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刘桂芳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机械性因素, 自我防护, 手术科室, 生物, 健康, 措施
摘要: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除保障全院所有手术科室的配合外,如何针对威胁、自身健康的生物、理化、机械性因素,进行自我防护,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对我科近年来针对各种情况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除保障全院所有手术科室的配合外,如何针对威胁、自身健康的生物、理化、机械性因素,进行自我防护,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对我科近年来针对各种情况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刘桂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穿心莲内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mgrap-hispaniculta(Burm.f)Nees]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能.

    作者:叶宝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颈动脉病变在彩超检查中应用之我见

    目的 对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显示管腔内径和血管内膜是否有斑块及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情况,探讨超声在临床的诊疗作用.方法 收集217例患者进行双侧超声检查颈动脉.结果 217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均显示正常98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改变.结论 超声对颈动脉病变检查,其方法准确、简便、无损害.

    作者:韩朝;王爱名;韩意;韩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急性腹痛病人的诊断体会

    急性腹痛是临床急诊病人中常见的一种主诉,病情危机,病因很多,常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等,鉴别诊断非常困难,因此,对这类病人不仅要求急诊科医生全面了解急性腹痛的各种病因及临床表现,而且要求医生能尽快做出一个准确的诊治方案,否则延误病人的诊治,甚至造成医疗事故,现就急性腹痛病人的临床诊断思路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谈一些诊治中的体会,供大家探讨.

    作者:贾万金;冯艾青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意向性震颤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重物砸伤头部致头痛1h伴伤后意识障碍于2007年6月22日入院.无震颤麻痹病史.体查:神志清醒,GCS评分15分.前额、左枕部头皮肿胀,无波动感及凹陷性骨折征.

    作者:罗益民;黎景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缩宫素在产程中的合理应用

    自1954年,由du.vigneaud等合成缩宫素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刺激子宫收缩、引产或促进分娩[1].合理应用缩宫素是计划分娩及催产成功的关键,如使用不当,可引起宫缩过强及胎儿窘迫,甚至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母儿生命.合理恰当使用缩宫素对产妇及胎儿起到积极有益作用,为减少产力异常所致难产发生率,降低手术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故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缩宫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艳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41例子痫的临床分析

    目的 为了探讨降低子痫发生率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1978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41例子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孕产妇死亡1例,病死率2.4%,围产儿死亡7例,病死率为16.3%.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适时终止妊娠,注意产后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子痫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王秋燕;尹林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急诊处理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急诊处理方法.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月急诊处理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218例,手法还纳174例,急诊手术44例.结果 手法还纳成功162例,失败12例,假性复位2例.急诊手术1例,术后4d出现腹膜炎再次手切除坏死肠管,并发睾丸血肿4例,伤口浅表感染2例.结论 疝块柔软的大部分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能手法还纳,复位后要注意观察,假性复位者要急诊手术.

    作者:庞宏谋;莫宗永;梁立然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自1996年9月~2007年12月收治成人巨结肠9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5例,女4例,年龄28~76岁,行Swenson术4例,Duhaml术1例,Rehbein术3例.术后1例出现器官功能障碍(MOF)1例,切口感染2例.全组无吻合口瘘、无死亡.结论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表现不固定,手术方式不固定,手术方式有待个体情况具体处理.

    作者:林晖;林俊琼;梁毅;陈春雷;何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沙棘干乳剂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棘干乳剂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相关指标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提供有效药物.方法 将16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8例,分别给予沙棘干乳剂、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3%,优于对照组62.82%(P<0.05).结论 沙棘干乳剂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康复指导体会

    目的 使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病人更好的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方法 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为96例病人成功实施了结肠造口术,分别从手术前期、术后恢复期、出院康复期三个阶段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除有2例发生造口出血外,其余病人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正确的康复指导可以使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病人更好的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魏淑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动脉导管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对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6例的99个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前、术后三维彩超检查,对比肌瘤体积的变化,术后随访观察月经量和腹部疼暖症状的变化.结果 99个肌瘤术前平均体积为(128±16.7)cm3,UAE后5个月平均体积为(26.2±3.4)cm3,体积缩小率为79.7%;黏膜下、肌壁间肌瘤体积缩小率与黏膜下肌瘤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13例合并子宫腺肌症者,术前肌瘤平均体积(105.2±10.6)cm3,UAE后5个月肌瘤平均体积(56.2±7.6)cm3,体积缩小率4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临床可选择性替代手术治疗.

    作者:孙海英;李梅红;陈方焘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穴位敷贴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符合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膏敷贴肺俞、脾俞、天突穴位治疗.1d敷1次,每次1~2h,至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消失.结果 治疗组在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喘呜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是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效的辅佐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黎碧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慢性胆囊炎之中医疗法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西医一般采用解痉止痛、控制感染、利胆、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而且绝大多数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而祖国传统医学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极佳.

    作者:唐继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几种辅助药物在硬膜外麻醉时对SpO2的影响

    目的 监测分析硬膜外麻醉时加用辅助药物对SpO2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病人80例,随机分为四组.术前ADA Ⅰ~Ⅱ级,分别行下腹部、下肢、会阴、盆腔手术.L1~4间隙穿刺,阻滞平面控制在TS以下水平.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Ⅱ~Ⅳ组经静脉单次加用相关药物.各组均用美国产Marqutte DASH 2000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右手拇指SpO2,分别记录(仰卧位)阻滞前后,加用辅助药物后5、10、20、30、60min各时段的SpO2低值(不吸氧情况下).结果 硬膜外阻滞前后未用辅助药物时SpO2无明显改变;加用辅助药物后,各组SpO2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加用地西沣组SpO2下降非常显著(P<0.01).与对照组(Ⅰ组)比较加辅助药物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无论加用哪种辅助药物,都应密切观察病人的SpO2改变,用药后前30min均应常规给予病人氧气吸入提高SpO2值,避免SpO2.下降造成病人显著的生理改变.

    作者:黄先迪;冉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癃闭

    千金苇茎汤为千名方,不但治肺痈,还可加味化裁治疗肺热壅盛之癃闭症.

    作者:金开建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中西药综合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效果评价

    抗组织胺药、氨茶碱、黄芪红参组方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中行之有效,并且如果能长期应用,甚至能达到治愈哮喘的目的.

    作者:谭秀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预见性护理对吸入性呼吸道损伤行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吸入性损伤病人实施气管切开的预见性护理经验,完善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112例吸入性损伤病人,在确诊为吸入性损伤的初期,气管切开前、后,拔管时与拔管后等时相进行预见性护理,一旦发现病人有气管切开指征,在做好护理急救的同时及时报告医生.结果 112例患者中,10例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均在预见性护理信息提示下实施气管切开,轻度和中度病人未实行气管切开手术;本组除2例大面积烧伤(93%和96%TBSA)早期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 吸入性损伤的主要治疗与护理原则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是否实施气管切开与何时切开,预见性护理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有效防止呼吸道堵塞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苏斌;陈方焘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丙泊酚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用药剂量及效果.方法 门诊人工流产患者12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组,对照组丙泊酚(n=30)A组,芬太尼2μg/kg(n=45)B组,芬太尼1μg/kg(n=45)C组.丙泊酚注射速度5~8ml/min,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手术过程中病人出现体动时追加丙泊酚,维持手术过程中无体动,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及用药次数、镇痛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术中体动次数增多,用药量较大,麻醉恢复时间长.B组术中镇痛效果较好,发生呼吸抑制多于其他两组.C组术中体动次数少于A组,麻醉恢复时间较短,术后下腹疼痛发生率B、C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较为确切,用于剂量阵痛效果好,麻醉苏醒快,术中呼吸抑制轻,值的推广.

    作者:高永伯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表现为颈肩痛、颈僵硬,四肢麻木乏力、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犹如踩棉絮感,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大小便困难.

    作者:袁月环;李怡;杨芳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