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21例报告

陈宏俊;周俊;夏洪

关键词:纵隔肿瘤,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和总结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2月,21倒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3例,肿瘤平均直径10cm以上.1例在股静脉一股动脉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术后出现气管软化,放置气管内支架.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2月至7年,3例失访,1例术后1年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死亡,其他均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应常规行CT检查,选择合适的麻醉及手术径路,术中可视情况分块切除或整块切除,术后注意防治气管软化和复张性肺水肿.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卡托普利和血塞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因之一.如临床期DN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DN的进展难以逆转.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它的出现预示着病情将进一步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故对于DN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笔者应用血塞通胶囊和卡托普利对5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玉环;李明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分娩的影响

    在产科门诊对用户实施护理干预,对分娩有一定的影响.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英;杨彩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消化道出血2例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例1 男,30岁.因头痛、发热、上腹痛,伴恶心、柏油样便于当地乡卫生院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合并感染,给予抗酸、抗感染、止血及支持治疗4d无效,于21307年10月6日转入我院.

    作者:闫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目前外科急腹症中比较棘手的疾病之一,在20世纪70~80年代,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使得本病护理工作集中在手术后的护理.由于术中在患者腹部放置多根引流管,所以护理工作相当复杂困难.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由于有关发病及治疗研究的进展,治疗观念的改变,由过去的强调早期手术转向非手术治疗,而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临床上观察的50例此类病人的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

    作者:谭湘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长春新碱为主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8例观察

    我院自2000年08月~2005年08月采用以长春新碱为主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8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作者:谭秀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脑梗死和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对比热

    脑梗死和脑出血是临床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程传军;袁建喜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观察组32例毛细支气管炎惠儿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并与对照组31例喘憋型肺炎患儿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喘呜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配合常规综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黎碧婵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母乳性黄疸与不明原因病理性黄疸64例临床分析

    黄疸是婴儿期常见疾病,母乳性黄疸的诊断通常靠除外其他病因及停母乳后黄疸迅速减退来诊断,但一部分母乳喂养患儿因无法停母乳治疗而不能诊断为母乳性黄疸,仅依靠药物治疗,二者比较,预后相似,现讨论如下.

    作者:白梅;黄亚铃;高军;马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颅骨钻孔穿刺治疗小脑出血

    小脑出血占脑出血的10%~15%,常见原因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血液病及外伤等.典型的小脑出血临床表现为三联征,即眼征:双眼出现水平性眼球震颤;小脑征:头痛、眩晕、呕吐及平衡障碍;脑干受压征:意识障碍,颅神经及锥体束损害的局灶体征.小脑出血病情多凶险,如何正确选择治疗方法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笔者采用颅骨钻孔穿刺治疗小脑出血21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志刚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肌肉注射安痛定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18岁男性患者,因肌肉注射安痛定3ml,半小时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荨麻疹等不良反应,立即抗过敏治疗,症状缓解,2~3h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董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测定25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指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检测25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指数(RI),结果表明,RI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及P(A-a)O2呈正相关.RI对呼吸衰竭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子书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4.年7月,我院共收治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60眼),男78例(90眼),女42例(70眼).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8岁,原发140眼,复发20眼,所有胬肉均为鼻侧胬肉.

    作者:胡元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与病理诊断研究进展

    甲状腺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患者群体中又以青年女性居多为主要特点.大多数的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肿瘤,必须依靠手术切除达到治疗目的.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在颈部留下一条终生的疤痕,令患者特别是青年女性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问世,各国学者们对这一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手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多个学科也进行了跟进研究,现将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李松远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目的 讨论全膝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TKR)病人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 针对18例TKR病人的术前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进行必要的护理和术前准备,使患者达到佳状态;同时,术前对患者进行康复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康复锻炼的必要性、重要性、艰巨性: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采取护理措施,根据病人病情早期让患者下床站地负重和习步行走训练,患者出院时交代注意事项和进一步的康复锻炼方法.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2~5d出院,住院时间14~18d,无一例感染,无一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出院时患膝屈曲活动度均超过9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TKR病人正确的指导和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王秀;刘国亭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QRS波时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测价值

    目的 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QRS波时限延长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8月我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97例,收集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QRS波时限延长与左心房内径无关[(4.55±1.539)cm比(4.50±0.760)cm,P=0.845];(2)与QRS波时限<120 ms组相比,QaS波时限≥120ms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增大[(5.83±1.05)cm比(6.73±1.478)cm,P=0.001];(3)QRS波时限与二尖瓣反流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365);(4)QRS波时限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与QRS波时限<120 ms组相比,QRS波时限≥120 m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51.0±15.7)%比(39.0±15.7)%,P=0.0001];QRS波时限与NYHA分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4);(5)QRS波时限与死亡率无明显相关性(P=0.251).结论 心电图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经济的检查手段,有助于识别高危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价.

    作者:于梅玲;陈方焘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抑郁性心理失调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本调查起自2006年1月1日,终止于2007年11月30日,调查2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抑郁性心理失调的发生特征,同时随机选择健康成年人75名用于分析比对.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抑郁性心理失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非透析治疗较透析患者发生率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较血液透析患者低;女性高于男性;年轻者高于年长者;文化程度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其中女性和较低文化程度者抑郁性心理失调发生率尤其高.结论 抑郁性心理失调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中有较高的分布比例.

    作者:任东升;任哲;鲁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哺乳期用药的安全性

    哺乳期用药可对乳儿产生严重的危害,本文对哺乳期应用各种药物的安全性作一综述.其中某些抗生素(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红霉素)、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对乙酰氨基酚)对乳儿影响小,而大部分药物都可对乳儿产生严重毒性,应谨慎应用.

    作者:贾桂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依托必利分散片联合多塞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附1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依托必利分散片联合多塞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2例便秘型IBS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给予依托必利分散片每日3次,每次5mg,于餐前30min口服,多塞平25mg,每晚睡前口服,对照组单用依托必利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 试验组疗程末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51.8%,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依托必利分散片联合多塞平治疗便秘型IBS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增繁;吴晓秋;韦昭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66例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时照组36例.观察组于入院后3~5d给予肠内营养(EN),定时冲洗管腔,保持通畅,观察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PN)至进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给予合理营养配方,掌握输注方法,密切观察肠内营养反应,做好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作者:张晓玮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多发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也是上肢常见的骨折.目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仍以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居多.此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单纯的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进而造成桡腕及桡尺关节骨性创伤性关节炎.

    作者:刘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