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爱华
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课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医院管理思想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能大限度地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作者:王威翰;王凤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前列腺摘除术,目前应用摘除腺体后,用可吸收线缝腺窝近一圈,形成尿道内口,术中、术后出血少.可为临床推广.
作者:邢书凯;杨艳环 刊期: 2008年第19期
1 米非司酮简介自1982年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的研究者们首先合成抗早孕激素,即米非司酮以来,药物流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米非司酮是19去甲睾酮的衍生物,主要通过对抗孕酮的作用,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米非司酮临床用于终止早孕的服用方法为:空腹或进食2h后,首次口服25mg米非司酮2片,当晚再服1片,第二早服1片.第三天晨服1片,1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卧床休息2h,门诊观察6h.注意用药后出血情况,有无妊娠物排出和副反应.
作者:文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比观察51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者的QT离散度的变化,并对急性心肌梗死组12例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与未发生室颤患者QT离散度比较.结果 急性心梗死组QTd、QTc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生室颤患者QTd及QTcd明显大于无室颤组患者.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显著增高,QT离散度的延长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名伟;罗书裕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NDP 80mg/m2,CF 100mg,d1~5,5-FU 500mg/m2,d1~5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结果 26例患者中2例CR,16例PR,有效率69.23%.结论 NDP联合CF/5-FU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能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李世栋;徐克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3个护理单元的106名护士,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多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测评,满意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医生满意度测评≥95分者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李晓翠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笔者介绍了氟哌啶醇治疗急性脑综合征的方法,认为氟哌啶醇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急性脑综合征的严重精神症状,其用药量小、副作用相对较少,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戴希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臀位足月妊娠,其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3年间住院分娩的产妇资料共9873例,回顾分析足月臀位326例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326例臀位足月分娩产妇,剖宫产184例,占56.4%,阴道分娩142例,占43.6%,二组产妇在产后出血、产程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臀位足月妊娠,其分娩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是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正确掌握合适条件的臀位经阴道分娩,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彭光媚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鼻源性头痛是由于鼻腔-鼻窦疾病所引起的头痛,大多有明显的鼻部症状.随着鼻内窥镜和鼻部CT扫描的广泛应用,临床诊断不难.但在临床上也有部分患者因鼻内病变或解剖结构异常引起头痛,由于没有明显的鼻部症状,常就诊于内科被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或偏头痛,从而延误治疗.笔者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无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3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褚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再通对早期恢复窦性心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1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5例,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min、小于12h.入院后即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17例再灌注治疗成功,8例再灌注治疗失败,由此分为再灌注治疗成功组及再灌注治疗失败组.观察溶栓后6h内再灌注治疗成功组及再灌注治疗失败组窦性心律恢复情况.结果 17例再灌注成功患者中14例6h内恢复了窦性心律(82.4%),8例再灌注失败患者中2例6h内恢复了窦性心律(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出现Ⅲ°AVB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尽早溶栓能使急性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有助于尽快恢复窦性心律,减少死亡率.
作者:吴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甘露醇治疗外伤性低眼压的疗效.方法 对60例外伤性低眼压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60例中应用甘露醇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者48例,占80%,12例无效需行手术治疗,治疗无副作用.结论 甘露醇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治疗外伤性低眼压的方法.
作者:李高亮;韩丽英;陶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化疗是癌症病人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由于化疗副作用会给病人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必须采取科学的指导,使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增强治疗信心,减轻用药后的反应,使身心处于佳状态.我科自2005年6月~2007年10月对60例癌症病人通过健康教育,减轻和消除了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万霞;廖卫;张秀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符合新生儿破伤风诊断的5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1例患儿中,男39例,女12例,主要表现为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治疗首选安定.结论 用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房桂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综合医院手术科室的病床设置约占医院病床总数的一半左右,病床使用率和周转率都比较高,手术诊疗范围大,急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意外情况多,故手术室任务重、责任大,加强手术室的风险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手术是通过侵入性操作为病人解除病痛,医治创伤的手段,一刀一剪、一针一线郜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和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笔者从护士的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及其它客观因素入手,对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的几个环节作浅略分析,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杜绝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作者:伍琼秀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非手术方法用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适应证及疗效,加深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病因治疗的认识.方法 根据鼻咽侧位片,选择A/N比率小于等于0.70患儿共86例,采用西药结合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控制或调节饮食.结果 78例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91.39%.4例转手术治疗.A/N由治疗前为(0.68±0.21)转为治疗后(0.59±0.13),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 儿童腺样体肥大非手术治疗效果肯定.腺样体病理性肥大需手术治疗时,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保守治疗效果再做决定.
作者:李国建;张炜;赵青云;王锦云;贾晓煜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龋齿是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它列为全球需要重点防治的疾病.龋齿造成的疼痛会影响儿童的进食,同时影响儿童的休息,因龋齿导致牙齿缺失还可影响儿童颌骨发育,导致颌骨畸形.目前我国幼儿的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为了解我县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和近几年干预效果,以便进一步制定更好的预防措施,2005年10月,我们随机抽取了8家幼儿园进行了龋齿病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国;刘喜房;任宝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孕酮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广泛用于妇产科终止妊娠、引产,治疗异位妊娠、紧急避孕,以及妇科良、恶性肿瘤治疗等,均取得了较好疗效.随着对米非司酮研究的不断深入,该药必将在妇产科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蓝静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首次即行内引流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管径>1.5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24例,随机分为内引流术组(治疗组)122例和T管引流术组(对照组)102例,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出现近期并发症15例,远期并发返流性胆管炎6例,再发结石3例,均在局麻下行胆道镜取石及对症治疗而痊愈.对照组近期并发症10例,远期并发胆管炎24例,再发结石23例,23例均行二次手术,改行内引流术20例,3例因病重而再行T管引流,死亡2例.结论 对管径>1.5cm的胆总管结石宜首次即行内引流术.
作者:杨生明;杨雪冰;邓长云;马保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与高位结扎加膝下经皮不开口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性下肢溃疡2年内复发率.方法 对比38位病人47肢体行传统手术和35位病人40肢体行高住结扎加分段缝扎手术下肢静脉性溃疡2年复发率.结果 传统手术比分段缝扎手术有更低的2年复发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隐静脉曲张性下肢溃疡行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比高位结扎加膝下经皮不开口缝扎有较低的复发率.
作者:卢忠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之一,也是医院治疗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稳、准、快、好地穿刺成功,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但有时难以一次穿刺成功.现就近年来对穿刺部位、静脉条件、个体差异等文章做一综述.
作者:王秀凤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