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齐哈尔市风疹疫情调查报告

赵波;马晓冬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 风疹, 疫情, 学生, 病例, 报告
摘要:自2007年2月23日,我市风疹疫情持续升高,截至5月14日,共报告风疹病例296例,学生268例,占91%.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阑尾炎与妇产科急腹症鉴别分析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而某些妇产科急腹症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其中尤以青年女性为多,因此某些妇产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作者:后俊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崇左市餐饮单位食(饮)具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餐饮业食(饮)具的消毒效果,为今后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2006年我市部分餐饮单位非一次性食(饮)具碗、盘、茶杯、酒杯等样品,检测大肠菌群.结果 2004年~2006年总合格率为71.4%,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型餐饮单位合格率高、小型餐饮单位合格率低;第四季度高,第三季度低;酒杯高,碗低.结论 食(饮)具合格率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韦光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成本核算管理水平

    介绍我院利用IT技术为手段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实施过程和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基本情况.

    作者:岑文德;余人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幼儿急疹并前囟膨隆7例

    目的 报告7例幼儿急疹合并前囟膨隆病例,并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7例幼儿急疹并前囟膨隆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分析其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处理.结果 7例幼儿急疹患儿于发热后第1~2天出现前囟膨隆,持续3~5天消失,其间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也无颅内高压表现.脑脊液检查3例,其压力、常规及生化均正常,2例做头颅CT正常.均按幼儿急疹常规治疗,包括退热、补液、适当应用抗生素,未用降颅内压药物,均痊愈,随访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幼儿急疹可合并前囟膨隆,而不伴发其他神经症状,无须特殊处理,预后良好.

    作者:范成立;王淑文;王兰英;杨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外伤性龈下前牙残根修复效果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对外伤性龈下前牙残根行牙冠延长术的手术方法、术后修复时间、适应证及美观效果.方法 对68例106颗龈下前牙残根行后牙冠延长术修复治疗,用改良Ryge标准动态评价牙龈、牙周情况,用Kay牙齿美学分类标准评价治疗前后的美观效果.结果 牙冠延长术结合修复治疗后,68例患者牙齿的美观效果均达到ClassⅡ-Ⅰ(化妆)或ClassⅡ-Ⅰ标准.修复后2周复查,9.8%患牙的牙龈有较明显的炎症;经治疗及口腔卫生保健指导后,97.2%的患牙在修复6个月以上复查,牙龈、牙周健康状况良好.结论 通过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准确的设计方案、细致的手术操作、术后足够的牙龈恢复期及规范的口腔卫生保健,牙冠延长术结合修复治疗可获得前牙修复美观效果.

    作者:王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单味地骨皮饮治疗功能性发热

    目的 观察单味地骨皮治疗功能性低热的效果.方法 功能性低热(体温37.4℃~38.5℃)病人,地骨皮煎汤1000ml,每次150~200ml,每日4~6次.结果 本组13例,治愈12例,有效1例.结论 单味地骨皮煎汤代茶服用治疗功能性低热效果颇佳.

    作者:赵新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月经失调的临床观察

    排卵障碍可致月经失调,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临床经验表明,艾灸治疗妇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对此,我院自2000年用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月经失调患者4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薇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心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患者常见疾病,理想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摘除前列腺增生部分,多数病人年老体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障碍,从而增加了手术和护理的难度,我科对36例高危前列腺摘除患者通过严密观察膀胱冲洗液、生命体征、药物的治疗、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淑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氯霉素注射液与电吹风联合治疗深度压疮的疗效观察

    2004年7月~2006年12月,我科用氯霉素注射液外涂加电吹风干燥法治疗深度压疮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明芝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思路

    本文论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运行现状,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胡丽茎;王思琛;莫木琼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药天冬在人流中的作用观察

    人工流产术为孕10周内终止妊娠的一种方法,笔者应用中药天冬于人流前行宫颈软化扩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丰;杨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阵发性心房纤颤胺碘酮复律治疗疗效观察

    胺碘酮是目前对于治疗心律失常应用十分广泛,且有前途的药物之一.阵发性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功能恶化、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而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特别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为首选.我院2003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口服盐酸胺碘酮片复律和维持窦律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浪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的病例分析1例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与其他软组织血管周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相似,具有高复发及转移率,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4%.1954年Begg和Garret报道了第一例原发性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但多年以来,临床病理一直将其作为脑膜瘤的一个亚型(血管母细胞瘤型脑膜瘤)认识.本文阐述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改变,以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健;付娆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意外妊娠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实施,可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甚至心理创伤,并且常影响手术操作,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来,无痛人流术广泛开展,我们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无痛人流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金聚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剖宫产及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剖宫产、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产妇的泌乳状况及血清泌乳素(PRL)变化.方法 足月产妇240例均分为四组:Ⅰ组术毕行硬膜外吗啡镇痛;Ⅱ组术毕行硬膜外吗啡镇痛,24h后追加一次;Ⅲ组未行术后镇痛;阴道自然分娩60例为Ⅳ组.240例产妇产前、产后均进行护理干预、科学宣传,实行母婴同室和纯母乳喂养.结果 产后5min、24h及48h内开始泌乳及72h泌乳分泌不足发生率与剖宫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 由于护理干预,剖宫产及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不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徐玲;陈方焘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腰硬联合麻醉、全麻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

    我们对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麻,并观察了围术期病人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和C-反应蛋白的浓度变化,来反映不同麻醉方法对机体应激反应的抑制程度.

    作者:周秀伟;华树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55例脊椎转移癌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脊椎转移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5例脊椎转移癌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目前脊椎转移癌临床疗效不够满意,通过积极治疗,仍未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综合治疗寿命平均28个月,对症治疗平均18个月,放弃治疗平均8个月.结论 脊椎转移癌严重危及人的生命,通过临床治疗如何延长人的寿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体的基本功能,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吴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及闭合穿针治疗踝部骨折

    踝关节是稳定而灵活的负重关节,发病率占各个关节内骨折的首位.一旦发生损伤,创伤解剖变化复杂,特别是不稳定双踝、三踝骨折,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院在传统复位手法和外固定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研究,通过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永奎;李冠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低分子肝素、噻氯匹定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噻氯匹定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从安全性、效果、副作用、经济等诸方面考虑选择佳用药.方法 76例脑卒中患者,经CT证实并排除其它脑部疾病,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评比标准.36例做为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噻氯匹定.另36例做为对照组,服用华法林和阿斯匹林.其它用药均一样.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随机选择,排除主观性,即按入院先后交替选择.结果 依据1995年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噻氯匹定,可以快速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阻碍血小板活化,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影响已形成血栓的发展,有利于吸收机化和再通,从而控制病情的进展.

    作者:许家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伴尺神经卡压1例

    骨软骨瘤病(Osteochondromatosis)又称滑膜软骨瘤病或滑膜骨软骨瘤[1].是一种不多见的关节滑膜疾病,主要特征是滑膜增生及其结缔组织细胞化生形成软骨小体,1976年Barmel首次报道,国内至今已报道100多例[2].多发于膝关节,游离体可单发或多发,数目多可达数千个[1].肘关节极为少见,并发尺神经卡压者尚未见报道,我科收治一例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伴尺神经卡压.

    作者:王泓;董桂芳;王素杰;杜静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