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伏与臭氧水治疗阴道炎的比较

唐新春

关键词:碘伏, 臭氧水, 阴道炎, 冲洗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49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72人用20倍稀释的碘伏液冲洗,每日一次,连续三天.B组77人用臭氧水冲洗,每日一次,连续三天.结果 A组有效率为94.74%,B组有效率为93.90%,二种治疗方法无显差异性.结论 臭氧水能在医院替代碘伏治疗阴道炎.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印江县院前急救现状探讨

    印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属国家二级贫困县,全县人口40多万.标着急救旗号的有16家医院,共18辆急救车.其中县城4家医院(一家为私营医院)共6辆救护车,其余12个乡镇医院各一辆急救车.真正用于急救且运行良好、规范的为县人民医院及县中医院各2辆急救车,现主要就这两家医院谈谈印江县院前急救现状.

    作者:吕胜琴;邹诗倩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诊治体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5~74岁.6例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3例有排尿困难伴尿频、尿急、排尿中断;1例无明显症状;病程1周~2年.术前均行B超及膀胱镜检查,B超肿瘤呈中等至强回声.8例肿瘤为单发,2例有两处病灶.左侧壁7例,颈部2例,三角区1例.直径0.5cm~3.5cm,平均1.5cm.肿瘤表面光滑,充血,呈乳头状,6例蒂细长,4例蒂较宽,8例男性患者中的3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7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6例给予常规的羟基喜树碱或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

    作者:鄢艳军;陈德胜;简新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FVB小鼠的不同日龄的体重动态变化

    目的 通过对FVB小鼠的不同日龄的体重动态变化的观察,找出其生长发育的特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不同日龄、不同代数、不同胎次的体重,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FVB小鼠第一、二、三代之间不同日龄体重比较中,21日龄第二代与第一代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一胎和第二胎平均体重比较中,FVB小鼠0日龄第二胎与第一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VB小鼠的不同日龄的体重变化,与其它小鼠的品种基本相似,符合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作者:黄月玲;叶炳飞;戴丽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手术室器械的合理化管理

    随着科技进步,新手术的开展以及手术方法的改进,使得器械的种类与数量日趋增多,特别是高新设备的引进,器械的管理成为手术室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认真学习维护管理好每件器械,延长寿命,减少资源浪费,正确应用以更好的满足各科手术的需求.

    作者:郭瑞芳;刘玉洁;杜震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医院内各类细菌培养结果超标原因分析

    预防医院内感染,是医院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空气及各类物品消毒,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但消毒效果并不能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检测,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对微生物污染进行目标检测,已成为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白京霞;陈爱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产科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年来,我院根据孕产妇产前、产后不同时期及产妇的具体状况,分阶段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产妇的产后康复和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陈晓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乌药散合防已黄芪汤治疗小儿鞘膜积液12例体会

    目的 应用乌药散合防已黄芪汤对12例小儿鞘膜积的临床疗效观察,用内服加外洗的方法.结果 疗效显著,治愈有效率达100%.结论 本方有消肿、行气、利水、止痛、收敛、减少渗出的作用.

    作者:张建成;张伟军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膝关节完全强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膝关节僵硬和强直是骨科临床的并发症,多由膝关节创伤、手术、感染等所致.大多数关节僵硬患者经过主被动锻炼或者手术松解等治疗后均能获得满意的恢复,但是由于关节创伤严重、病程长、治疗不及时导致关节完全强直的患者,治疗非常困难.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8例,采用手术松解粘连、股直肌肌腱延长、人造髌上囊、术后早期主被动锻炼、中药熏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刚;步广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彩超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对102例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彩超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彩超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表现,并与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彩超诊断乳腺增生症102例,临床及病理证实91例,诊断符合率89.21%(91/102).彩色多普勒检出25例有血流供应,血流检出率27.47%(25/91).乳腺增生症的声像图表现可分为小叶增生、囊性增生、腺病及腺瘤样增生、混合型增生四种类型.结论 彩超对乳腺增生症可做出明确诊断,准确率高,并可对乳腺增生症做出分型诊断,是乳腺增生症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尚宗礼;朱自帮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化疗科常见的护理纠纷与防范措施

    化疗科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化疗的风险性,发生医疗护理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提高化疗科护理质量的同时,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将化疗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陆建荣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常见影响临床药物药理作用的因素

    我们知道在临床上每一种药物都有其药物作用特点,但随着药物的质与量的变化,其作用的强度与其持久性都有相应变化,对临床的治疗作用,都有一定的影响.如给药的剂量、次数、途径恰当,大多数均能产生预期的药理效应.但在临床上由于受病人的个体差异,药物本身的质量及给药的方式等不同,临床药物效应差异亦较大,下面就临床影响药物作用的常见因素分述如下.

    作者:孙秀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低分子肝素抗凝与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海普宁)治疗急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171例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海普宁)治疗96例及常规治疗组75例治疗各7天.两组7天后继续应用生脉注射液40ml+NS 250ml,IV,gtt,Qd,14天.结果 抗凝治疗组经治疗21天后基本治愈者16.67%,显著好转率为77.72%,恶化及死亡率为2.0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第7天后有非常显著好转(T=7.16,P<0.001);常规治疗组21天后基本治愈率为12.00%,显著好转率为56.00%,恶化及死亡率分别为10.8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14天后有显著提高(T=1.96,P<0.05).抗凝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均无颅内出血.抗凝治疗组的显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χ2=38.19,P<0.001).3个月时复发率,常规治疗组显著高于抗凝治疗组(10.67%和1.04%, χ2=6.01,P<0.05).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为优,且复发率明显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时低分子肝素的剂量和用法掌握恰当,则可避免并发颅内出血,并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贤志;张纪军;郭晓晖;方广荣;张梅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扁平疣36例疗效分析

    1 临床资料治疗组3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2~38岁,平均年龄20.5岁.皮损主要分布在手背、前臂、面部.皮损大小不一,从针头到黄豆粒儿大小不等,数目少的十余个,多的密集成片,病程从一月余至五年余.对照组14例,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16~35岁,平均22岁.

    作者:杨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自凝刀射频消融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功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凝刀射频消融术;对照组,常规口服妇康片及甲羟孕酮治疗3个周期.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定期随访结果.结果 以治疗后3个月内的月经量变化为判定标准,治疗组治愈97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29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血红蛋白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速、无创伤的方法.

    作者:韩玉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27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疗效分析.方法 用德国狼牌鼻内窥镜对275例鼻中隔偏曲行矫正术,其中鼻中隔左偏192例,鼻中隔右偏183例,术中合并切除双侧下鼻甲42例.结果 术后3月随访,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在25.3%~46.3%;好转53.3%;总有效率为92.3%.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好,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并发症少.

    作者:容庆丰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胆囊结石的CT定量诊断

    目的 评价第三代CT定量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及敏感性.方法 120例胆囊结石的病人在使用第三代CT检查后7天内施行胆囊切除手术,术后剖开胆囊,进行结石计数和大结石的大径线测量.结果 120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87例有确切结石计数和测量结果(72.5%);33例CT检查未发现胆囊结石(27.5%).CT图像中显示的胆囊结石的数目:均数±标准差=3±15个;范围为2~82个与手术发现的数目:均数±标准差=68±316个;范围为2~1326个,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CT图像发现的胆囊内大结石的大径线值:均数±标准差=1.08±1.06cm,范围为0~2.4cm;与手术测量值均数±标准=1.68±0.14cm范围为0.67~3.1c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用第三代CT进行胆囊结石的定量诊断不够准确,敏感性也有不足.

    作者:顾苏彪;周宏云;周会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血管性痴呆病因及相关因素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脑血管因素所导致的脑实质损害引起的具有以下至少三项精神活动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其它认知功能(如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的痴呆综合征[1].本文就近6年来收治的VD患者102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研究VD临病因及相关因素,提高对VD的认识,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

    作者:邵亮;王庆周;马宝景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整体护理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穿刺放置胃造瘘管,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在胃镜室即可进行,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创伤小的特点.2004年~2006年,我院为15例患者施行了胃造瘘术,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及精心护理,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了误吸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曹霞;马伟艳;李薇;徐丽萍;冯艳苓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车祸所致脾损伤急诊CT影像分析

    目的 评价CT在因车祸伤所致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脾损伤CT资料.结果 CT扫描发现:脾撕裂合并脾内血肿28例,脾包膜下血肿7例,脾损伤合并包膜下血肿15例,首次CT表现阴性的延迟性脾损伤6例.56例中同时合并腹腔积血22例;同时合并有肝或肾、胸、腰椎体、肋骨等多发性损伤14例.结论 CT扫描可对脾损伤作出正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吴寅琦;李长富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48例临床疗效观察

    头孢克肟为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链球菌(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淋球菌、布兰汉氏球菌、大肠菌、克霉伯氏菌、沙雷氏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我科于2005年9月~2006年2月采用口服头孢克肟胶囊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俊杰;刘晓亚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