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芳
目的 加强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病室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引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对病室的空气、医疗护理操作、用具及医护人员的手等方面加强消毒管理,才能控制医院感染.结论 严格无菌操作,规范监测管理是降低及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熊晓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护理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使护理工作更好的适应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院每年对全院在职护士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基础护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核评估.
作者:霍婵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核心,是手术室的核心工作.自2004年以来,我院手术室经过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体会到:手术室必须建立科学的、完整的护理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护理质量标准,通过手术室关键护理过程控制,使科室向着重质量、重安全、重服务的方向发展,从而提供优质、准确、高效的手术护理服务.
作者:石志红;方丽;孔凡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特征,提高对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60例经手术穿刺癌栓等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内部结构、边缘形态、周围组织改变及增强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具有空泡征2例,细支气管充气征1例,空洞1例,钙化1例,具有深、浅分叶征51例,短细毛刺征和棘突征47例,具有血管集束征36例,胸膜凹陷征53例,癌肿胸膜侧阻塞改变6例,39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癌体均有强化,强化幅度超过40Hu.结论 CT特别是靶区HRCT扫描及靶区增强CT扫描可以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诊断准确率.
作者:于书奎;于皓;李东宁;王长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慢性维持性血透病人越来越多.据文献报道[2,4],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死亡病例中约50%以上死于心脑血管性疾病,它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增长和接受血液透析的时间成正相关.
作者:施莲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六年来的全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1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孟克勤;李红霞;张成松;许静;孟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甲氧氯普胺用于治疗溃疡病等胃肠道疾病,有很好的止吐及改善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的作用,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一些不良反应报道特别是锥体外系反应逐渐增多,现将这几年我院遇到的10例此类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李隆桂;谢亚凤;李巧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心肌梗死(AMI)患者越来越多,分析其临床特点,很有意义.笔者对本院2002年1月~2008年8月住院的30例75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一临床分析,以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临床依据,以防误诊、漏诊,指导防治.
作者:苗淑芳;赵瑞亭;李美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康复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78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n=40)和对照组(n=38).康复组于术后即开始护理康复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在术后20d应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康复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1项评价指标中有2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9项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术后护理康复干预可以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郝爱萍;李永玲;郑晓云;杨玉叶;赵雅智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内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2003至2007年完成随访的240例内窥镜行鼻内鼻窦手术患者进行随访研究,240例中Ⅰ型81例(33.7%),Ⅱ型120例(50.1%),Ⅲ型39例(16.2%),术后随访6~16月.结果 Ⅰ型治愈率90.1%,Ⅱ型治愈率80.8%,Ⅲ型治愈率66.7%.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结论 鼻内窥镜行鼻内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规范的手术操作(建立准入制度)与细致的术后处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鼻窦镜手术围手术期是值得重视的观点.准确的诊断手段和合理的麻醉方式的选择是病人容易接受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侃;吕雪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骨折患者在早期、中期、后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各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有所侧重.根据以往骨科临床诊治经验,骨折的整个中药治疗过程可以归纳总结为四步八法,即寒、凉、温、补四步和与其相对应的凉血止血法、芳香开窍法、活血祛瘀法、软坚散结法、续筋接骨法、温经通络法、补益气血法、补益肝肾法八法.
作者:龙初建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近年来母乳喂养有下降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上采取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和改变家属和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认识和错误的观念,促进了母乳喂养率提高.
作者:郑芳;李长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临床上常见合并高位脊髓损伤伴截瘫,伤情较重,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生残废,使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手术是颈椎骨折常用的治疗手段,手术危险性高,护理工作特别重要.
作者:刘玉霞;康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手外伤易至掌、指骨骨折,骨周围的结构复杂、功能精细,如何做好骨折复位内固定及终恢复手的功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若治疗不当易发生畸形愈合、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手功能的恢复,手术治疗可早期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恢复手功能.
作者:胡安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对患者身心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日前,随着人口增加和交通业、建筑业的发展,外伤致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高位截瘫患者的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挽救患者生命,保存其功能,使其尽可能康复,是护理中的一项艰巨任务.
作者:屠海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夏月暑气当令,天气炎热,且多雨水,气候潮湿.目前空调设备已渐入普通人家.当人们在烈日下奔波,一旦进入清凉世界,倍感凉爽舒畅,更有甚者,夜卧其室.岂知暑天汗出较多,腠理开泻,且恣食生冷,寒湿偏胜.若体质素虚者,更易患空调病.
作者:景星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院于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国产空心加压镙纹钉内固定治疗中老年的股骨颈骨折31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柏林;于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因为混合型颈椎病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前后做了两次颈椎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第一次阻滞治疗术毕约90min后,出现手足心麻木、瘙痒,继则感觉颜面部瘙痒,口唇麻木,全身瘙痒,皮肤潮红,手足肿胀感明显,并且逐渐感觉心慌、胸闷,患者十分紧张.
作者:汤合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静脉留置针其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特别适合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其安全使用成为能否发挥其优势的关键,笔者采用我室的临床资料对影响静脉留置针安全使用因素进行了分析.
作者:于瑞欣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职业健康安全是指防止特定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发生工伤及事故、职业性伤害和健康危害,保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健康与安全.产科医护人员的服务对象是医院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所受到的职业化危害具有专业特殊性.在临床很多操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各种有害的生物性、物理性等因素,这些因素均可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对产科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采取必要的职业防护是保证产科医护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夏茹梅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