔者近两年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实践,介绍我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药物咨询服务、药师下临床、处方质量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开展情况,强调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剖析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对药学服务工作的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向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体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16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体缺损16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体缺损15例皮瓣成活,成功率93.8%,其中10例为舌体三分之二缺损,6例为舌体二分之一缺损,1例皮瓣坏死,全部为肿瘤切除术后I期修复,术后舌体运动灵活,患者语言基本清晰,吞咽功能不受影响.结论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解剖恒定、制备方便、厚薄适中、便于折叠、血管蒂长、血管与颌面部供体血管口径相匹配,是修复舌体二分之一以上缺损的首选皮瓣.
作者:徐家友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8月200例TCT示Ascus及以上(LSIL,HSIL)患者在阴道镜下LEEP直接切除病灶病检,并对LEEP术后患者行随访.结果 LEEP手术对患者治愈率达97.3%,对CINⅠ、Ⅱ者治愈率达100%,术后1年无CIN复发.结论 LEEP术对于TCT示Ascus及以上患者可达到组织学诊断和治疗作用.
作者:廖丹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发生原因主要是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目前治疗肾性贫血为有效的药物.现将镇平县人民医院用rh-EPO治疗血液透析(HD)患者贫血的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会芬;孙军;贺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药物或毒物中毒在基层医院并非少见,轻者实行保守疗法多可治愈.但对服毒量大、中毒症状严重、病情进展迅速,尤其是伴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采用常规的保守疗法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死亡率较高.镇平县人民医院应用血液灌流(HP)与血液透析(HD)联合抢救重度药物中毒26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会芬;孙军;贺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