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常见疾病与不同喂养方式的调查分析

王全震

关键词:婴儿, 喂养方式, 患病率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幼儿常见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婴幼儿开展了婴儿喂养方式的调查工作,并对资料进行卡方与方差分析.结果 3组喂养方式在婴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贫血和佝偻病发病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母乳喂养组发病率均低于混合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结论 积极提倡母乳喂养,能有效预防婴儿常见病的发生和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患者的心理及营养支持护理体会

    肝癌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病情进展,抗肿瘤治疗,心理因素尤其重要.因为从健康到病人的角色转变,首先产生恐惧、烦躁、焦虑、猜疑、孤独等心理活动,若不及时改变以上心理变化,后果极为严重.但是在注重心理护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营养支持护理.因为,心理因素以及肿瘤本身产生抑制食欲而成厌食,患者进食量减少.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便会引起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下降,而致感染.因此,笔者从心理分析及护理和营养支持方面说明其重要性.

    作者:谭湘玲;黄麦翠;刘小兰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190例急性心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分析

    急性心脑血管病常可引起比较特异的心电图表现,国内外均有报道,严重者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王志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高龄老人50例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老人肺部感染的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门诊病历详尽分析.结果 无发热的24例,无咳嗽、咳痰16%,肺部无实变体征的80%,未闻及啰音的占28%,白细胞不高的占40%,胸片无典型片状阴影占76%.结论 高龄老人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不易治愈.但若注意规范治疗,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加强综合治疗,将有助于控制感染,减少住院.

    作者:岳廷;张鹏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旋转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的常见病,亦是腰腿疼病的常见病之一.临床症状以腰腿痛为特点.由于传统的手法比较单一,其疗效及治疗范围受限.1985年以来,作者采用改进后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数万例,现将部分资料完整的964例介绍如下:

    作者:梅金祥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20例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手术及预后.方法 对20例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除18例,1例次全切,1例单纯囊肿切开排液减压.随访2.5年,肿瘤全切除者均痊愈,2例复发.结论 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术中尽可能全切除囊结节,是预防肿瘤复发的关键.

    作者:陈广宁;于广久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纳洛酮组30例.两组均采用HIE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纳洛酮,量为0.05~0.1mg/kg,加10%葡萄糖1ml,静脉注射,随后改为0.03~0.05mg/kg,加10%葡萄糖30~50ml静滴,持续4~6h,连用3~5d.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两组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

    作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婴幼儿常见疾病与不同喂养方式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幼儿常见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婴幼儿开展了婴儿喂养方式的调查工作,并对资料进行卡方与方差分析.结果 3组喂养方式在婴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贫血和佝偻病发病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母乳喂养组发病率均低于混合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结论 积极提倡母乳喂养,能有效预防婴儿常见病的发生和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王全震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加强社区人群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互联、资源共享为医学界实现现代化健康教育提供了技术保证.健康教育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未来医学的补充.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宽带网络建立,用以上技术进行健康教育也将成为适用型方式.这将需要我们从事医疗、护理的医务人员,把健康知识、防病知识、自我保健知识等定时、不定时进行整理,通过以上途径、技术或面对面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武颖;刘晶惠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儿童集体癔症46例分析

    通过对两起儿童集体癔症共46例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暗示治疗效果的分析,提示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文化素质较低、生活环境的不和谐因素,禁锢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判断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外界因素对该病的发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儿童的特点运用安慰性药物治疗,合理的心理暗示和正确的解释工作.有效地消除暗示影响,揭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姚超;余启尚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急诊重病人及心肺复苏病人治疗成功的方法,外科急诊科医师掌握经口气管插管术的优点.方法 81例病人在急诊科或外科由当班医师行经口气管插管术.结果 插管成功74例.结论 由急诊科医师或外科医师熟练掌握经口气管插管术,快速建立通畅气道,为抢救的成功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的机会.

    作者:杨太恒;李相文;滑建军;李广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肾活检是有创的检查手段,对护理配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科于2004年6月~2007年10月对86例肾脏病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经过精心的观察与护理,保证了肾穿刺的顺利开展和成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潘志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礼仪服务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医院,向社会和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使服务对象满意,是每个从医者的天职,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作者:沈苏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老年人阑尾炎诊治体会

    我院外科从2006年1~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32例,施行手术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绝经后反复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因和诊疗策略

    绝经后反复泌尿生殖道感染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50%的61岁以上的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1].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老年女性生活质量,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周瑛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药物流产用于带器早孕41例临床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用于早孕妊娠,其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成功率可达91%以上,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它的适应范围通过临床多年的实践研究也在逐渐扩展,我们认为带宫内节育器(简称带器)妊娠已不再列为药物流产的绝对禁忌证.我们通过对2000年3月~2003年3月的41例药物流产应用于带器妊娠的观察,认为带器的实施药物流产,效果良好.

    作者:周慧;古丽巴努·胡斯曼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肝癌破裂出血5例误诊原因分析

    肝癌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占肝癌死因的10%[1]左右,如破裂局限于包膜下,仅有疼痛、压痛,小破裂出血至游离腹腔可出现类似胆囊炎、阑尾炎的症状,较大破裂出血不易自止,可表现内出血休克,可短期内死亡,另外多数病人年高体弱,病史不明确、体征不典型,易致误诊误治.2001年12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肝癌破裂出血误诊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贵林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阴道镜检查800例中40例CIN的阴道镜检结果.结果 800例中CIN发现40例,占23.25%.CIN的异常阴道镜图像主要为异常血管、醋酸白色上皮、白斑、碘不着色区、镶嵌.结论 阴道镜下异常图像进行活检,对发现CiN具重要意义.

    作者:徐虹;张伯建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呼九社区老年高血压防治现状综合评价

    目的 了解本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现状,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方法 通过门诊和深入社区,对400名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病程、认知程度、治疗现状及并发症、住院费用等参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高血压认知程度低,多数不规律服药,基本控制率仅22.6%,心脑血管并发症高,4年内住院达47.2%,住院费用达100余万元.结论 应采取政府参与、医院专家指导、社区医生健康咨询、长期深入的健康教育、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医疗保障的经济支持等综合防范措施.从而提高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节约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

    作者:王立勤;王利民;武立昕;赵瑞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进展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宫缩乏力常见,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其治疗原则是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首选药物治疗,非创伤性治疗,必要时果断行手术治疗.积极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近年来,产后出血的治疗有了很大发展,,现就目前产后出血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惠英;唐玉云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每日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劝能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对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每日1次的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首次透析治疗时间2h,第2次透析治疗时间3h,以后每次透析治疗时间4h,分别于治疗后1周、2周作疗效评定.结果 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7例痊愈,2例好转,1例因病情较重转院.治愈率70%,总有效率90%.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下降均非常显著(P<0.001),随访3个月至1年,痊愈8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 间歇性血液透析是成功救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新明;贺应琼;刘泽秀 刊期: 2008年第2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