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4例年轻妇女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黄木寿

关键词: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 年轻妇女, 治疗与预后,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54例年轻妇女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年轻妇女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中位年龄31岁;5年总生存率55.56%,生存时间4~120月,平均生存期76月.结论 多因素影响年轻妇女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患者预后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PDLLA螺钉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价值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有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开始在我科治疗的15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无断钉,术后切口无感染、无瘘道形成.优13例,良2例,优良率迭100%.结论 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效果满意.

    作者:罗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老年呼吸衰竭期间的饮食指导与减少便秘的方法探讨

    老年呼衰患者多伴有身体多器官功能发生减退.这期间发生便秘原因有:胃肠道的蠕动和吸收受到抑制;因疾病和环境改变而引起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精神心理因素而引起便秘;病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活动受限;进食纤维食物和喝水过少;在床上排便不习惯、顾虑多,尽量抑制便意,造成大便干结而发生便秘.排便困难加重呼吸困难.

    作者:程鸣;钟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作用.方法 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所有患者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如期出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承受力和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手术成功率.

    作者:吴冬冰;李慧卿;颜丽芳;郑羽雯;唐丽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对儿科门诊高热惊厥病人的紧急处理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易发于6个月~5岁儿童,如能及时给予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方法,不但可使病人获救,而且对患儿预后,减少并发症均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春颖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静脉瓣膜功能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我院自1998年以来,选用静脉瓣膜功能环(EVS)治疗26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永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复杂肛瘘的治疗体会

    复杂性肛瘘是指有两个以上内外口及管道有分支窦道或主管道通过括约肌深层的肛瘘.手术方法不当,易导致肛门失禁和瘘道残留.

    作者:孙华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54例年轻妇女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年轻妇女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54例年轻妇女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年轻妇女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中位年龄31岁;5年总生存率55.56%,生存时间4~120月,平均生存期76月.结论 多因素影响年轻妇女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患者预后好.

    作者:黄木寿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的观察与护理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近年来喉部分切除术发展很快,许多资料报道5年生存率并不比喉全切除术低.

    作者:蔺大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目前我国中药饮片质量分析

    现今中药饮片质量堪忧,严重影响到患者用药安全及疗效,笔者阐述了中药饮片从产地到生产、流通、使用、检验等各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袁电杰;张印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增强医院科研管理水平

    科研工作是医院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加强科研管理、推动科研工作不断发展,是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科研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建设、增强医院科研管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具体包括:熟悉和掌握国家科技政策方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服务意识,完善科研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组织和协调能力,加强科研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倡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作者:姚玲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它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225例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中期引产的护理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中期引产是指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对14~24周之间的孕妇,因母儿情况不适于继续妊娠或避孕措施失败或适应计划生育的要求须终止妊娠而用人工的方法使胎儿产出的过程.

    作者:刘美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介绍一种简单检查宫颈裂伤的方法

    宫颈裂伤是阴道分娩中常见的软产道损伤之一,应及时诊断处理,否则将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如贫血、感染、陈旧性裂伤、性交痛、宫颈口松弛、脱环、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宫颈外翻等.

    作者:邹新文;高红云;张晓丰;范玉梅;肖明云;刘立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54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洗胃,应用盐酸戊乙奎醚、胆碱酯酶复能剂、保肝、利尿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分别对住院时间、给药次数、药物总量、治愈率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住院天数,恢复清醒时间、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药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作者:罗秀珍;吴晓秋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904例经胃镜检查或手术病理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两组间临床症状差异显著;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均较中青年组明显增多.结论 老年性溃疡隐匿且大多以并发症为首发,老年病死率高于中青年.

    作者:张维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囊性肾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囊性肾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证实的囊性肾癌平扫及三期(皮质期、实质期、肾孟期)增强扫描征象,并与超声结果 对比.结果 肾上极3例,肾中极4例,肾下极5例,双肾同时累及1例,增强扫描皮质期有9例病灶结节及分隔明显强化,3例呈中度强化;实质期、肾孟期强化迅速减退,呈速升速降改变,CT检出敏感性100%,诊断准确率92%(11/12),超声对囊性肾癌的检出率为100%,但准确性仅为33%,大部分不能确诊.结论 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断准确率,定性诊断较超声更具优势.

    作者:卢金生;陈彦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单纯缝合加OB胶网膜贴补治疗胃溃疡穿孔160例分析

    胃溃疡穿孔是外科常见病,往往造成严重感染,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穿孔多位于胃窦近幽门处,手术方法 有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术两种,前者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随着内科药物治疗溃疡效果的明显改善,有必要重新评价单纯缝合在胃溃疡急性穿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后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而且基层医院医师操作技术不熟练.我科自2002~2008年采用修补加OB胶网膜贴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160例,患者恢复顺利,效果良好.

    作者:韦民;陈晓峰;张丙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瑞琪联用杜秘克治疗顽固性便秘56例临床分析

    临床上顽固性便秘极为常见,有的病程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病人痛苦大,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并且传统的导泻药物易产生药物依赖和中毒性肠道麻痹,反馈性加重便秘,我们采用瑞琪(枸橼酸莫沙比利,江苏豪森)和杜秘克(苏威制药)联用治疗顽固性便秘5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辉;范光学;李锡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成批高温苯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组织救治

    1 临床资料2008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了一批因交通事故苯爆炸燃烧造成烧伤并不同程度吸人性损伤患者14例,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6~68岁,烧伤总面积3%~72%TBSA,均有头面部烧伤,其中2例有Ⅲ度烧伤,面积大者达50%TBSA.

    作者:欧阳才生;胡永才;程勇;许喜生;周永生;马铮铮;陈凯;李柏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5周妊娠7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多用于停经49d以内的早孕,对于12~15周妊娠者采用钳刮术,病人既痛苦且并发症也较早孕增多.

    作者:王艳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