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娥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它既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医院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财务管理工作谈几点做法.
作者:石奇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肠内营养鼻饲袋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50例采用一次性肠内营养鼻饲袋,对照组采用传统空针灌注法,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反流、呕吐、腹胀、腹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一次性肠内营养鼻饲袋管饲输注法对改善喉切除后患者顺应性、提升肠内营养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海燕;严寒荣;翟喜玲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护理工作量大,工作劳动强度大;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压力大.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用人性化管理激励下属,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才能确保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共同创造和谐的神经内科护理环境.
作者:韦应和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仍以手术为主,但存在手术后创面大且修复慢、术后炎症反应重、可再次复发等缺点,由于该手术后缺损创面较大,难以直接用局部结膜转移完成创面修复,近年来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修复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的创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裴化维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要点,提高对其特殊性的认识.方法 对48例急性ARV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多有诱发因素,具有一般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常合并其它部位心肌梗死.体征主要是低血压、颈静脉充盈、三尖瓣听诊区收缩期杂音、右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全部心电图均有V4R导联ST段抬高,52.1%抬高超过V1~3导联ST段.18例行UCG检查,均表现为右心室扩大及右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治疗上要重视扩溶升压,慎用血管扩张剂,21例行溶栓治疗,46例症状缓解,血流动力学稳定,2例死于全心衰竭,抢救成功率95.8%.
作者:刘菊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新升格专科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策略.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5名新升格专科学校教师心理状况进行量化并统计分析.结果 新升格专科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国内其他人群.结论 新升格的专科学校,由于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制定新升格专科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陈瑞领;刘向光;姜波;姚志鸿;王雪静;徐慧琳;张青 刊期: 2008年第29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预后良好,HFMD流行时伴随较高的死亡率,该病可引起心肌损害.我市2008年5月份出现该病流行,现对收入我院的219例HFMD患儿进行心肌酶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作者:黎灿 刊期: 2008年第29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避孕失败所采取的一种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传统人流术都是在无麻醉状态下进行的,患者在极为紧张的状态下忍受着痛苦和恐惧,同时手术过程中刺激迷走神经会引起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重者可引起抽搐和晕厥.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2004年10月~2008年4月我院妇产科与麻醉科合作用异丙酚在静脉全麻下行无痛人流术,整个人流过程中患者无知觉、无焦虑、无恐惧,减少了人流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亦相当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冯慧;陆美怀;李香;武警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黏膜肠化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根除HP对胃黏膜肠化生的影响.方法 对200例有胃黏膜肠化生患者与360例无胃黏膜肠化生患者比较HP感染情况,对100例HP阳性胃黏膜肠化生患者予HP根除治疗后胃镜1~3年,有无HP根除,将其分成HP组与HP未根除组,观察肠化生的变化情况.结果 肠化生组与非肠化生组HP感染率分别为64.0%、51.4%,两组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胃黏膜肠化生与HP感染密切相关,根除Hp对胃黏膜肠生化有逆转作用.
作者:周荣富 刊期: 2008年第29期
前颅凹底脑膜瘤约占全部颅内脑膜瘤的40%,其中约25%为鞍结节脑膜瘤.由于肿瘤位置深在,且与视交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垂体柄、下丘脑、三脑室底等重要结构毗邻关系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故手术切除难度大.自2000年4月~2008年5月,我院应用翼点入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广宁;赵军;于广久;王艳华;关宇欣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高校医院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抽取东北师范大学校医院的147名高血压病人,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高血压治疗情况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高年龄、高职称和单一用药是影响高校教师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结论 建立完善教师健康档案,建立定期对高职称教师和老年教师用药进行提示制度,采取固定、低剂量、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和控制教师的高血压,成为今后高校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式.
作者:宁洁;刘秀峰 刊期: 2008年第29期
妇产科手术操作中常遇到炎症粘连松解后分离的创面缓慢渗血,或因止血不彻底造成术后血肿形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出现多例患者在妇产科手术后并发腹部血肿.现将我院的诊断治疗情况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柳贤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加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42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和洛汀新,对照组给予洛汀新,观察两组治疗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压(BP)、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C、TG、UAER明显降低(P<0.05).结论 疏血通和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疗效显著,能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作者:王建伟;李利锋;许白生 刊期: 2008年第29期
下肢深静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腹部大手术后病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谈到围手术期风险,我们会习惯性地想到术中及术后的出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术后猝死的病例,很多是由于DVT引起肺栓塞所致的.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腹部大手术后发生下肢DTV者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品文 刊期: 2008年第29期
肝损伤是腹部损伤时常见的急腹症,外伤性肝破裂在腹部创伤中占15%~20%,肝外伤病死率达18.6%~56%,严重肝外伤更高达到31%~76%.我院自2003年~2007年共收治肝外伤病人45例,报告如下.
作者:冀有良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诊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结果 27例患者经保守治愈;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1.2d.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临床上虽然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肠绞窄,非手术治疗有效,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如出现肠坏死、腹膜炎征象时应及时中转手术.
作者:徐勤海;赵双霞 刊期: 2008年第29期
肺心病是老年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经常发生呼吸衰竭,其诱发因素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氧流量控制不当,排痰无力,不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痰液,用镇静剂过多等等.通过多年的护理实践,笔者体会到,呼吸衰竭治疗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作者:苏丽华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对比研究经皮空心松质骨螺钉和石膏外固定治疗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新鲜无移位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随机分成两组,螺钉组(27例)和石膏组(21例),术后或石膏固定后每2周膝关节拍摄计算机辅助X线片1次,直至骨折愈合;对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8.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螺钉组27例平均愈合时间为8.2周;石膏组21例平均愈合时间为11.5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间近期(3个月、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12个月、2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空心松质骨螺钉在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明显优于石膏固定.
作者:马田;慕宏杰;姜俊杰 刊期: 2008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中药通心络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常规控制血压理想前提下比较通心络治疗前后与辛伐他汀治疗前后的动态超声检查观察,从形态学的角度了解对颈动脉INT的改善及附壁斑块的消长.结果 通心络组与辛伐他汀组在治疗前后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数量减少及程度减轻均具有确切疗效,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中,通心络具有与辛伐他汀相似的作用.
作者:段霄燕;郭晓玲 刊期: 2008年第29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女性11例,男性2例,均为单眼发病,发病年龄21~37岁,患者均有中心视力明显下降,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等主诉.眼底表现类似老年性黄斑病变,但病灶较老年性黄斑变性者小,病变多在眼底后极部,特点为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导致的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病变区有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及神经上皮脱离,病灶周围有环形或弧形网膜出血,有的可见黄色渗出病灶,不伴出血,或可见灰白膜样病灶,病灶不超过1PD大小.
作者:刘隽;方林;周洁 刊期: 200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