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老年病人的特点及心理护理

朱小英;吕美珍

关键词:老年病人, 特点, 心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比例越来越高.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腹腔内出血138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腹腔内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共收治妇科腹腔内出血138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采取了手术治疗,依据病变情况和部位,分别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监测手段的进步,妇科腹腔内出血很大一部分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作者:朱兰芳;黄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普米克及博利康尼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普米克雾化吸入为主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溶液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进行对比,观察B组用普米克气雾剂吸入3个月,随诊1年.结果 观察组在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01,而急性期后1年内的咳喘复发例数,观察B组低于观察A组,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急性期后应用普米克气雾剂吸入可有效预防咳喘复发,防止发展为哮喘的作用.

    作者:张翠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脑膜瘤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PCNA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7例脑膜瘤组织和18例正常脑膜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正常脑膜和脑膜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和65.9%(64/9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urvivin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Ⅱ级(85.7%)和Ⅰ级(51.7%)之间、Ⅲ级(93.8%)和Ⅰ级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PCNA蛋白在正常脑膜和脑膜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0%和55.7%(54/9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PCNA表达阳性率在脑膜瘤Ⅱ级(71.4%)和Ⅰ级(41.7%)之间,Ⅲ级(87.5%)同I级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urvivin与PCNA蛋白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640,P<0.01).结论 Survivin过度表达和脑膜瘤发生及PCNA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参与了脑膜瘤发生、增殖和发展.

    作者:郝进敏;崔世忠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动脉区域化疗给药方法及护理

    近年来,肿瘤的化学治疗得到迅速发展,并被认为是解决肿瘤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现有的化疗药物均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选择性抑制肿瘤(即靶向性)的作用不强,在抑制肿瘤的同时,也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组织产生损伤,因而限制了治疗量的提高.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46例临床分析及救治体会

    目的 总结毒鼠强中毒抢救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和后遗症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病例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点、救治方法及结果.结果 46例患者成功救治,无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采用促进毒物排泄,及时给予吸氧,积极控制惊厥,VitB6伍用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毒,使用纳锘酮促进患者清醒,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护心、脑、肝、肾重要器官功能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和后遗症发生.

    作者:何素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浅谈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特征

    医院文化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目的.通过医院文化建设,能有力促进医院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使医院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轨道,从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作者:周培键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持续高血糖可削弱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诱发或加重胰岛素抵抗,而良好的血糖控制则可以使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控制或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1,2].

    作者:高继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以心包炎为首发症状的带状疱疹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左侧胸痛5d,伴气短3d于2001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于5d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胸痛,呈针刺样,无明显放射痛,持续时间多大于30min,常因转动体位咳嗽而加重;3d前出现气短,胸闷.

    作者:吴宁;周秀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连柏三黄汤外洗治疗带状疱疹58例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好发于春秋季节,以成人多见.其临床特点为数个簇集水疱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支配区分布.

    作者:张智;杨晓茹;董玮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牵引同时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牵引同时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12例,采用骨盆牵引下同时手法予以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牵引后手法治疗.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P<0.01.结论 牵引同时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牵引后手法疗法.

    作者:陆强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七台河市新兴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自实行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麻疹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2005年全区麻疹报告发病系统共上报37例.为了了解新兴区麻疹流行特征,进一步探讨发病流行因素,为加快控制麻疹策略提供依据,现将2005年流行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金贤泰;林海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胺碘酮与依那普利合用治疗心房颤动及预防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作用机制不明,推测与其促进了心房重构,特别是心房结构重构有关.本文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每月发作2次以上)和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病小于半年)患者应用口服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和预防复发,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胺碘酮,实验组在胺碘酮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观察房颤发作频率,复律后随诊12个月,定期观察心房颤动复发情况.结果 胺碘酮与依那普利联用较单纯应用胺碘酮更有助于治疗房颤和预防房颤复发,能够提高治愈率.

    作者:林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5例气管导管堵塞原因分析及预防

    我科在2004~2006年期间共做气管切开术82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4例,年龄18~79岁,共发生气导管堵塞5例.其中一次性气管导管堵塞4例,金属气导管堵塞1例,因发现及时,经积极采取措施,病人均未出现不良后果.

    作者:周兰;郭丽琼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改良简易通便法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开塞露(Enema)插管注入法结合腹部按摩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我科2006年7月~2007年5月收治的46例需要用开塞露解除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采用开塞露40ml插管注入法结合腹部按摩,对照组采用传统开塞露40ml直接肛注法注入,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病人的舒适感、排便率、排便量、排便后是否仍有便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无论从排便率、排便量、舒适感、排便后是否仍有便意均优于传统的用药方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塞露插管注入法结合腹部按摩治疗老年便秘可提高疗效,病人更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郑郁;林淡珠;程春燕;林伟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120例上消化道出血发热原因探讨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后24小时内,部分病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临床观点不一,有观点认为与出血后肠道积血吸收有关,笔者对我院近3年住院治疗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热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此有不同看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脑梗塞1例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眼科常见手术,虽然手术创伤不大,但老年患者适应能力较差,常有全身潜在性疾病,易发生某些意想不到的并发症,现将我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脑梗塞1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伟霞;党计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2165例剖宫产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在有感染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效果及探讨预防用药的疗程,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药费,减缓耐药性的发生.方法 选择2004年1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有感染高危因素的剖宫产病例.A组:采用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共1145例.B组:采用传统的抗菌素预防用药方法,共1020例.比较两组用药情况.结果 通过比较术后CRP、血白细胞数、产褥病率、伤口感染、盆腔炎的发生等,显示A组预防感染的效果优于B组,且明显缩短了抗菌素使用时间及降低了药费.结论 在有感染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应采用围术期预防用药.

    作者:陈永梅;朱坤仪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属宫颈炎中的一种,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炎症导致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剥脱,并由颈管的柱状上皮代替,分为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糜烂.

    作者:徐艳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足部皮肤大片损伤治疗体会

    本人五年内共收治足部皮肤大片损伤者7例.行植皮及白糖覆盖治疗,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王恩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26例分析

    目前,见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治疗上以再灌注治疗为主,其中包括溶栓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由于PCI只能在有条件医院开展,同时费用较高,故溶栓仍为首选.现将我科2002年9月至2006年3月对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在6小时以内的AMI病人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张金荣;张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