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婵平
目的 明确胃癌术前病变与周围器官的粘连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分析32例经胃镜或上消化道检查诊断为胃癌并经手术证实的患者,术前均行SMCT检查,总结分析病变的形态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意见,结果通过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有11例病变与邻近器官分界不清,提示有粘连,并经手术证实,手术符合率100%,占本组病例的34.38%;24例显示有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证实27例有转移,手术符合率88.89%,占本组病例的75%.结论 SMCT检查对判断胃癌局部侵犯邻近器官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胃癌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世东;牟健民;刘万胜;王振强;王林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MMF)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为肾病综合征患儿16例,霉酚酸酯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2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和肾功能改善情况,随访2年.结果 治疗12周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而血白蛋白升高,自身前后对照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疗程结束完全缓解9例(56.25%),显著缓解3例(18.75%),部分缓解2(13.5%)、无效2(13.5%);完全缓解和显著缓解的12例患者2年内复发2例(16.67%).结论 MMF能明显改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功能,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较理想的免疫抑制剂.
作者:王小燕;贾宝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通过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健康教育,促使遵医行为,使ICP孕妇有一满意的妊娠结局.
作者:张青玲;张庆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食道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减少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和促进病人康复、减轻经济负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金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心肌梗死(AMI)患者越来越多,分析其临床特点,很有意义.笔者对本院2002年1月~2008年8月住院的30例75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一临床分析,以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临床依据,以防误诊、漏诊,指导防治.
作者:苗淑芳;赵瑞亭;李美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冻干粉针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的6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和丹参冻干粉针,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其他基础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5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冻干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王宏心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牙周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500例牙周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牙周病病因复杂,其中口腔卫生不良是基本病因,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遗传、牙合畸形、老年性退变、全身性疾病等与牙周病有关.结论 建立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刷牙方法,适时矫正牙合畸形,提高宿主抵抗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轻牙周病的严重程度,必要时用药物和牙周病手术大限度地治愈牙周组织疾病.
作者:李利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带状疱诊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痛及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或神经痛等症状为主.
作者:梁园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一次性患者自控镇痛泵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新型镇痛方法,在临床上很受外科患者的欢迎.自控镇痛技术(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与传统肌肉注射麻醉镇痛药相比,PCA具有用药效果好、起效快、药物浓度维持恒定的优点.
作者:梅林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危及患者健康甚至生命的重症.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有效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笔者报道我院自2005年7月以来所进行的12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资料.
作者:杨成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就业前掌握护理操作的一条重要途径.我院担负着大本、大专及中专护校生的临床带教任务,在多年的带教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输液操作规程中未涉及到的细节问题,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很受护生欢迎,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作者:田沛云;常向红;曹亚珍;武海霞;赵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它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受压的神经元尽可能恢复,防止和减轻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牛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间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TUR-Bt术或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行膀胱灌注预防复发.方法 A组:THP:40mg每周一次,连续八周.B组:THP:30mg每周一次,连续八周.以后每月一次连用八次,一年内三月复查一次膀胱镜,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膀胱镜了解复查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是A组出现的副作用及并发症多,如尿痛、尿频、尿道狭窄、下腹部痛等.故应将B组方案作为临床膀胱灌注的首选方案,其副作用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既安全又非常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永清;章欣;车新平;闫河峰;冀强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近几年,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5年来,笔者所在地区布氏杆菌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总结我院2008年2月1日~2008年3月15日的5例布氏杆菌病住院病例,均出现了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治宽;赵为民;赵桂清;李宝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核心,是手术室的核心工作.自2004年以来,我院手术室经过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体会到:手术室必须建立科学的、完整的护理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护理质量标准,通过手术室关键护理过程控制,使科室向着重质量、重安全、重服务的方向发展,从而提供优质、准确、高效的手术护理服务.
作者:石志红;方丽;孔凡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朗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临床较少见,而发生在下颌骨部位者则较为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并复习有关文献.
作者:贾东;赵文峰;陈增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冠心病病人心理反应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从而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尉红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骨折患者在早期、中期、后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各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有所侧重.根据以往骨科临床诊治经验,骨折的整个中药治疗过程可以归纳总结为四步八法,即寒、凉、温、补四步和与其相对应的凉血止血法、芳香开窍法、活血祛瘀法、软坚散结法、续筋接骨法、温经通络法、补益气血法、补益肝肾法八法.
作者:龙初建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减少烧伤削痂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 将42例烧伤患者分成两组:烧伤切削痂创面(治疗组,n=31)采用肾上腺素溶液1:20万(5μg/ml)湿敷3次,局部湿敷生理盐水为对照组(n=23)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结果 治疗组渗血点主要为散在分布,术中平均每1%烧伤面积切削痂出血量为(15 9±5 6)ml,平均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56.8±10.9),术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治疗组.治疗组湿敷后0.5h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及脉搏升高(P<0.01或P<0.05).结论 烧伤创面湿敷肾上腺素(5μg/ml)可明显减少削痂术中出血量,该方法使用方便,不失为大范围切削痂术的有效止血方法之一.
作者:吴月艳;王玉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护理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使护理工作更好的适应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院每年对全院在职护士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基础护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核评估.
作者:霍婵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