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娟
幽门螺杆菌(HP)因其致病性及作用明确的致癌因素引起医学是广泛关注.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高达60%.
作者:姚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红骨髓总容量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性病征.加强对再障的治疗护理,至关重要.现结合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令珂;宁晓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人工流产术是产科门诊收诊率高的手术.根据我国国情和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工流产率也越来越高,一往采用传统的扩宫方法施术,患者痛苦大,给患者身心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我院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逐渐探索无痛人工流产术.丙泊酚注射液(Propofol injection)在临床中的应用解决了以上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寇俊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急诊救治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快速组织人员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救治,从而为伤病员赢得抢救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急诊病人病情复杂,技术难度大、危急凶险、抢救技术标准高,因此,急诊医疗纠纷是医疗服务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纠纷处理中病人的索赔价格越来越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医疗纠纷不仅给医院带来经济上损失,也严重地影响着医院正常的工作程序.笔者针对目前急诊科存在的护患纠纷,将常见原因及隐患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总结.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输精管结扎术后相隔一段时间内再行输精管吻合术后的生育能力状况分析.方法 分析输精管吻合术后回访的64例患者输精管结扎术后至吻合时的时间长短;输精管吻合术患者年龄;患者于输精管结扎术后至吻合术后时间段生殖系统感染等情况对生育能力影响分析.结果 输精管吻合术后的生育能力状况与患者输精管结扎术后时间段长短,患者输精管结扎术后生殖系统有无感染,患者现在吻合术后时年龄等存在相关性.结论 输精吻合术后其生育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哺乳期的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病例并不少见,现就其诊断、人流特点、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防治分析如下:
作者:周群;周爱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产妇离院后如何在家庭中进行护理,这是新的护理模式和打造和谐的护理平台所必须做到的,随着形式的发展护理工作已进入每一个家庭,使很多病人撑握了在家庭护理上的知识,产妇也同样需要离院后在家庭中进行护理,在家庭护理上,应注意哪些原则,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武智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损害与预防职业损害危险的出现.方法 回顾性统计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总结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损害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心理因素等,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损害的培训,更新观念,避免侥幸心理,强化安全防护知识,建立起工作人员重视防护、加强防护、严格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就可以保证每一位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燕生;郭楠;张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好发因素、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9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45.40%,病死率34.18%,晚发性发病82.23%,老年患者占54.43%.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75.44%.大多数G-杆菌时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产ESBLs分离率占15.12%.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监控,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朱宇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城市三级医院现已普遍开展了临床药学服务,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医院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却发展缓慢,制约了医院发展的整体步伐.笔者就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管理工作谈一些心得体会,借此对此项工作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作者:李惠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设置急诊绿色通道以来,我科对124例AMI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观察其是否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到治疗.结果 124例患者中,在发病后2h内得到及时治疗29例,2-6h得到及时治疗者75例,6-12h得到及时治疗者,>12h者4例,死亡7例.结论 A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实施救治可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时间的浪费,使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作者:郝玉兰;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心理干预对单人间与多人间居住的乳癌患者情绪影响的差异,研究合理住院环境在护理干预中的合理性、必要性.方法 入组单间居住患者23例,多人问居住患者78例,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干预第2周、干预第4周以汉密顿(HAMD)抑郁量表评定抑郁发生情况与程度.结果 两组初入院时不良情绪发生率及程度无明显差异(P均>0.05),四周末多人间居住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多人间环境中更有利于疾病应对中的支持和生存质量的改善,不同居住方式对情绪存在明显影响.
作者:董春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结核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1999年-2003年收治的难治性肺结核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形成原因及其治疗方法.结果 未全程用药、用药量不足、不合理联合用药和过量用药是难治性肺结核的主要原因.结论 结核治疗要采取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以防止结核菌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困难.
作者:赵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夏季患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的病人骤增,急诊观察床往往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为了缓解床位紧张状况,及时对病人进行观察和治疗,我院观察室设立了坐位输液,但随之而来的晕厥时有发生.本文拟从护理角度就病人坐位输液发生晕厥的原因和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宁晓明;孟令珂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9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TS注射液.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左室功能好转,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较显著性差异,两组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TS注射液治疗AMI可改善左室功能及心肌缺血,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于忠辉;陈方焘;孙东兴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患者、医护人员对药师作用的认可程度与评价,促进药学服务的开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5分制评估被调查者的肯定程度,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患者对药师的职责了解程度不高,护士和医师对药师的技能评价较高,但对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方式与效果有很大分歧.结论 药师还需扩大提供服务的层面和领域,使其更受信任.
作者:温保堂 刊期: 2008年第24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68岁,因间断性胸痛4年,加重2d入院.患者既往因间断性胸痛,多次收住我院内科,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查体:T 36.5℃,P 82次/min,R 19次/min,BP 93/62mmHg(1mmHg=0.133kPa).精神差,神清,语晰,唇不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肝功、肾功、血常规、血脂和心肌酶均正常;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相应的治疗效果欠佳,入院第3天晚进食后心前区疼痛加重,伴腹胀,嗳气.复查心电图与入院时比较无变化,硝酸酯类药物无效.追问病史,既往进餐后有多次类似症状发作.次日做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反流性食管炎,给予雷尼替丁静脉滴注,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多潘立酮口服,3d后症状缓解出院,嘱其继续服上述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随访2年,心前区疼痛史未再发作.
作者:张朋旭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儿颈部淋巴管囊肿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对11例孕13周~26周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超声检查11例胎儿均系颈部淋巴管囊肿.结论 超声检查可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部位、各器官的发育情况,能及早诊断出胎儿畸形,有助于终止妊娠,实行优生优育,在生理和心理上减轻孕妇的痛苦,有利地保护孕妇的隐私权.
作者:胡晓丹;张文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抗感染治疗是CAP治疗的主要环节,正确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我们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CAP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景春;毕见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1 处方分析的目的和意义2007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我院处方存在的具体问题.在院长的领导下着重分析门诊处方,其过程抽出我院不合格处方(2007年)1000张,进行所存在问题的分析讨论,制定合理措施,并加以实施.其目的是统一规范我院处方的书写规格,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为患者的防病治病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熊新姣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