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植;洪莲花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5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31例和生理盐水注射液(对照组)28例.监测治疗前及每疗程结束后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血压等指标,同时观察症状及体征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31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65%.对照组28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57.1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生化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SCr、CCr,BUN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只有BUN改善明显(P<0.05),SCr、CCr虽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作者:王辉;罗先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的FD患者138例,对入选病例询问消化不良症状(包括腹胀、餐后饱胀、早饱、腹痛、嗳气、恶心、呕吐等7项),并为患者症状积分.同时以我院体检健康成年人11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结果 FD者中37.7%有抑郁症状,34.7%有焦虑症状,28.9%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男女间无差异.FD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P<0.05).伴焦虑抑郁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较非焦虑抑郁状态者显著增高(P<0.01),消化不良症状程度与SAS、SDS标准分呈正相关(r=0.531,r=0.467,P<0.05).结论 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与FD发生有关.
作者:连传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巨大儿及正常足月儿1岁内体格发育情况,探讨巨大儿及正常足月儿的肥胖发生的差异性.方法 对处于同一生活水平的社区散居儿童66人观察随访1年,记录其1个月、6个月、1岁时的体重、身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婴儿期的肥胖发生率巨大儿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儿,巨大儿在婴儿期内的体格发育明显超过正常足月儿.结论 出生体重是婴儿期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雷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又称心功能不全,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导致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系统两方面异常的临床综合征[1].有许多诱因,如感染、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摄入钠盐过多、用力排便、严重心律失常、用药不当等均可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2].因此,对心力衰竭的病人实施康复指导,使病人对疾病有较明确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避免诱发因素,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小萍;敖艳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根据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某些药材的饮片和粉末直接在紫外灯下即可产生荧光;而有些药材必须经过酸碱及各种有机溶剂处理后,再置荧光灯下观察,才会产生特有的荧光.笔者在实践中对几种中药材真伪鉴别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汤晶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采用隐蔽性观察法,由专业人员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结果 操作前洗手的依从性为3.57%,操作后洗手的依从性为32.14%;临床医生操作前洗手的依从性为1.85%,操作后洗手的依从性为7.4%;护理人员操作前洗手的依从性为4.11%,操作后洗手的依从性为34.11%;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操作后洗手依从性分别为ICU23.80%、血透室28.57%、产房39.13%、儿科45.94%.结论 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是工作忙、洗手池少不方便、洗手占用时间长.
作者:史静芳;刘俊霞;闫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采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类型锁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32例锁骨不同部位类型的骨折,分别采用外1/3骨折用锁骨钩钢板,中1/3和内1/3长斜形、粉碎性骨折用重建钢板,中1/3和内1/3横形、短斜形骨折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32例锁骨骨折病人根据不同部位类型骨折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全部达到临床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5.2天,无骨髓炎、骨不连,外观正常,上肢肌力及功能正常.结论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不同部位类型的锁骨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愈合快等优点,是锁骨骨折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黄林;彭世民;彭龙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上颌窦穿刺冲洗发生晕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对2000~2006年26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病人通过原因分析,拟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经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只有找出上颌窦穿刺冲洗发生晕厥的原因,才能很好的预防晕厥的发生.
作者:梁海烈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6月~2005年6月已出院的病历1000份及死亡病历40份,针对护理方面的内容逐一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占26份;医嘱与护士执行时间不一致占38份;护理记录存在真实性缺陷占105份等.结论 通过加强护士在职教育及培训、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和书写能力、培养敬业精神、加强医护交流、加强环节质量监控,可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能力.
作者:李燕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测定过敏性紫癜患儿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后各项凝血指标.结果 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后患儿各项凝血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且还可能对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帮助.
作者:罗桂平;叶小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产生于来自中胚叶起源的细胞(mesoderm-derived cells),因此,人体内有多个器官和组织可以分泌AFP,如:肝、肾、睾丸等.AFP是一种单链糖蛋白,自它被发现以来,一直被当作是肝癌的一种特异的标志物.1970年,purves对肝癌病人血清作凝胶电泳时发现AFP有不同的迁移率,此后人们对AFP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且发现AFP分子与外源凝集素的亲和力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发生在AFP的单糖链上,因此,把氨基酸序列相同而糖链不同的AFP叫做AFP异质体.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2004年5月开始无痛技术广泛应用妇科门诊的多种手术操作中,均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现报导如下:
作者:宁儒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及对照人员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a-807基因多态性,探讨该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28例脑梗死及128例正常人的GP Ia C807T基因型.结果 在安徽地区汉族人群中,脑梗死组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T8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都有对照组(χ2=4..34,P<0.05).结论 在安徽汉族人中,血小板膜GP Ia T807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病人的遗传危险因素.
作者:孙震;王爱玲;余元勋;冯俊;杨春;程景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1997~1999年间收治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称结脑)43例,其中住院资料较完整的39例,现就诊断治疗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乐音广;刘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生长因子受体(HER-2)、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水平和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多药耐药的表达.结果 8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58%、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5%、生长因子受体阴性率为55%、P-糖蛋白检测为-~+占49%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检测为-~+占39%,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化疗有相关性(P<0.05).结论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P-糖蛋白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联合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化疗密切相关,检测ER、PR、HER-2、P-gp和GST-π对子宫内膜样腺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良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2000~2006年共收治6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9例,我们对患者产生恐惧的心理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根据产生恐惧心理的不同因素,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得患者早日康复,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高丽华;薛秀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我科1999年至2005年共收治18例小儿颅骨骨折患者,占同期小儿头部外伤的13.5%.18例中致伤原因为坠落6例、击伤4例、交通肇事8例.部位以顶、额多见,其中开放及闭合性骨折各9例,16例摄X线片明确诊断,14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无感染及癫痫发生,均治愈出院.
作者:高良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心理护理中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而得以实现的,一是语言的,二是非语言的.而心理护理就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语、态度、表情和姿势等,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病情发展.实践证明,有效的信息传递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红;李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部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多在中年以上发病,在世界上死亡率很高,仅次于心急梗死和癌症,居第三位,具有三高一多的特点,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合并症多[1].
作者:陈开花;娜日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们于2001.01~2004.06,对26例中晚期食道癌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镶粒子自膨式金属支架CSFMS治疗,并对术后及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作者:张仪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