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

郭立彪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疗法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miation,以下简称LDH)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现将LDH非手术疗法综述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33例急性阑尾炎的B超诊断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但是在临床上由于病情变化多端,诊断仍会复杂和困难.作为术前诊断手段,B超诊断的价值逐渐得以肯定.本文将对33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予以分析并探讨提高显示率的技巧,以便抛砖引玉,进一步提高实时灰阶超声在临床中的诊断作用.

    作者:张光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临终病人关怀护理

    临终阶段,以医疗为主转变为对症照料为主,从治疗疾病转变为关怀病人,此时护士成为主要角色.

    作者:阮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

    目的 探讨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1998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ICU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ICU感染的发生率为7.8%,与全院感染率(4.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83.08%,泌尿系感染占9.23%,而胃肠道感染占4.62%,它们都是ICU发生医院感染危险的因素.结论 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污染、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洗手制度、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歆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浅谈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门诊病人流动性大,就诊病人错综复杂,由于其病情不同、族别不同、年龄不同,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求不同,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消除对疾病不利的消极因素,调动和发挥对疾病有利的积极因素,使病人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治疗疾病、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王丽茹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血肿清除组(54例)与保守治疗组(54例),观察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微创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保守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保守组(均为P<0.01).超早期手术(6h以内)病死率高,可能与出血未止及再出血有关.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微创手术时机以发病6~24h内为佳.

    作者:王峰;王海军;王瑞龙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高压氧治疗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近期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婴儿氧舱治疗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近期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将139例足月、重度HIE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 治疗1周内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69例(92.0%)、29例(45.3%)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两周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70例(93.3%)、33例(51.6%)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36分,分别有45例(60.0%)、13例(23.2%)头颅CT示低密度范围明显缩小或消失,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重度新生儿HIE,近期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

    作者:于淑梅;杨艳霞;高鲁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十堰市TB/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实施一年的情况分析

    十堰市TB/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于2007年1月1日在十堰市竹山和房县顺利实施了.其目的是在项目资金的支持下,降低HIV感染者中结核病的发病和死亡,减少结核病人中HIV的感染机会,在结核病与艾滋病防治之间建立一种科学的、可行的合作模式,落实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项目通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一年的项目丁作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容侠;江芸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与年龄、弱视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按年龄段:3~6岁组优于7~10岁组、7~10岁组优于11~14岁组;按程度轻度弱视好、中度次之、重度差.结论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与年龄、弱视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覃斌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3月本科经过明确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115例,男58例,女57例,年龄14~85 ,成年人居多,平均年龄42岁.其中经口服农药89例,防护不当21例,误服5例.

    作者:孔凡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388株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新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解和掌握本院主要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本院2007年1~12月388株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翠香;刘腊梅;李秋梅;杨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是以手术手段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救治的场所.其安全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危和治疗效果.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接受着普外科、妇科、骨科、胸科、脑科、泌尿科以及急诊手术.近年来,医院在强化手术室管理措施方面坚持不懈,平均每年手术近千例,从未发生差错事故,下面对强化手术室管理谈几点体会.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多点法抬体预防压疮的临床应用

    1 技术方案的验证传统的预防褥疮翻身方法是平卧与左右侧身交替,在许多病人身上都不适用,如骨牵引病人、股骨头置换术后病人、骨盆骨折病人、肋骨骨折、胸腔引流管的病人、左右侧重度创伤的病人、脊柱损伤病人(除医务人员帮助外禁止自行左右侧身)等等.

    作者:谢琳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16例心率变异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心率变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与73例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10项时域分析指标和心率变异指数(HRV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小心率比正常人增快;合并冠心病组的HRVI减低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同组其他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受损,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心率变异性减低,而且其心率变异性减低程度与心脏损害程度相关.

    作者:李明霞;姜玉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2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和总结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2月,21倒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3例,肿瘤平均直径10cm以上.1例在股静脉一股动脉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术后出现气管软化,放置气管内支架.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2月至7年,3例失访,1例术后1年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死亡,其他均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应常规行CT检查,选择合适的麻醉及手术径路,术中可视情况分块切除或整块切除,术后注意防治气管软化和复张性肺水肿.

    作者:陈宏俊;周俊;夏洪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防治孕妇弓形虫感染降低出生缺陷率的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不同年龄孕妇与弓形虫感染情况的关系,降低出生缺陷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弓形虫病IgM抗体,随机采3500名孕妇静脉血液,将孕妇按年龄、地区、接触动物否,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IgM阳性和随机抽查IgM阴性的孕妇结局进行随访及统计比较.结果 近期孕妇弓形虫抗体IgM阳性3.6%,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但3个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来自农村孕妇阳性率高于市区孕妇,差异显著(P<0.05),接触动物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不接触动物者(P<0.01),阳性孕妇流产、早孕、死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孕妇(P<0.005).结论 积极开展弓形虫病防治,对孕妇进行弓形虫IgM检查,常规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及早诊断,早检出胎儿畸形,对降低出生缺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英;李伟;黄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水合氯醛诱发呋喃唑酮双硫仑样反应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饮酒史26年,酒量较好,为戒酒而住院.住院后应用能量合剂促大脑代谢治疗,同时给予呋喃唑酮片0.2g/次,3次/d;禁止饮酒.于入院第七天晚上自服10%水合氯醛30ml,服药当晚即感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面色潮红、心悸、无发热、无胸痛、无腹痛、有抽搐.

    作者:崔隽;黄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必将是从管理型向管理医疗并重过渡,终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为主体,集教学、科研、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完整医院信息系统,赶上发达先进国家的步伐.

    作者:钱有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母乳喂养中乳汁分泌不足的护理干预

    随着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在当今社会,纯母乳喂养成为全球人们的共识.母乳经济、安全、可靠、方便,还富含免疫球蛋白、ⅱ抗体、维生素、葫萝卜素等.对于哺乳期的母亲,母乳喂养有利于子宫的复旧、减少出血,利于产后恢复、延迟排卵、减少妇科癌症的发生.对于婴幼儿,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大脑和牙齿的发育,提高免疫力,还能增加母子感情.因此保持充足的泌乳是关键.通过实践,将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作者:孟祥华;董宪梅;卢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放射性直肠炎乌梅汤治疗探讨

    放射性直肠炎是腔内照射较常见的并发症.腔内照射的放射源距直肠很近,虽然可以设法减少其对直肠的照射,但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临床上对此尚无满意的处理措施.笔者近年来以乌梅汤为主,治疗放射性直肠炎23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泽峰;田夏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孕足月胎膜早破3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的影响,为围产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2002年7月~2007年7月,5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17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可使手术产率(52.9%)、产褥病率(10.6%)、新生儿窒息率(9.2%)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胎膜早破的孕妇应根据孕周以及综合检查结果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陈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