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马永梅

关键词:检验科, 医源性感染, 工作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 传染源, 病原微生物, 自我防护, 直接接触, 医疗废物, 医技科室, 交叉感染, 患者, 标本, 处理
摘要: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各种传染源集中的地方.检验科工作人员除了要与患者直接接触外,还要接触患者的各种标本.这些标本蕴含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本身就是传染源,因此检验科工作人员须要加强自我防护,认真处理医疗废物,避免其成为交叉感染的源头.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654-2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现笔者将2007年3~10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654~2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小儿支原体肺炎均符合小儿内科学第6版临床诊断标准,肺炎支原体抗体(+)及X线结果的确诊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对照组53例,其中男38例,女15例.两组患儿均无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也未使用其他影响胃动力的药物.

    作者:范淑霞;杨秀珍;张志清;王广欣;郑桂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膜引导性骨再生(MGBR)技术的研究进展

    膜引导性骨再生(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MGBR)技术是修复骨缺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通过在骨缺损处放置膜材料,作为一种机械屏障,控制周围组织长入骨缺损区,为骨细胞的生长提供一个引导空间,保证骨组织在骨缺损区的生长修复,在此修复过程中膜材料起了关键作用.本文重点描述其机理和膜材料的新进展.

    作者:张树立;刘炳才;周东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定兴县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及干预措施

    龋齿是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它列为全球需要重点防治的疾病.龋齿造成的疼痛会影响儿童的进食,同时影响儿童的休息,因龋齿导致牙齿缺失还可影响儿童颌骨发育,导致颌骨畸形.目前我国幼儿的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为了解我县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和近几年干预效果,以便进一步制定更好的预防措施,2005年10月,我们随机抽取了8家幼儿园进行了龋齿病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国;刘喜房;任宝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胆总管结石首次即行内引流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首次即行内引流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管径>1.5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24例,随机分为内引流术组(治疗组)122例和T管引流术组(对照组)102例,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出现近期并发症15例,远期并发返流性胆管炎6例,再发结石3例,均在局麻下行胆道镜取石及对症治疗而痊愈.对照组近期并发症10例,远期并发胆管炎24例,再发结石23例,23例均行二次手术,改行内引流术20例,3例因病重而再行T管引流,死亡2例.结论 对管径>1.5cm的胆总管结石宜首次即行内引流术.

    作者:杨生明;杨雪冰;邓长云;马保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新生儿破伤风5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符合新生儿破伤风诊断的5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1例患儿中,男39例,女12例,主要表现为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治疗首选安定.结论 用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房桂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VPN技术在图书馆数字资源扩展应用中的研究——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扩展应用为例

    笔者提出了数字资源扩展应用的必要性,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和各附属医院网络及资源建设情况为例,时如何实现数字资源扩展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通过对比,选择了一种节约学院网络资源并且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利用IPSec/SSL VPN技术实现了读者异地获取并安全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并将实现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作者:王巍;文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医学生应用SLIPA和经典喉罩LMA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初学者应用SLIPA(一种新型喉上通气道)(Streamlinecl Liher of the Pharynx Airway)和LMA(classie laryngealmask)的使用情况.方法 36名没有气道管理经验的医学院学生通过看如何放置通气道的视频录像及产品介绍,学习如何使用SLI-PA和LMA.每个病人只允许放置两次.根据医学生对通气道的满意程度;成功和失败率;初次放置的成功率和开始进行通气的时间对SLIPA和LMA进行评估.结果 67%的医学生喜欢用SLIPA(95%可信区间49%~81%).放置总的成功率(一次或两次)SLIPA为94%(34/36);而LMA是89%(32/36)(P=0.39).初次放置成功率SLIPA是83%(30/36);LMA是67%(24/36)(P=0.10).开始通气的平均时间SLIPA组(40.6s)明显短于LMA组(66.9s)(P=0.004).结论 初学者使用这两种通气道,均有较高的放置成功率.当做为初次使用的通气道时,SLIPA组开始通气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这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在急救复苏方面.尽管喉罩已证实可被初学者灵活应用,并可在气管插管失败时迅速建立气道,本研究表明suPA在这些领域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洪玉丽;林万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1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表现特点分析

    分析11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早期诊断及对其预后进行讨论.

    作者:潘恩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二种无痛人工流产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笑气(50%氧化亚氮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吸入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420例早孕未产妇(包括未经阴道试产剖宫产术后再孕者)按自愿原则分为3组,异丙酚组85例,采用异丙酚静脉注射;联合组280例,采用笑气吸入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55例不用任何药物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宫颈口扩张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异丙酚组、联合组的镇痛效果与宫颈松弛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流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的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异丙酚组无显著差异性,而宫颈松弛度显著高于异丙酚组.三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异丙酚静脉注射,笑气吸入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初孕未产妇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少,但后者宫颈松弛情况优于前者,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直秋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PCNA、nm23、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nm23、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与临床病理行为的关系.方法 江苏镇江第二人民医院2005~2007年的胃癌组织石蜡切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CNA、nm23、p5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采用SPSS1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x<'2>检验分析PCNA、nm23、p5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行为的关系,同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50例胃癌PCNA、nm23、p53表达阳性率分别是100%、44.0%、46.0%,nm23、p53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淋巴转移以及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PCNA与浸润深度无关,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以及淋巴转移有关系(P<0.05).结论 PCNA与nm23、p53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PCNA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淋巴转移有明显关系.

    作者:顾敏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重度颅脑损伤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原因所造成的颅脑损伤发病率呈增高趋势.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头部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等)、脑干损伤、颅内血肿,病人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娄福玲;苏建中;郭月琴;李宏义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低压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肠套叠是指一段消化道嵌入邻近的另一段肠管内,是婴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集了27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予以低压空气灌肠复位,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低压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替复位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告如下.

    作者:丁慧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系统培训护士实用礼仪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3个护理单元的106名护士,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多因素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测评,满意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医生满意度测评≥95分者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实用礼仪的系统培训,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李晓翠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2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西药为基础治疗合中药方剂独活寄生汤与宣痹汤加减内服,根据症状变症加减.对照组28例只口服西药.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传统方剂独活寄生汤合宣痹汤辅助西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朱庆军;陈淑宏;王广欣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第二产程时间与分娩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加强临床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627例住院分娩产妇临床资料,按照第二产程时间<1h,1~2h、>2h分为Ⅰ组、Ⅱ组、Ⅲ组,统计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s评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ICU监护情况、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羊水污染情况等.结果 ①新生儿窒息率、ICU监护Ⅲ组>Ⅱ组>Ⅰ组:新生儿Apger's评分Ⅰ组>Ⅱ组>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3组阴道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存在显著差异(x2=129.580,v=4,P=0.000);③羊水污染程度依次是Ⅲ组>Ⅱ组>Ⅰ组(x2=60.197,v=6,JP=0.000).结论 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与母儿围产预后密切相关,严密观察产程进程,积极处理缩短第二产程,可望获得良好预后.

    作者:刘军防;张小路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及分析

    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常导致医疗纠纷.自2001~2007年间我科收治259例髋部骨折病人,其中术后死亡6例,笔者探讨其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孙安源;殷利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附42例报告

    目的 总结42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临床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经肺动脉及右室流出道切口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无残余分流.流出道狭窄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 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因其解剖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无自然闭合倾向,且易导致主动脉瓣脱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经诊断即应早期手术,疗效确切.

    作者:陈红卫;王宏山;张润生;刘广文;潘砚鹏;杨恒;张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62例

    支原体肺炎系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常同时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占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的10%,秋冬季发病较多.近几年,我们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自拟的百部六味汤治疗支原体肺炎62例,并设立对照组,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及体会.结果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陈如玺;董志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奈达铂(NDP)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NDP 80mg/m2,CF 100mg,d1~5,5-FU 500mg/m2,d1~5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结果 26例患者中2例CR,16例PR,有效率69.23%.结论 NDP联合CF/5-FU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能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李世栋;徐克友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