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人大肠癌46例手术治疗体会

薛占峰;毛登峰;段凤姣

关键词:大肠癌, 根治性切除, 青年
摘要:目的 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1988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40岁以下的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全部手术,根治性切除24例(52%),姑息性切除9例,单纯结肠造口13例(28.5%).18例于术后6~36个月死亡,6例在3年内复发,行二次根治术,余22例于术后36~72个月内死亡.结论 青年人大肠癌术前易误诊、恶性度高、转移早、根治率低.早期诊断并按原则行根治术,术后配合放、化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病室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病室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医院病室136住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的护士认为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开展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并对其护理过的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92.65%愿意承担健康教育传授者;98.53%愿意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专门培训.影响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86.76%缺乏有效沟通时间;46.32%对病人需求信息不甚了解;34.56%对病人是否接受宣教没有自信;52.94%健康教育知识与能力缺乏;74.26%交流沟通技巧缺乏;94.85%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结论 了解影响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如何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与技巧,优质高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吕海伦;李凡;蒋云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沙棘干乳剂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棘干乳剂对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相关指标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提供有效药物.方法 将16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78例,分别给予沙棘干乳剂、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3%,优于对照组62.82%(P<0.05).结论 沙棘干乳剂对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选择性肝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7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1年2月~2007年10月采用选择性病人进行肝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1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修勇;夏子泳;林国杨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做好评估管理工作提高进修培训效果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加强医务人员进修培训是提高医院技术水平的重要方法,明确进修评估的内容,选择对进修培训进行评估的时机,运用先进的评估方法,对进修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反馈给进修受训人员,是促进进修培训人员学到真本领的有效手段.

    作者:刁春旭;冯后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效果及心血管影响对比

    单纯硬膜外麻醉起效较慢,肌松效果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腰麻一硬膜外联合应用比较普遍,但对于腰麻选用局麻药争议较大.布比卡因用于麻醉中对心血管的影响已有报导,可使心肌细胞内所供物质加工ATP和ADP显著减少,可导致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1].

    作者:陈军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儿童畏惧调查表一牙科分量表评分,筛选出牙科畏惧症惠儿148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牙科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牙科治疗.结果 干预组牙科畏惧症程度明显下降,与牙科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减轻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

    作者:李瑛;刘健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如何投照胸部后前位片

    X线胸部后前位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胸部X线诊断,高质量的X线片是胸部X线诊断可靠保证,也是对X线投照工作的考核标准.笔者总结了我院二十几年来投照工作中的各种经验,较好的解决了投照胸部后前位片的各项技术困难,提高了照片的质量.

    作者:张明强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可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智能发育和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方法 将66例患有中重度缺氧缺血的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36例)和常规育儿组(30例),干预组自出院开始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还由其家长对其进行认知、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并重点进行按摩等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做相应康复训练,常规组只接受与干预组相同的常规育儿指导.结果 两组在性别、母亲文化、环境条件及体格发育方面无明显区别,1.5岁智能测试结果显示干预组精神发育指数比常规育儿组平均高,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有脑性瘫痪3例(8.33%),对照组9例(30%),干预组脑性瘫痪轻度2例,中度1例,而常规组中轻度3例,中度6例.结论 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惠儿的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其智能低下以及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

    作者:陈冠华;梁春杰;黄大鸣;林文朝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洗胃术并发症及医患纠纷防范体会

    急诊洗胃术是抢救口服毒物中毒主要抢救措施之一.由于病人病情急重,洗胃术中有可能发生某些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引起医患纠纷.笔者就近几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林兰芬;朱福红;刘玉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须同时涂片镜检

    目前由于三分类或五分类全自动分析仪的普遍使用,一些单位便不再进行涂片镜检,这样很容易造成漏检或误检.使用血细胞分析仪仅可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一种过筛手段,而白细胞分类噜及血细胞形态都以血涂片镜检为准.

    作者:马永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素质的再提高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医疗护理事业的进步要想取得社会的认可与赞赏,树立当代护士的完美的形象,手术室护士素质的再提高势在必行.

    作者:周英敏;宋守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产妇产后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产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自身及婴儿健康的双重责任.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促进产妇康复,保证母婴健康,减少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产后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找出相应的对策,以利于产妇产后健康教育的有效顺利进行.

    作者:贺化梅;侯玉琦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病变阴式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非脱垂子宫病变行阴式切除203例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基本同于开腹手术,但此类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非脱垂子宫病变时阴道切除具有微创和安全的特点.

    作者:魏平;丁书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胃肠道间质瘤13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对其诊断、良恶性的判定和治疗的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7年9月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13例胃肠间质瘤病例,肿瘤直径>10cm 2例均为恶性,5~10cm 5例(恶性4例,潜在恶性1例,),<5cm 6例(潜在恶性2例,良性4例),核分裂≤5/50HPF 4例,>5/50HPF 9例.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CD117阳性12例(92.3%),CD34阳性10例(76.9%),SMA阳性7例(53.8%),S-100阳性6例(46.2%).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结果,良恶性的判断同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密切相关,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作者:孙梅;王守东;徐鸰鸽;周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痛苦小、安全、简便、高效、副反应少或反应轻.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瘢痕子宫育龄妇女也相应增加,一旦避孕失败,会引起高危人工流产的问题,尤其是中期妊娠引产面临着较大的危险.

    作者:陶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组胺脱羧酶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管炎症.易感者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多伴有夜间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

    作者:李鑫;于家权;孙效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逆行胫后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附13例分析)

    目的 探讨以逆行胫后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尤其是胫后血管在内踝水平以远毁损后仍能实施该手术的情况.方法 以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辩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移植皮瓣设计面积为4cm x 9cm~10cm×20cm.结果 本组中的12例惠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I期愈合;1例患者远端小部分坏死,换药处理后,创面Ⅱ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皮瓣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的理想皮辩,胫后血管在内踝皮肤软组织毁损后仍可以修复足底.

    作者:李振林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褪黑素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褪黑素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褪黑素10mg,每日1次,疗程4周;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周结束时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疗程结束后评估近端、远端肾小管功能.现察记录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恶心、呕吐改善时间及少尿期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时照组.疗程结束时两组肾小管功能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褪黑素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有助于恢复肾功能,特别有助于肾小管功能的早期恢复.

    作者:王晓寒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儿腹股沟高位隐睾24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腹股沟高位隐睾的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隐睾的佳治疗年龄的认识水平.方法 24例患儿就诊年龄11个月~12岁,平均2岁9个月,其中2岁以内9例.经腹膜后精索游离(21例),及在此基础上将睾丸、精索从腹壁下血管穿过(3例)均可使睾丸无张力下降至阴囊.结果 术后疗效满意,随访1个月至5年,无睾丸回缩及萎缩.结论 2岁以内隐睾的诊治率较低,应予重视.切开、扩大内环,离断腹膜外精索外筋膜及其周围纤维索带、腹膜与精索粘连、才能保证有效延长精索,如精索血管过短,将睾丸、精索自腹壁下血管穿过,可缩短睾丸至阴囊的距离.

    作者:高卫华;梁永雄;何时鸣;何淑媚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表现为颈肩痛、颈僵硬,四肢麻木乏力、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犹如踩棉絮感,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大小便困难.

    作者:袁月环;李怡;杨芳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