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浅探

胡丽风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乳牙龋齿, 危害和预防
摘要:目的 了解某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开展防治工作、制定治疗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某幼儿园3-6岁285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用龋失补乳齿(dmft)均值记录患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5.1%,龋均为3.8.患牙充填率为4.2%.乳牙患龋率高的是双侧下颌乳磨牙.结论 某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低于2001年浙江省平均水平,乳牙龋坏充填率低.乳牙患龋率高的是双侧下颌乳磨牙.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0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盆腔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约占子宫肌瘤的0.5%-1.0%,占妊娠的0.3%-0.5%[1].对我所2002年3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书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B超检查时需警惕已结扎妇女发生宫外孕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疾病,如诊断治疗及时可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病死率.而B超是简单有效的检查手段,更是早期鉴别宫内外怀孕的必要手段.但是仍有许多特殊病例无法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而延误病情,已结扎妇女发生宫外孕就是其中一种.

    作者:施郁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 48例STE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为四组,A组≤3h,B组3-6h,C组6-12h.结果 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3.3%、75.0%、37.5%,前两组与后一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分别为0%、3.8%、12.5%.结论 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负相关,STEMI发病3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好,住院期间死亡率低,3-6h次之,而对于发病时间6-12h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显著,但仍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新惠;宗道然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齐齐哈尔市某中专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浅析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某中专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24h膳食记录及称重法调查某中专学校589名学生的膳食状况,并进行常规营养缺乏症体格捡查和实验室生化检验.结果 男生能量的撮入占供给量(RDA)的98%,基本满足;女生占75%,显示不足.蛋白质摄入量仅占RDA的85.3%(男生)和72.9%(女生),且优质蛋白质不足,锌、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摄入不足,钙摄入量严重不足,仅占RDA的30.6%(男生)和31.4%(女生),膳食结构及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部分学生呈营养缺乏体征.结论 该中专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结构显然有着很大的不足,建议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副食摄入,提高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摄入量.

    作者:刘速;由桂红;晨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ICU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17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ICU病房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临床特点,探讨其致病微生物的新特点及其治疗途径.方法 观察177例院内感染的分布情况、致病微生物种类、耐药性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ICU病房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在ICU病房内耐药菌明显增加,β-内酰胺酶(ESBL)阴性菌较普通病房增多,真菌感染率和院内感染率有明显上升.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使用能诱导或加重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药物;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以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进一步加强ICU病房的管理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朱宇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如何运用法律知识

    在法律意识不断完善的今天,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更多的群众已学会运用有关法律武器保护个人及家庭的权益,医院作为一个纠纷敏感性强的服务行业,作为基层的管理者--护士长,如何运用好法律条例、保障工作人员及患者的权益,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作者:方素萍;史家一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中药骨伤液湿敷治疗闭合骨折消肿止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骨伤液治疗闭合骨折消肿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四肢闭合骨折患者按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将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口服伤科接骨片;治疗组将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湿敷骨伤液(紫荆皮、黄金子等21味中药用45%酒精提取),疗程一周.结果 治疗组疼痛缓解平均4.62d,肿胀消退时效平均5.12d;对照组疼痛缓解平均8.83d,肿胀消退平均9.25d统计学比效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药骨伤液湿敷治疗闭合骨折,其消肿止痛疗效显著.

    作者:沈勇灵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对腹部大手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综合性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术前做好知识宣教,有计划地进行呼吸道准备及胃肠道准备,注意合理的营养,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环境和空气污染,有效地减轻切口疼痛及控制感染,效果满意,感染率降低.

    作者:马梅花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对护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医院进行健康教育,不仅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而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医院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护理健康教育正在经历着一个迅速发展和崛起的时期.护理健康教育是医院的重要职能,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手段,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产生发展、内容、实施方法及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田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卵巢癌腹腔化疗的护理

    目的 通过对卵巢癌患者腹腔化疗的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化疗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20例卵巢癌患者共108次疗程进行顺铂腹腔化疗.结果 经对腹腔静脉导管的护理及化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从而达到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80%.结论 对卵巢癌患者腹腔化疗首先要重视化疗前的心理护理,化疗中要严格三查七对,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分析,做好化疗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护理应对,做好出院指导.

    作者:陈维梨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吲达帕胺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82例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A组)和常规剂量(B组)各41例.A组服吲达帕胺1.25mg,B组服2.5mg,均1次/d,疗程为8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测血压、血电解质、血糖、血脂及血尿酸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9.6%(P>0.05).两组的血钾、血钙、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相近,但小剂量治疗更经济、副作用少、更安全.

    作者:陶丽娟;宫学晶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常见妇科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阴道炎、宫颈糜烂、阴道宫颈炎、外阴炎、附件炎、盆腔炎或盆腔脓肿等.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疾病的发展呈现多样性,而且致病菌谱随着检测的先进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成为妇产科普遍突出的问题,这些疾病严重危害了妇女、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应予以重视,现将近年来有关生殖道感染性几种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余满荣;冯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对上腹部有手术史者开展了胆囊切除术2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23例病人中2例粘连严重中转开腹,开腹率8.6%,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有上腹部手术史者不是手术禁忌证,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以及开腹胆囊切术的经验可以使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朱景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高血压的现状及治疗

    高血压已成为人类疾病头号杀手之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面对我国高血压患者三高三低的特征,这种现象农村尤为严重.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长期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后随访,从而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润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大的影响——附35例报告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大的影响.方法 将75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的随机分为缬沙坦组(35例)和赖诺普利组(40例),两组均用药6个月.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一个月测量血压,据心脏彩超测量指标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 两组用药后血压、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比用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病人的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大.其疗效与已知可逆转左心室肥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赖诺普利的疗效相当.

    作者:包敏敏;石来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尿毒症妇女月经期血液透析的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指长期依赖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的一类特殊病人,而尿毒症妇女又是这一类特殊病人中的特殊群体.尿毒症妇女在接受漫长的透析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上月经期,针对妇女月经期的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透析方法和护理.我科自2004年3月~2008年3月对收治的16例年龄在19-44岁之间的尿毒症妇女进行了月经期血液透析183次,现就月经期的血液透析如何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黄荣英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式探讨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式,并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寻找和实施创伤小、手术质量高的适合徼创全子宫切除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5年来我院妇科行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CTVH)156例,和近二年来经阴道改良的全子宫切除术(GTVH)128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对传统、改良两种阴式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手术时间、出血量、术时副损伤、术后病率、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优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时副损伤、术后病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安全、简单、可行、微创、可以扩大阴式子宫切除指征,在微创手术时代的今天,改良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首选、值得推荐的理想术式.

    作者:王立红;胡玉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剖腹洗胃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报告

    洗胃法是救治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的首要措施,彻底洗胃清除胃内毒物,大限度地减少毒物吸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洗胃法的正确与否在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患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洗胃法有了不断改进.

    作者:王锦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瑞芬太尼对地氟醚应用于不同年龄组全麻病人MAC的影响

    地氟醚是安全有效的吸入全麻药,具有理化和生物性质稳定,麻醉诱导快、苏醒早,无肝、肾毒性,对机体循环功能影响小和肌松良好等优点.但因价格昂贵且麻醉强度弱,常用于复合麻醉中.

    作者:陈树斌;李绍臣;李文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暖箱中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的探讨

    暖箱中新生儿体温完全由操作者所设定的箱温控制,为了避免因机器故障或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患儿高热或低温的损害,除经常查看暖箱中的床温计外,还要定时监测婴儿的体温.

    作者:陈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