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肺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患者的护理疗效观察

张花坪;袁艳梅

关键词:胸外科, 肺功能, 训练
摘要:近年来,胸外科手术的病种日趋增多,手术指征也有所扩大.在其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现一些患者不能掌握有效的排痰方法.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前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肺功能训练的方法,有利于术后排痰,促进肺复张和控制感染.我科于2006年11月~2007年12月对62例胸外科患者进行了肺功能训练,效果良好,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临床适用价值.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不育症患者与四种支原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育症患者与Mpe、Mf、Mpi、Mg的感染相关性.方法 取不育症患者女性宫颈管分泌物182例,男性94例尿道分泌物或精液,接种于改良SP-4培养基,分离纯阳性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聚合酶链反应和核酸序列鉴定.结果 女性标本培养出阳性支原体16株,其阳性率8.8%.男性标本培养出阳性支原体13株,其阳性率13.9%.在男女标本中分别有2例标本同时检测出两种支原体.结论 不育症患者与四种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临床在诊治中应给予足够关注.

    作者:刘跃;吴智娟;祝爱霞;缪小佟;邹建话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10例,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1片,每日一次,口服.对照组10例,前列腺2片,每日两次,口服.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表,进行B超检查,直肠指检.结果 实验组服药后下尿路症状改善,平均IPSS评分降低11.2%,平均前列腺体积缩小16.7%,与对照组比较下尿路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能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残余尿量.

    作者:吴浚清;刘丽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体会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也就是说,整体护理是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护理.

    作者:罗飞旦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哈萨克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联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及依从性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在哈萨克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疗效和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依从性.方法 2005年8月~2007年6月以来,我科门诊及住院的稳定期哈萨克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例,给予联合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00μg,3次/d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500μg,3次/d,观察治疗一周后的血气变化,并与同期21例稳定期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和性别构成上无显著差异,经联合吸入疗法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的pH、PaO2和PaCO2值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联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在哈萨克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且依从性好.

    作者:濮蓉晖;鄢莉;莫绯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参芪得力胶囊对NK细胞自然杀伤率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参芪得力胶囊对免疫系统,特别是人体N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位健康受试者,按照每次2粒,每日3次服用参芪得力胶囊,连续服用12个月,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自然杀伤率,计算每位受试者服药前后NK细胞自然杀伤率的差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服参芪得力胶囊前后NK细胞自然杀伤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服参芪得力胶囊后NK细胞自然杀伤率的标准差比服参芪得力胶囊前变小.结论 服用参芪得力胶囊对NK细胞自然杀伤率有明显影响.

    作者:冯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氯普鲁卡因临床麻醉的发展与现状

    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CP)于1952年在美国以正式的盐酸氯普鲁卡因(Choropocaine Hydrochloride)上市应用于临床.其化学名称4-氨基-2-氯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

    作者:钟恒凡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三种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监测临床分离的三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本地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从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243株革兰氏阴性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十余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双纸片扩散法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2006~2007年耐药率比前四年显著增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但膏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性增强.头孢他啶、丁胺卡那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较好.头孢哌酮/舒巴坦抗药活性已呈明显的抗药趋势.结论 近五年来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有明显增强,出现多重耐药菌株,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达到25%.

    作者:胡晨;孙雪珊;夏竹梅;陈爱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早确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80例AP患儿男女比例1.35:1,3~7岁67例(83.75%);9月份至次年2月份发病高峰期,53例;有呼吸道感染诱因51例(63.75%);80例均有皮肤症状,误诊为荨麻疹2例;消化道症状60例(75%),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共3例;关节症状51例(63.75%),1例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症状12例(15%).结论 临床特点为紫癜,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多发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二季居多.非典型病例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查,做好鉴别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确诊,及时治疗.

    作者:吴淑莲;聂莹;何兆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妇科手术术前阴道灌洗工具选择的探讨

    目的 寻找妇科手术术前阴道灌洗的佳工具.方法 采用抽签随机将妇科手术者术前需要进行阴道灌洗病例分为两组,总人数各300例.观察组采取体外冲洗灌肠器、对照组采取窥阴器为工具行阴道灌洗,灌洗药液、浓度、量相同.结果 与传统窥阴器阴道灌洗法对比,应用体外冲洗灌肠器灌洗阴道优点多、并发症少,病人在灌洗过程中舒适无痛苦.两组病人出院前、术后一个月后阴道分泌物微生物学检查(革兰氏染色油镜下检查)均无病理情况.结论 体外冲洗灌肠器应用于妇科手术前阴道灌洗是可行的.

    作者:丘秀娟;罗开群;邹萃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选择性肝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7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1年2月~2007年10月采用选择性病人进行肝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1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修勇;夏子泳;林国杨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穴位注射及保留灌肠治疗急性婴幼儿腹泻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及保留灌肠治疗急性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20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确诊后均采用穴位注射及保留灌肠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复合维生素B或阿托品足三里封闭及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婴幼儿腹泻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姚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2月~2007年2月应用RF-Ⅱ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3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38例,完全复位34例,占90%.结论 RF-Ⅱ椎弓根系统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是目前治疗腰椎滑脱理想的内固定.

    作者:孙勇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弥漫性体部血管皮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13岁起腹部出现深红色点状丘疹,无自觉症状,皮疹逐渐向会阴、外生殖器、臀、四肢及掌跖发展.17岁开始于四肢远端,尤其是双手出现阵发性灼热和针刺样疼痛,间隔无规律,程度和频率逐年加剧,发作时患肢置于凉处,症状可暂时缓解.

    作者:张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3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分析

    分析36例脑干出血的临床诊断依据,并对CT、M砌检查及治疗预后作进一步讨论.

    作者:于广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2例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表现为肠梗阻的阑尾炎的临床规律.方法 收集以肠梗阻为临床表现的阑尾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解剖学特点.结果 在术后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182例患者中,以肠梗阻收住入院的有12例,这12例病人就诊前病程3~5d,12例病人回盲部周围炎症均严重,伴有回盲部水肿,回肠后位阑尾6例.结论 以肠梗阻为临床表现的不典型阑尾炎术前常常不易确诊,早期即有体温和血象升高的肠梗阻应警惕阑尾炎;及时手术探查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回肠后位阑尾的炎症容易波及回盲瓣而引起肠梗阻.

    作者:梁艺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自1996年9月~2007年12月收治成人巨结肠9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5例,女4例,年龄28~76岁,行Swenson术4例,Duhaml术1例,Rehbein术3例.术后1例出现器官功能障碍(MOF)1例,切口感染2例.全组无吻合口瘘、无死亡.结论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表现不固定,手术方式不固定,手术方式有待个体情况具体处理.

    作者:林晖;林俊琼;梁毅;陈春雷;何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配合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而护理人员在抢救中的配合及监护是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魏淑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检测总抗氧化能力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糖尿病(Diabetes Menites,DM)患者总抗氧化能力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HITACHI 7600全自动系生化分析仪测定观察组糖尿病患者90例,正常对照组40例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观察组总抗氧化能力为(1.71±1.2)U/ml,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为(13.0±2.0)U/ml,观察组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血糖含量的高低成负相关.结论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一方面可观察糖尿病患者对机体产生的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另一方面调节糖尿病患者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桂明;郭锋;范洪;万淑英;纪洪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护理活动中不安全因素分析探讨及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职业安全,即在职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

    作者:李芸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蝶鞍区肿瘤误诊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因双眼视物不清1+年,头痛3月入院.患者感右眼视物不清,在某医院眼科就诊,眼底检查发现双眼视乳头苍白,双眼CT扫描未见异常,诊断为视神经炎,经治疗,病情无好转,并逐渐出现左眼视物不清.

    作者:乐志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