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英
阻塞性黄疸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通过PTCD行胆道梗阻减压引流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常见措施[1].采用血管造影机下操作,可正侧卧位对比定位,安全直观,简便易行.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对30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在血管造影机监视下行PTCD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合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此两病居全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前列,其中存活者的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作者:张锡瑞;任鲁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设计可复式椎板截骨显露椎管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自L2~S1各棘突、椎板的上1/3水平截骨,小关节突内缘两侧椎板向上凿开,将棘突、椎板、黄韧带向上掀起,显露椎管,节段切开硬脊膜行SPR术.结果 治疗下肢痉挛性瘫117例,经18~72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术式不破坏脊柱的完整性,又便于SPR术的操作,能避免脊柱不稳和硬脊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宗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患,临床表现虽有一定规律性,但有时变化多端,如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报告2001年2月~2007年4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9例急性阑尾炎的B超检查结果,并着重讨论各型阑尾炎的声像特点.
作者:张凤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毒鼠强中毒抢救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和后遗症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病例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点、救治方法及结果.结果 46例患者成功救治,无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采用促进毒物排泄,及时给予吸氧,积极控制惊厥,VitB6伍用二巯基丙磺酸钠解毒,使用纳锘酮促进患者清醒,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护心、脑、肝、肾重要器官功能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和后遗症发生.
作者:何素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现代围产医学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程度的提高,孕妇及家属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已经有了很多方法来化解孕妇分娩的疼痛,如何使孕妇清醒、无痛苦地分娩,一直是产科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培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分型标准.方法 对已经确诊的70例儿童急性再障和51例儿童慢性再障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再障患儿有如下特点:外周血呈全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明显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小粒细胞面积<50%,细胞成分以非造血细胞为主;增生活跃患儿的骨髓中,非造血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慢性再障儿的特点是:外周血呈血小板减少和(或)白细胞减少和(或)贫血的血象,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髂骨骨髓以增生活跃为主,但粒细胞系比例减低,红细胞系比例可正常,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巨核细胞减少,小粒细胞面积<50%,细胞成分以非造血细胞为主.结论 儿童生再障的表现与Camitta提出的轻型再障不同,根据本文结果提出儿童再障的分型标准及胸骨骨髓在诊断急、慢性再障中的意义.
作者:宁建玲;黄丹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本文对中山市某医院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方面的情况和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结果群众在该医院看病就医的总体评价尚可;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希望寻求一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路子.
作者:刘志新;林振;韦海潮 刊期: 2007年第18期
Sturge-Weber综合征较为少见,国内报道不多,发病率男女相等,一般无家族遗传倾向.单侧者多见占90%,而双侧者罕见[1].现将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高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适应症和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4月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大出血患者共55例.应用奥林巴斯(Olympus)HX-5LR-1型和HX-5QR-1型钛夹置放操作器以及HX-600-135型金属钛夹止血.结果 55例共使用金属钛夹170枚,首次有效率100%,终止血率92.7%.结论 金属钛夹治疗各种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止血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李祺;孙远杰;刘志忠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医院中护患纠纷也时有发生,由于精神病人的行为责任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丧失,精神科的这种纠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健康服务中既要尊重病人权利、保证安全,又要维护自己合法利益.
作者:董艳荣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方法 对郑州市中心医院1999年以来的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结果 11例患者中首诊确诊3例,误诊心绞痛3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心衰1例,肠梗阻1例,呼吸系统疾病1例,脑血管病1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误诊率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注意鉴别诊断,以期发现早期诊断线索.
作者:孙慧灵;张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损伤,约占身体各部位损伤的10%~20%,病情多危急,特别是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病情演变快而复杂,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恰当的护理,常危及病人的生命.现将我科2年来CT确诊的68例颅脑损伤的院前救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胜琴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眼科常见手术,虽然手术创伤不大,但老年患者适应能力较差,常有全身潜在性疾病,易发生某些意想不到的并发症,现将我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脑梗塞1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伟霞;党计锋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作为一项成熟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为200例患者植入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纲;李玉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460例新生儿窒息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羊水过少,其次是脐带因素、妊娠合并症、早产、第二产程延长及产前出血.结论 孕期应严密监测羊水情况,对高危妊娠要做好胎儿监护,防治胎儿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卢梅秀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开塞露(Enema)插管注入法结合腹部按摩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我科2006年7月~2007年5月收治的46例需要用开塞露解除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采用开塞露40ml插管注入法结合腹部按摩,对照组采用传统开塞露40ml直接肛注法注入,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病人的舒适感、排便率、排便量、排便后是否仍有便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无论从排便率、排便量、舒适感、排便后是否仍有便意均优于传统的用药方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塞露插管注入法结合腹部按摩治疗老年便秘可提高疗效,病人更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郑郁;林淡珠;程春燕;林伟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体会,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自2004年7月~2007年4月应用电子腹腔镜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25例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其中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187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30例,胆囊息肉8例.中转开腹4例,占1.8%,发生并发症10例,占4.4%.包括胆道损伤4例,术后胆漏4例,胆囊管残余结石1例,脐部切口出血1例.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的,但必须加强技术训练,手术中小心操作.为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应掌握好LC的适应症,胆道损伤是严重的并发症,遇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时,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术中出血为紧急并发症,如短时间内不能有效止血,应立即中转开腹.
作者:万兴友;庞家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近年来,营养支持已成为危重患者救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有证据表明,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具有优越性,肠内营养已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
作者:赵海涛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全口义齿在患者口腔中行使咀嚼功能时,多种原因可造成再次损坏义齿,如义齿基托破裂或者折断,通过恰当的再次处理修补及修理后,义齿仍可继续使用.笔者2004~2006年对门诊34例行全口义齿修补,发现全口义齿损坏的主要原因在于临床修复工作中某一环节上的失误,其次是患者使用不当或其他原因造成义齿折断及破裂.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