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噻氯匹定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观察

许家本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 血栓, 低分子肝素, 噻氯匹定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噻氯匹定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从安全性、效果、副作用、经济等诸方面考虑选择佳用药.方法 76例脑卒中患者,经CT证实并排除其它脑部疾病,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评比标准.36例做为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噻氯匹定.另36例做为对照组,服用华法林和阿斯匹林.其它用药均一样.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随机选择,排除主观性,即按入院先后交替选择.结果 依据1995年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噻氯匹定,可以快速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阻碍血小板活化,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影响已形成血栓的发展,有利于吸收机化和再通,从而控制病情的进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局麻下国产吻合器痔切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下国产吻合器痔切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局部麻醉下采用国产痔吻合器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手术时间10~15min.结果 30例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局部麻醉下国产吻合器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浩然;赵麦焕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冰盐水洗胃治疗胃粘膜出血27例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病情急、来势猛.治疗上如果非手术治疗无好转,往往需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我们自2002年以来采用冰盐水洗胃等综合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胃粘膜出血27例,收到良好的止血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兰荫桃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已成为当今的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自护能力,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近年来,我院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多种形式对住院病人实施了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1],为病人提供了疾病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使病人一次住院,终身受益,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栗爱萍;张建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5-氟尿嘧啶(5-FU)局部用药治疗乳腺癌破溃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8岁,病案号:017525,04年8月31日住院.患者因2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乳内下方外凸肿物,无疼痛、无红肿,直径约2×2cm大小,不伴乳头溢液等情况,未曾诊治,于1年前自觉肿物生长迅速,至原肿物的3倍,直径6×6cm大小,曾至私人医院诊断为乳腺结核积液,经多次抽积液无效,行切开引流术,自诉切除一淋巴结及周围少量淋巴管(无病理结果),伤口多次换药达7个月,经久不愈,近2个月出现疼痛伴发热,曾抗炎治疗(具体不详),近1周疼痛加重,夜间不能入睡,遂至我院外科,换药并取活检,病理诊断为右乳不典型髓样癌,转至本院乳腺科.

    作者:张晓君;陈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6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清除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总结166例中、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和临床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66例患者临床治愈及好转135例,总有效率81.33%,形成植物状态2例,占1.20%,死亡29例,占17.47%.结论 微创碎吸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能使因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很快得到缓解,对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闫永立;陈廷选;贾利敏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乳癖消片与小剂量三苯氧胺、维生素B6联用治疗乳腺增生病增效减副作用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配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高效、低副反应方法.方法 2004年7月~2007年1月对97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乳癖消片联合小剂量三苯氧胺、维生素B6综合治疗组及三苯氧胺单药对照组,对比两者临床疗效、消化系统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90%,消化系统副反应率20.20%,单纯治疗组总有效率91.98,消化系统副反应率39.30%,综合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消化系统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癖消片与小剂量三苯氧胺、维生素B6联用是治疗乳腺增生病高效、低消化系统副反应的方法,为治疗乳腺增生病较为理想的高效、低消化系统副反应的中西药配伍应用方案.

    作者:罗华;裴玲;甘德春;单鸣;罗群英;刘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喘憋型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喘憋型肺炎是指毛细支气管炎症累及肺泡引起的支气管阻塞或半阻塞.临床以喘憋和发作性喘憋加重为主要特征,呈流行性,病死率较高.2005~2006年我院收治喘憋型肺炎65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卢跃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化疗对肿瘤患者血红蛋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目的 分析化疗对肿瘤患者血红蛋白(Hb)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指导临床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18例化疗前后均无贫血(A组)、19例化疗前无贫血而化疗后有贫血(B组)和14例化疗前后均有贫血(C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和化疗4周期后的血清用ELISA法检测Epo水平.结果 ①A组在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和化疗4周期后血清Epo的水平分别为(14.20±9.42)mu/ml、(17.50±8.89)mu/ml、(16.4±13.80)mu/ml,B组分别为(13.64±8.40)mu/ml、(27.42±21.61)mu/ml、(68.31±50.07)mu/ml,C组分别为:(23.27±10.37)mu/ml、(26.98±16.88)mu/ml、(75.64±50.24)mu/ml.②B组在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和化疗4周期后Hb和血清Epo水平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Hb和血清Epo的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组血清Epo的水平在化疗长时间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H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疗可引起部分肿瘤患者Hb的下降和血清Epo的上升,并与化疗时间及化疗前状态有关.

    作者:李蓉;陆晔;潘湘涛;程旭;王金湖;严敏;陈丽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在中职卫校中推广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培养受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新型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大量的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1].

    作者:肖智谦;刘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56例颅内血肿的手术配合

    颅内血肿病情危重,手术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04年~2006年,我们共对56例颅内血肿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现将配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滨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临床常见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法,共入选病例98例,试验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试验组)每300mg,iv,gtt,bid;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照组)每次200mg,iv,gtt,bid.均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7~14天.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95.8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和93%.结论 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

    作者:徐鸿博;槐永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自身输血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研究自身输血后与凝血、抗凝、纤溶相关的三个重要指标(1)凝血酶原片段(F1+2);(2)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3)D-二聚体(D-D)的变化,为术中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技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出血量超过500m1手术病人和急诊内出血超过500ml手术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前者分别于麻醉前和回输完自体血液后30min抽取股静脉血液,后者分别于麻醉前和术毕或异体血液输完后30min抽取股静脉血液.采用SPSS12.01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F1+2均有升高(P《0.05);两组病人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浓度均有显著降低;两组病人D-二聚体前后对比观察显示有增加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指标组间比较显示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后三种指标变化主要与手术创伤有关,而术中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本身不会引起机体凝血和抗凝系统明显变化,实验组变化与对照组变化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证实术中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安全、可靠.

    作者:何虹;赵宏程;刘云庆;龚波;曲立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伴尺神经卡压1例

    骨软骨瘤病(Osteochondromatosis)又称滑膜软骨瘤病或滑膜骨软骨瘤[1].是一种不多见的关节滑膜疾病,主要特征是滑膜增生及其结缔组织细胞化生形成软骨小体,1976年Barmel首次报道,国内至今已报道100多例[2].多发于膝关节,游离体可单发或多发,数目多可达数千个[1].肘关节极为少见,并发尺神经卡压者尚未见报道,我科收治一例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伴尺神经卡压.

    作者:王泓;董桂芳;王素杰;杜静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成本核算管理水平

    介绍我院利用IT技术为手段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实施过程和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基本情况.

    作者:岑文德;余人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氯霉素注射液与电吹风联合治疗深度压疮的疗效观察

    2004年7月~2006年12月,我科用氯霉素注射液外涂加电吹风干燥法治疗深度压疮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明芝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切除术(pph)治疗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吻合器痔上粘膜切除术(pph)治疗痔的疗效.方法 应用国产或进口吻合器对35例Ⅲ期、Ⅳ期内痔和环状混合痔进行手术治疗,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23分钟,平均住院3天,无大便失禁和肛门狭窄,无术后出血,随诊1个月~2年,痔症状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 痔上粘膜切除术是治疗Ⅲ期、Ⅳ期内痔和环状混合痔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张全斌;袁广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崇左市餐饮单位食(饮)具卫生状况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餐饮业食(饮)具的消毒效果,为今后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年~2006年我市部分餐饮单位非一次性食(饮)具碗、盘、茶杯、酒杯等样品,检测大肠菌群.结果 2004年~2006年总合格率为71.4%,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型餐饮单位合格率高、小型餐饮单位合格率低;第四季度高,第三季度低;酒杯高,碗低.结论 食(饮)具合格率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韦光武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整体挡铅技术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整体挡铅技术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 利用整体挡铅技术,对NSCLC病人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病人的CR率、PR率、1年的生存率,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食道损伤、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结果 CR率10.5%,PR率52.6%,CR+PR率63.2%,1年OS率59.2%,2、3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7.9%,2级放射性食道炎的发生率9.2%,2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6.6%.结论 与MLC相比,利用整体挡铅技术进行3DCRT可以取得相类似的疗效,但费用相对较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徐晓东;高吉福;徐桂美;张洪洲;燕丽萍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数字化摄影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数字化摄影(CR、DR)对乳腺疾病诊断的特征表现和早期表现,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对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乳腺增生5例、纤维腺瘤3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乳腺癌21例,全部进行双侧乳腺的头尾位及内外斜位CR检查,并与经手术证实的31例乳腺癌普通钼靶摄影片对照.结果 在5例乳腺增生中小叶和囊性增生各2例,1例为硬化性乳腺病.34例纤维腺瘤有23例出现lmm宽的细窄透明晕圈征.在2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有17例是靠CR和乳腺导管造影确诊的.21例乳腺癌患者1例诊断为可疑,1例诊断为不排除乳腺癌,建议进一步检查或定期复查,其余19例均为肯定诊断.结论 目前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先进,也敏感,确诊率达到80%以上,为乳腺癌的早期手术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徐安波;李健;卢鹏亮;裴东方;李晓松;李兵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急诊LC在基层医院应用中的体会(附131例报告)

    目的 总结急诊LC术在基层医院应用中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31例患者施行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LC成功,5例因粘连和变异中转开腹手术,手术平均45min,平均住院5d.肝总管损伤1例.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急诊LC术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求术者具有丰富的LC手术经验、成熟而冷静的临床思维和及时中转开腹的思想准备.

    作者:涂胜;汪蝉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